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展示5年来江苏各地发展变化和百姓故事,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推出13集大型全媒体系列节目《遇见最美的江苏》,全新视角,别样解读,讲述身边故事,发现美好生活。
运河之都·淮安
淮安,地处江苏省中北部,是江淮流域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如今,这座被称为“中国运河之都”的城市,借助其交通枢纽地位,和区域发展优势,成为江淮生态经济区一颗璀璨的明星。记者对淮安的寻访,将从一个特殊的地方开始。
清晨6:00,淮安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江苏台记者尹美又:淮安的虹桥下面就是古淮河。这座虹桥左边是红色,右边是蓝色,其实这条红色和蓝色的交接线就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红色一面就是南方,蓝色一面就是北方。
2015年12月通车的淮安有轨电车,全长20余公里,途经23个站,是淮安的主干线,串起了这里的地标“精华”。清晨的街头总是显得那么匆忙,但是走进有轨电车就感觉一切就都慢了下来,与地铁“呼啸而过”的速度相比,时速20多公里的有轨电车更像是一辆观光车,坐在车里,当咱们透过这个宽大的窗户欣赏风景时,这辆穿城而过的“紫飘带”也成为了城市里的一道风景。当地市民说,有轨电车行驶平稳颜值高。
淮安有轨电车还是个实力派。采用超级电容,它利用30秒停站时间就可以把电池充满,刹车时产生的动能,80%能被回收并转化成电能。高新科技,让这趟绿色公交,跑出了目前全球里程最长的无接触网现代有轨电车线路。
过去五年,淮安城市交通系统日新月异,区域交通格局也迎来全新突破。摄影爱好者陈光晞,今年60岁。2015年10月,淮安开始修建高铁以后,他的创作重心就从风景转向了高铁工地。
老陈说,高铁工地的开工、桩墩浇筑、摊铺,自己都记录下来了,还发在了朋友圈。老陈还说,儿子在北京,以后高铁通车了,从淮安去北京只要三个多小时;早上在家吃过早饭,就可以到北京吃午饭了。
连淮扬镇铁路是连接江苏南北的纵向主通道。其中,苏北灌溉总渠特大桥全长6.7公里,墩柱478个,每个墩柱间承重2500吨,相当于4辆和谐号高铁列车的重量。这个施工段,跨度大,地质复杂,施工难度极高。中铁四局连淮扬镇铁路三分部党工委书记黄成介绍,搭建承台要在地下开挖在15米左右,工程量跟以往相比,可能要增大十倍以上。
2019年年底通车后,连淮扬镇铁路构成的脊梁骨,将与徐宿淮盐铁路织成的金腰带,在淮安形成十字交叉,进一步奠定淮安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淮安市周恩来小学,这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周恩来命名的学校。在淮安,周恩来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也是这个城市努力追求的精神标杆。
淮安政务服务中心,在这座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市级政务服务中心,我们看不到想象中的拥挤,1/3的申报事务可以通过网络办理,审核完成后,工作人员会把相关材料快递给申报人。
在这里,已开通1428个事项的网上申报功能,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缩减到3个工作日。在这里随处可见这样的二维码,拿出手机扫一扫,咱们老百姓就能在网上办理各项业务,以往跑断腿才能办好的事情,如今在互联网上一键就能完成。
淮安市行政审批局局长张守美说,信息时代讲究“秒杀”,现在办照的速度也是论分钟、论秒数。
审批不见面,打通了最后一公里,让“信息化”为群众跑腿。这样的淮安速度和服务,对投资者来说更是弥足珍贵。“秒办”,是台商谢学焕和淮安“闪婚”的理由。2011年6月,只经历了一次考察,他就决定签约建厂。闪婚五年来,他的企业也闪电式崛起,自主研发的复合材料安全鞋头出货量位居世界第一。
贴心服务,发展潜力,促使谢学焕把家都搬到了淮安。谢学焕说,淮安这里有青山绿水,全家人都很适应这里的生活,是“新淮安人”。
当好“店小二” ,淮安“铸造101%服务品牌,助推台资企业保持”加速度。以实联集团为例,2012年,他们的投资从化工转向新能源电池,产品更环保,产业越发高大上了。
