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洒过江海两岸,半夏里掀起街巷的漫漫绿色;微风拂过水韵江苏,柔和中送来文化的阵阵墨香。青山远黛与浩渺湖海的咫尺坚守,就像我们每个人与城市的相拥相守,送走了江苏大发展的盛会,迎来了全省文明城市创建的关键时期。文明,体现了人们的自身素养,也标注着城市魅力的高度。
我们每个人都行走在城市中,城市也在我们的脚步中慢慢变化。从公交站台上的一拥而上,慢慢变成先下后上、尊老礼让;从果皮随手一扔到放入果箱;从随地吐痰到用纸巾接住扔进垃圾箱,城市环境秩序的一点一点变化彰显着人们对社会公德的认识和践行,而人们的变化,又会让城市变的更加美丽和具有新风尚。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这项创建工程中让每一个人能感受到文明带来的清新风气,也让文明根植于人心而后化于行。说到底,城市的精神理想和文明愿景,是建立在城市中每一个人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基本之上。
文明一旦被植入人心,就会对城市的“颜值”有相同要求。城市“颜值”不仅来自主要街道的环境优美和秩序井然,人们更关心城乡交界处是否污水横流,垃圾满地,小商小贩是否随处可见。文明的标准相同,所要求的“颜值”也必然相同。如果说,街头巷尾的乱贴乱图是发际的“粉刺”,那么脸上的粉黛要画,发际的“粉刺”也要除,城市下水道的“肠胃”更要清。文明做的不是表面的文章,“纸糊的鲜花怕雨水”,城市创建靠的是实干。曾经有人说:“创建文明城市,每一朵花都关乎春天。”那么与其去糊纸花,不如人人动手种鲜花,让城市的“颜值”更高,让城里的人有更多的精神享受。
文明一旦被植入人心,就会对城市的“气质”有更高标准。城市的魅力不只是来自于她整洁美丽的光鲜外表,她更需要有昂扬的精神风貌凸显文明的本质内涵。如果说,从一座城市的交通、卫生基本状况就能看出一座城市的文明水平,那么从人们微小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出城市文明素养的内在“气质”。从公交车上的一次礼让,到斑马线上扶着老人过红绿灯;从人群中的一个微笑,到陌生人之间的真情奉献;从一次无偿献血到不留姓名的帮忙,每一个善举都能形成城市特有的“气质”,而这种“气质”反映了社会风尚和人们的价值企盼,映射着对社会道德和良知的期许。
文明,滋养着城市街头巷尾的每一个神经末稍,也成为城市灵魂涵养的源泉。一座闪烁着文明之光的城市是值得我们向往的,更值得我们去为之努力创造。(菉葭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