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随着常州“学雷锋”氛围的日渐浓厚,我市各类志愿服务成为常态,依托互联网组织开展的公益活动,也在逐年增加,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其中。
对于“全国最美志愿者”王德林来说,手边正在使用的这台“志愿者打卡器”,就是热线电话的升级版,让他领衔的志愿者团队服务效率大大提升。依托互联网平台,他不仅能实时审核平台上的志愿者资格,还能发布志愿服务活动信息,并对服务情况准确进行统计。
自2014年在“志愿者打卡器”上注册以来,“一加爱心社”在平台上登记的志愿者有3288人,先后组织志愿服务活动1449次,累计公益时间高达4.47万小时。有不少年纪较大的志愿者也主动“触网”,利用网络发布、组织志愿服务活动。
除了网上的公益平台,不少常州本土的公益APP软件,在移动互联时代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早上八点,家住天宁区九洲新世界社区的陈民丹,发现自家的微波炉无法正常使用,她随即通过手机上的“益起来”APP预约修理。不到十分钟,小区居民黄克就带着工具上门了。黄克多年前学过小家电管理,“益起来”APP一上线,他就进行了特长注册。
“益起来”APP,是兰陵街道推出的首个移动互联网公益平台,今年已经提供供需服务对接超过两千次,涉及家电维修、心理辅导等多方面。
近年来,我市各数百个志愿者组织和各大全市性品牌公益活动,纷纷“触网上线”,把向善向美的精神,融入龙城“网络文化景观”之中。
常州广播电视台承办的“一袋牛奶的暴走”,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三年时间共募集善款超过246万元,为贫困孩子发放牛奶5500多份。
市义工联的“衣衣不舍”、龙城博客研究会的“悦读小屋”以及长青艺术团、常州毅行团等近百个网络公益社群,长期活跃在常州各大网站上。
“繁星公益基金”关爱失独家庭,“小候鸟”关注留守儿童,“一块重阳糕的骑行”等等,纷纷通过网络成倍放大爱心力量,把温暖送到城市各个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