服务,让淮安和台企成全了彼此。如今,淮安已经成为大陆台资集聚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千家台企落户、千亿产值龙头、千名台商汇聚,“三个一千”,淮安正从“台资高地”跃向“台智高地”。
要经济强,也要生态美。五年来,淮安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打造“生态文旅水城”的特色,将22%的国土面积列入生态红线保护。2017年,淮安在江苏率先颁布实施市级《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淮安白马湖,江苏省十大淡水湖之一,一度围网遍布、舟楫难行。5年来,为了保护白马湖生态环境,淮安退圩还湖、退渔还湖,大规模种植浅根系涵养林,修建生态排水沟,沿湖水生植物绵延47.4公里,打造出了湖泊生态修复的“江苏样板”。当地的一位渔民说,以前白马湖里的鱼就是送人,对方都不要;现在这里的水质变好了,都有人打电话来预定鱼。
水资源优化,白马湖的鱼遭到疯抢,盱眙虾也越发走俏。刚吃过午饭,丁立各就在自家承包的田里忙碌起来,不过,他可不是在种地,而是捞虾。
龙虾养在稻田里,这是丁立各刚学到的新招。2016年,盱眙在全省率先尝试虾稻供生养殖模式,虾为稻除草、松土、增肥,稻为虾供饵、遮阴、避害,相互协作,一举两得。
老丁今年承包了80亩土地,投入九万元,一季能赚27万元。“虾稻共生”,投入少、周期短、收益大,带来了甜头,老丁把在外地打工的女儿女婿也找了回家,给他打下手。盱眙的“龙虾+”种养面积已突破13万亩,当地农民增加相关收入超过4亿元。一只虾带动一片稻,带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方向。
在淮安,小龙虾做成了大品牌。在淮安,田野最寻常的颜色,也能闪亮全世界最炫的舞台。
江苏共创人造草坪有限公司,全球最大的人造草坪生产基地。创新,让这家“长草”的公司得到了欧足联、国际足联的赞誉,产品遍布全球3000多个足球场,硬生生做出了超过20亿元的年产值。远在欧洲的绿茵豪门切尔西俱乐部使用的人造草坪就来自共创人造草坪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王强众说,他们又研发出了很多个性化的人造草产品,在行业里起到了领导的地位。
特色就是竞争力,5年来,淮安聚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先进制造业、特色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全方位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全面突破。
现代文明在运河之都绚烂绽放,它们是运河文化的延续,有着传承已久的血脉基因。淮安河下古镇,明清时曾是淮北盐的集散地,商贾云集,人文荟萃。昔日古镇,在今天,依旧繁华。
河下古镇,它的历史可上溯至春秋战国吴王开邗沟时期,历史上很多著名人物,如抗金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都曾居住在这里。记者这次要探访的,也是一个百年老字号的传承人。
“鲜不过杂碎,香不过茶馓”,这句话,道出了茶馓,这一淮安普通食品的魅力。作为江苏省级非遗,岳家茶馓制作技艺传承人,岳云飞苦心经营这一方天地已超过30年。
从面条缠绕到茶馓出锅,历时不过一两分钟,但背后却大有讲究。从凌晨三点开始,就需要4个人、十几道工序,足足忙上六七个小时。岳云飞说,用的面粉、小麦和芝麻都是上等原料,制止时的油温也要掌握得恰到好处。
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河下古镇绘就了现代版“清明上河图”,而这也只是淮安时光流转、今昔变迁的一个缩影。
告别了一天的忙碌,淮安人或许亲朋相聚,把酒言欢,尽情享受美食带来的幸福。或许漫步河边,泛舟水上,感受生态改善带来的快乐。
夜幕下,淮安有轨电车送走了最后一批乘客,带着标志性的叮当声,回到了车库。在整座城市舒缓下来的时候,一群蓝精灵却要开启最忙碌的模式。这些有轨电车检修工,要为市民明天的出行提供安全保障。或许,正是淮安人这种平凡的坚守,为运河之都的明天,托起新的希望……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尹美又 王昕 陈忠耀 淮安台/王彩亚 郭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