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报全媒体讯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是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紧紧围绕文化强市总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全市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在此过程中,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化惠民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一
前不久,由市委宣传部、捷成世纪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隆重出品的电视剧《热血军旗》在央视播出,被誉为“展现红色文化的史诗”;
国庆期间,由常州市滑稽剧团出品的《高楼下的小屋之淘米弄8号》在红星大剧院连演两场,数千名观众一边看一边乐一边鼓掌;
14日晚,2017年常州国际民间艺术周在传媒中心金色大厅拉开帷幕,来自11个国家的130多位民间艺术家齐聚常州,献上一场场充满国际范儿的视觉盛宴。
近年来,全市宣传文化系统狠抓艺术精品生产,先后推出舞剧《格桑花·茉莉花》、锡剧《天涯歌女》《夕照青果巷》《卿卿如晤》、滑稽戏《全家福》《幸福的红萝卜》《高楼下的小屋》、中篇弹词《江南第一燕》、广播剧《红衣奶奶——许巧珍》等一批原创文艺精品,大型现代儿童剧《留守小孩》、电影《秋之白华》、电视剧《青果巷》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此外,长篇小说《桂香街》《时间的囚徒》《家族》《经纬》等,也丰富了市民的阅读空间,增强了市民的文化幸福感和获得感。
以“文化100”为代表,常州的文化惠民品牌走向全国。从圆明园兽首展到敦煌艺术大展,从齐白石、张大千到欧豪年、秦剑铭,从阅读、摄影到滑稽戏、锡剧、评弹……为满足市民的多样化文化需求,我市陆续推出“文明社区天天乐”“文化100”“文化点亮生活”等3项大型文化惠民行动,形成贯穿全年、服务全民的文化惠民新模式,提高了全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据统计,仅2016年“文明社区天天乐”“文化100”“文化点亮生活”等文化惠民活动,就惠及市民500多万人次。
从全省平均数以下到“第一方阵”再到“排头兵”,常州文化产业实力快速增强。每年一届的中国(常州)动漫艺术周,已经成为江苏省四大文化产业会展平台之一;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自2011年的3.89%,上升至2015年的5.8%,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二,常州文化产业已从全省“第一方阵”走向“排头兵”。据统计,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超过1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859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民营文化企业和“吟飞”“炮炮兵”“金刚”等知名品牌。
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接下来一阶段,我市将着重强化几方面工作,努力为市民提供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深入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加强春秋季子文化、齐梁文化、清代常州文化、孟河医派等专题研究和学术交流,挖掘、整理、传承和弘扬具有常州特点的优秀历史文化,深入推进常州市地方专题史研究。
繁荣文艺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着力抓好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现实题材、以常州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地域题材、以重大历史人物和事件为主题的重大题材和以百姓生活为主题的民生题材创作生产,着力打造一批文学、影视剧、歌曲、舞台剧、纪录片精品,带动各艺术门类创作普遍繁荣,着力保持常州市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全国领先地位。
全面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紧密结合城乡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内容多样化、方式多变化、实现多渠道,特别是移动消费快速发展的趋势,加强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与时俱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构建线上与线下、场地与流动、实体与数字结合、全面覆盖的公共阅读体系,推动农家书屋与公共阅读融合发展,深化城乡阅读一体化。
着力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及时顺应和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变革的大趋势,深化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重点发展“互联网+”数字网络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广播影视传媒产业,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结构大调整、质量大提升,加快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文化企业集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在江南乃至全国文化市场具有影响力的常州文化企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三上”文化企业突破1500家,文化产业增加值超亿元企业达到80家,3家以上重点文化企业入选“全省文化企业三十强”。
陈荣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