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30年里,有一位经济学家每年都如约出现在全国“两会”。他的发言掷地有声,他的观点精辟理性,他的很多研究成果,推动了中国改革进程。他,就是厉以宁。今天的天南海北江苏人,让我们一起走近他。
厉以宁,江苏仪征人,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2015年,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厉以宁说,今后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人民的创造力。2017年,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记者会上,厉以宁说,我们的国情表明,我们是在不断转型、不断改革当中,达到新的位置。
耄耋之年的厉以宁,一如往常出现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1930年出生的他,在江苏有过两段求学经历。在扬州震旦中学学习时,深受语文老师影响,他对诗词产生了浓厚充满兴趣,而在南京金陵中学读高中的经历,则铸就了他的治学风格。厉以宁说,金陵中学的课程很紧张,老师的教学质量很好;这段家乡的求学经历让厉以宁今后养成了做事要严格的习惯。
做事要严格,这是厉以宁的人生准则。他曾在诗作中这样写道:“一生治学当如此,只计耕耘莫问收。”秉持着这个准则,他1955年在北大留校工作至今,始终把学术研究与国家经济发展紧密联系,把学问做到了调研路上、改革路上。厉以宁说,做学问一定要学以致用。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涌现出一批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集团。作为全国民营经济排头兵,江苏在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敢于探索创新、敢于破题闯关,为中国改革提供了很多新模式、新思路。所有这些,引起了厉以宁的高度关注。2003年,73岁高龄的他亲自带队到江苏,深入企业、实地探访调研。
厉以宁说,之前他去苏州、无锡、张家港、江阴等地调研,那个时候民营经济还不够大。当时厉以宁就说,如果大家都觉得不安心,不知道自己赚的钱是不是自己的,所以要调动民间的积极性。
家乡民企提供的大量一手资料,为厉以宁的调研报告夯实了基础。一年多后,“非公经济36条”出台,再次激发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活力。这些年来,他先后主持起草了《证券法》, 提出股份制改革思路,倡导破除城乡二元制改革,对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013年,厉以宁荣获“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身成就奖”。
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中颁奖晚会上,厉以宁的颁奖词是:有梦想而且还要坚持,一位老人、一位师长在中国改革开放35年的过程当中,身体力行去呵护它、培育它。
如今,87岁高龄的厉以宁正在研究农村家庭农场与“城归”现象,希望为中国农村发展找到新动力。谈到家乡发展,他信心满满。他说,江苏一定能为中国改革,提供更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最后,厉以宁写下了这样的寄语:第一、要大力培养蓝领中产,江苏完全有这个条件;第二、要发展小微企业开发区;第三、江苏一些好企业、老字号品牌的企业要重视品牌经济,这样江苏的发展会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