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聚焦党代会:释放创新“洪荒之力” 下一条:“习主席拉美行”漫评④:为亚太合作巨轮校准航向
聚焦党代会:提高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佚名   2016-11-22

  
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各类社会群体依靠自身努力和智慧创造财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用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来检验、衡量各项工作成效。

在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李强指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要义就是发展水平要更高、群众获得感要更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各类社会群体依靠自身努力和智慧创造财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用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来检验、衡量各项工作成效。

民生幸福的基础是增加收入。居民收入问题是江苏省高质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全省还有270多万低收入人口和因病、因灾致贫返贫的“支出型”贫困群体。这种状况不改变,全面小康就没有说服力,也得不到群众认可。一是促进民富。建立健全工资性收入正常增长机制,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包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鼓励和支持城乡居民创业,增加其经营性收入;鼓励民间投资,促进城乡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机制,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二是纾解民困。强化源头治贫、稳定脱贫、长效扶贫的观念,建立健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长效机制,有效巩固脱贫成果,加快脱贫致富;统筹抓好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建设,不断改善经济薄弱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抓紧推动“五方挂钩”并派驻工作队,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

公共服务直接关系民生福祉。江苏要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是坚持共享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途径。要把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体系,确保随着地方财力的增强,持续拓宽基本公共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标准,创新服务方式,健全服务网络,缩小服务差距,基本民生保障网织得更牢更密,使广大群众更多更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共同富裕。公共服务的提供必须以需求为导向,抓住公共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坚持把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作为重点,加强全省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建设。

文化繁荣是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精神文化需要更加突出、更加强烈。改善民生,文化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幸福指数,文化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尺度。江苏要通过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进一步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雨花台精神”、“周恩来精神”、“新四军传统”,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让全省人民享受更加丰硕的文化发展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个人素质和幸福感。(金辉)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472765225
位访问者
本年度:5124236 本月:5124236 今天:354457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