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扬中要闻
扬中要闻  
上一条:创新“党建+”,百花齐放满园春 下一条:小主持人元旦汇演举行
奋蹄振兴路,“四千四万”引春潮
——2024年度系列特稿之三
下转4版   2024-12-30
近日,扬中市首家无人农场——扬中耀威农场在八桥镇利民村投入使用。接过父亲接力棒的00后新农人徐耀威说,他的无人驾驶农机,降低了农场的人力成本支出,短期效益能增加20%。 新农人徐耀威,和他的“高科技农场”,是我市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像徐耀威这样的年轻一代,正逐渐成为我市新农业发展的支柱力量。随着一批批农村“新鲜血液”的注入,我市乡村发展呈现出一股前所未有的“闯劲”。 一直以来,扬中人以“四千四万”的豪迈气魄,叩开了城市发展的机遇大门,谱就了一曲曲令人热血沸腾的时代发展壮歌。当乡村振兴的号角全面吹响,扬中再次高举“四千四万”精神的大旗,将其化作澎湃春潮,激荡起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让无限“村”光于拼搏奋进中逐笔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绮丽长卷。 “千辛万苦” 绘就三农“锦绣蓝图” 乡村振兴,关乎一个地方的全方位蜕变。如何运用好“千万工程”走好乡村振兴发展之路?我市“千辛万苦”绘就了一张满含希望的“锦绣蓝图”。 今年,我市研究制定了《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出台了《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意见》。锚定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力促乡村产业迭代,统筹打造和美乡村,多路径拓宽农民增收路,全方位提效乡村治理,奋力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为中国式现代化扬中新实践走在前做示范提供坚强“三农”支撑。 全市上下依循这幅蓝图, 乡村向“新”提“质”有了具象化体现——产业兴旺的盛景“热辣滚烫”,高标准农田整齐划一、特色水产养殖基地星罗棋布、智能化大棚错落有致,特色农产品乘“数”而上“飞”向全国各地;生态宜居的风貌赏心悦目,乡村小道蜿蜒绵长、平坦整洁,绿树碧水处处皆成风景,乡村各美其美;乡村文明的气息馥郁醇厚,各类民俗活动精彩纷呈,村民善举接连涌现,优良风尚深入人心;治理有效的机制稳扎稳打,党员先锋冲在一线,干群议事群策群力,乡村秩序井然有序;生活富裕的奔头清晰可见,乡村焕然一新,流量与留量兼具,青年返乡逐梦,企业进驻激发内生动力,家门口就业成常态,村民的腰包愈发厚实。 截至目前,我市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成效显著,全市共落实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建设千亩丰产片6个,我市56个村庄规划落地实施,我市申报培育创建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1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0个,计划组织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17个,鱼文化博物馆建成开馆,新增镇江市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新申报绿色食品9家…… “千军万马” 驰骋产业“发展征途”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坚实脊梁,更是激活乡村经济发展的内生热源。当下把乡村产业做实、做好、做优、做精、做强已成为全市上下不约而同的共识。 今年,镇江江之源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厂化智能养殖车间建成投产,首创水基工厂化养殖模式;江苏豚岛食品有限公司新建6条生产线投入使用后日产突破120万元……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冲锋在前,挖掘产业新潜能,延长产业链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底气和活力。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完善渔业空间布局,形成了“养殖-加工-科研”为一体的淡水鱼产业链,做大做强河豚、刀鱼、鲥鱼、河蟹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从塘口到餐桌的全链条供给模式。 除了农业龙头企业的奋蹄疾驰,各镇(街区)也闻声而动,踊跃投身到这场产业振兴的探索之旅中来。新坝镇开发“乡村博物馆+研学”“乡村博物馆+非遗体验”“乡村博物馆+文创产业”等多种业态,盘活当地文旅产业,给乡村带来发展活力;西来桥镇实施“村域党建共同体”建设,努力探索“党建领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治理共谋、抱团发展”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经开区以“村企共建”拓展富民强村新路径,目前已落地村企共建项目38个,2024年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将超350万元,以实际举措让“家底”厚起来…… 接下来,我市将继续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加快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在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下功夫,汇聚多方合力,让乡村产业的未来图景愈发清晰、灿烂,让乡村产业结出更为丰硕的成果。 “千变万化” 打造乡村“多元美景” 乡村建设拒绝千篇一律的复制粘贴,我市各镇村因地制宜,各展身手,凭借一系列灵活多变的务实举措,重塑乡村肌理,精心勾勒出别具韵味的乡村“多元美景”。 当前,虽入隆冬,但八桥镇红旗村开桥埭人气不减,这里已然成为当下我市乡村热门打卡点之一,一幅独特别致的新村图正在这里徐徐展开。该村开设“田间课堂”点燃村民投身环境整治的热情,发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的示范作用,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纵深发展,还举办“晒一晒自家小院”等活动,把环境整治互比氛围营造得更浓。在全村共同努力下,红旗村成功入选2024年江苏省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名单,好环境成为产业融合的动能,助力村级增收上百万元。 八桥镇红旗村只是当下我市乡村建设创新实践的小小缩影。我市各村妙招频出、各绽芳华:油坊镇振兴村构建“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模式,在全村上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整治热潮,不断擦亮乡村的“底色”;西来桥镇新程村深化与共建单位镇水利部门合作,啃下村内河道治理的“硬骨头”,让河水重归澄澈;三茅街道永勤村巧用“小积分”,激活村庄环境“大治理”,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改变……2024年我市13个村入选江苏省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名单,截至目前已累计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8个、传统村落3个。 “渔趣兴阳”“桃源明华”“竹韵红联”“艺术新安”“红色友好”……好环境正成为乡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强效催化剂”,让“土特产”变身“金招牌”,文旅事业乘风而上,乡村有流量也更有留量。 “千家万户” 共赴发展“振兴之约” 乡村振兴,是时代的热望,是一场汇聚磅礴伟力的攻坚硬仗,从来不是坐而论道的空想,更不是个别群体的单打独斗,而是全城上下汇心聚力的众志成城。其间,人是乡村振兴主战场上的“决胜力量”。 在我市乡村,处处可见村民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乡村各项事业中来的动人场景。新坝镇新安村儿童议事团的小成员们以儿童独有的视角,围绕村规民约建言献策,进一步推动本村村规民约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油坊镇振新村退伍老兵张贤春不忘军人本色,建立“家庭档案馆”,打造乡村“红色打卡点”,守护乡村的精神根脉;三茅街道新胜社区陆茂生连续十八年如一日投身社区公益,用个人资金奖励、帮扶本村学子,滋养社区的教育土壤…… “农创客”“农二代”“洄游青年”等新兴群体,更是乡村振兴浪潮中的澎湃后浪。他们带着新技术、新理念、新资源毅然返乡,一头扎进田地间。90后朱桁毅打造的全市首个蝴蝶兰基地目前发展势头正好,95后夫妻徐伽文、杜虹霖回村创办的茶馆是我市乡村“小院经济”的新“样板”,00后徐耀威在今秋建起了我市第一家无人农场……智慧农业、乡村文旅、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在乡村落地生根,激活乡村的无限潜能。 正是这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汇聚成乡村振兴奔涌不息的热流,在这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中,每一分努力都在为乡村添砖加瓦,每一次尝试都在拓展乡村发展的边界,全市上下齐心共同将美好的生活愿景变为千家万户触手可及的现实指日可待。 □ 赵紫妍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473519783
位访问者
本年度:5918772 本月:5918772 今天:325994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