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晖和她的团队海底“植树造林”
在寂静的海底,黄晖和她的团队已经工作了近20年,这支隶属于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队伍,主要的工作是在海底繁殖培育造礁珊瑚,从而修复海底生态环境。
黄晖表示,世界珊瑚礁的面积占海洋面积不到0.2%,但在珊瑚礁生活的鱼类,是整个海洋鱼类的25%到30%,生物多样性非常高,而且珊瑚礁生态系统也有很多其它的功能,如观光、提供渔业资源、保礁护岛等。
珊瑚礁是由造礁的石珊瑚不断的沉积、死亡、生长而形成的,是非常重要的一类生物。
人为因素在破坏珊瑚的生存环境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全世界超过三分之一的珊瑚礁严重退化,我国海域内的珊瑚礁也没能逃脱。海水温度升高、海洋酸化、海水污染、紫外线辐照增加,都是珊瑚礁退化的肇因。除此之外,人为因素同样也在破坏珊瑚的生存环境。
△黄晖在水下开展珊瑚调查
黄晖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海鲜的需求量在提高,对海底的一些生物,像可以做工艺品的贝壳类、珊瑚,需求的量也在增加,然而人们还没等它们恢复过来就一直在捕捞,海底生物的量又在不断减少。
如何让海底世界重现生机?
黄晖从1996年硕士毕业就一直漂在海上研究珊瑚,带领团队不断探索人工培育繁殖珊瑚。
自己团队一点点摸索,加上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经验,黄晖和同事们开始进行海底植树造林。他们在近海培育珊瑚种苗,等到幼体长大后,再移植到预定海域的人工礁体上。
黄晖表示,这两年最大的进展是在稳定基底和苗圃的技术,很有成效。
每年至少四个月:漂在海上、潜在海底
成功培育6000多株珊瑚,覆盖十万平米海域,这是黄晖团队目前所取得的成绩,而付出的代价,就是他们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漂在海上或者潜在海底。
△黄晖
黄晖说:“如果你们喜欢做这件工作,你热爱大自然,热爱这项工作,你就不会觉得很苦;如果你不喜欢的话,这个工作想想就太苦了,团队的一个副研究员差不多已经在海上‘漂着’六个月了。”
团队里三十多人,除了学生外,正式的科研人员都是30-50岁,在陆地上,他们要伴随自己的孩子成长;在海底,他们同样也是把这些珊瑚苗当做自己的孩子,不但要帮它们抵御风暴潮,还要帮它们营造更适宜的生长环境。
珊瑚礁生态环境的修复:渔民参与是重点
珊瑚礁生态环境的修复,并不仅仅依靠黄晖这个团队正在做的珊瑚种植,这是一个涉及海洋研究更多学科的系统工程。除了科学家们的努力,让渔民们参与到珊瑚礁生态环境的保护中,也是黄晖工作计划中的重点。
黄晖表示,刚刚恢复长出来一点的海参、虾、贝类,以前有的渔民会把它全部捞走了,几乎都见不到一些海洋生物的踪影,包括珊瑚。
从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至今,黄晖明显感觉到,愿意从事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年轻人多起来了,但遗憾的是,民众对于海洋生物的保护意识,仍然远远落后于传统意义上的野生保护动物,已经在海上漂了二十年,黄晖还想继续这样的生活,但她也希望,更多人能明白海洋家园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