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盐城20个安置点灾民新居全部建成交付 下一条:【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居民“点单” 志愿者“接单” 社区“定制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江苏在全国率先推行“共同担保基金”,破解粮食收购贷款难
扬中市新闻中心   2017-06-22

  

新华报业网讯 国有粮库是粮食收购的主渠道,承担最低价收购的收储任务,还承担省市县三级储备粮收购任务。以前,国有粮库很少或基本不做市场化收购,但现在情况发生变化:江苏省粮食局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合作,在全国率先推行粮食共同担保基金,一批国有粮库试水市场化收购,农民收入增加了,仓容紧张问题得到缓解,这一做法得到国务院的肯定。近日,记者在多地采访这一做法带来的成效。

一元基金可带来十多元贷款

18日下午,盐城市大丰区新丰镇龙堤粮库,53岁的亭湖区便仓镇粮食经纪人王加来拉了3吨多小麦出售,粮库验粮后,给出的价格是每500克1.19元,对于这个价格,老王感到满意。

记者有点疑惑:今年盐城的麦子大多是二等小麦,国家最低收购价应是1.20元,老王的麦子只卖1.19元,怎么还满意呢?粮库主任李兴中说,老王的麦子,水分和杂质都超标,如果按照最低价收购标准,每50公斤要扣掉2公斤左右,每500克只能卖到1.15元,现在粮库是按自营收购的价格定价,实际上比最低收购价高。

“我们收购这部分粮食是受上海粮油集团下属的一家面粉厂委托,总的收购量是2.5万吨,粮库本身也能赚几十万元。”李兴中说。

在收购现场的大丰区粮食局局长王秋枫说,今年全区共有两个粮库参与市场化收购。收购所需的资金量很大,动辄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粮库拿不出来,现在粮库依靠共同担保基金从农发行贷到了所需款项。共同担保基金由区财政和国有粮库共同出资,大丰今年的基金总额是1200万元,有了这笔担保基金,至少能贷到1.2亿元,粮库有了收购资金,这样就确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哪里价格高农民就卖到哪里

19日上午,建湖县宝塔粮食储备库,这个库点是该县两个试水自营收购的粮库之一。10点多,宝塔镇宝塔村农民刘卫国拉来一车粮,正准备过磅。记者问他,麦子产量高吗?为啥卖到这里?“产量高哦,亩均1100多斤呢!为啥卖到这里?因为这里出的价高哎。”老刘乐呵呵地说。

网络图

建湖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树东说,农民到哪卖粮,就看哪里出的价格高。以前没有自营收购,农民卖的粮食最多是最低收购价,是“限死”的,现在能卖出更高的价钱。前几天,在附近流转了2万多亩土地种粮的大地禾农业公司就把600多吨麦子卖到宝塔粮库,粮库的收购价格是每500克1.2元,看上去与二等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没有不同,但他们所售的粮食水分和杂质超标,按最低收购价的标准,扣掉杂质和水分后,每500克只能卖到1.17元。粮库自营收购,等于为这家农业公司增收3万多元。正在粮库调研的建湖县副县长申建春对记者说,县里打算今后扩大共同担保基金规模,使更多的粮库参与自营收购,让更多农民就近卖出好价钱。

农发行盐城分行行长姜加强说,农发行是政策性银行,一般不直接放贷给经营主体,创立共同担保基金后,农发行就能放贷,放贷规模是基金的10倍,高的可达15倍,撬动效应很大。

对接市场粮库更加强筋健骨

20日,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粮库,一车车运粮卡车在库区等待交售。该区粮食购销总公司总经理陶坤说,除收储各级储备粮,这家粮库计划市场化收购2000吨小麦。“全区共同担保基金达2560万元,可以获得农发行贷款2.5亿多元,这笔资金足够满足全区25个库点进行自营收购。”他说。

农发行淮安市分行行长潘家超告诉记者,淮安共同担保基金余额达1.64亿元,占全省总量的22.2%,5月上旬就完成市场化收购贷款的审批工作,覆盖全市近160个库点。共同担保基金可让粮库放开手脚优质优价收粮,也可在自然灾害年份对不符合国家最低价收购标准的粮食进行托底收购。国有粮库以前基本上充当“粮食保管员”,按要求收储各级储备粮,并进行日常看管,收取一定的保管费。一旦粮食经营的市场化程度提高,粮库就可能无法适应。“通过自主经营,找到并巩固销售渠道,粮库可以强筋壮骨,逐渐做大规模。”他说。

网络图

“说到底,市场化收购让国有粮库提前与市场进行对接。”淮安市粮食局局长胡长青说,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共同担保基金让国有粮库有了经营资金,在完成最低价收购和各级储备粮收购后,自主经营让国有粮库融入市场中,逐渐适应市场化运作。现在淮安很多国有粮库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与浙江、福建、广东等粮食主销区结成比较牢固的合作关系,即购即销、快进快出,减轻主产区仓容压力。前不久,全市的国有粮库集体组团到广东深圳和中山,淮安粮食在那里很受欢迎,销售空间巨大。本报记者朱新法

标签: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472759700
位访问者
本年度:5118271 本月:5118271 今天:348492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