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强调: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江苏省如皋市残联通过普惠与特惠、康复与就业、扶贫与救助相结合的“惠残工程”,不断完善残疾人服务和保障体系,用“智慧扶贫”为残疾人唱响精准扶贫“好声音”。
“现在国家惠民政策好,党和政府不仅给我送来轮椅,还给我发补贴。”家住如皋市高新区(城南街道)桃北村村民高文明一边做康复训练,一边说起残联的好政策:“重残护理补贴每月80元,低保残疾人生活补贴每月480元……”
如皋市残联实施精准扶贫以来,确保扶贫工作不落一人、不落一户,让全市残疾人共享民生阳光。
“摸底”识别 “量服”平台促精准
为了精准识别帮扶对象与帮扶需求,提升残疾人帮扶工作和助残政策的针对性和精准度,2014年底,如皋市组织开展了残疾人(含疑似残疾人)基础数据采集工作,全面了解全市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生产生活状况和救助等基础情况。历经一年半时间,全市残疾人的家庭信息及其在生活救助、社会保障、康复服务、教育就业、托养照料、扶贫开发、权益维护、帮扶需求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数据采集录入完毕,成功搭建全市残疾人基础信息数据库服务平台。
(图为残疾人信息数据录入现场)
通过该“量服”平台,如皋市残联及时动态更新持证残疾人实名制数据信息,帮助残疾人脱贫解困和基本公共服务托底补短有了准确依据。目前,如皋市持证残疾人4.6万人,通过精准识别确认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1.5万名。 只需打开全市残疾人基础信息数据库服务平台,就可以看到该市所有残疾人的基本信息、需求情况以及得到的社会保障和服务情况。
“量服”平台精准识别,让扶贫工作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量服”平台的运行,使残疾人的每一项工作都搬上网络、公开晾晒,真正做到了识别精准、运行规范、监督透明,残疾人的权益得到更大保障,实现扶真贫、真扶贫的目标。
助残“零跑腿” 贴心服务送到家
“现在办证就是方便,不跑冤枉路,办得也快。”磨头镇兴韩村村民朱红涛得到的方便,是如皋市推行行政审批简化程序的结果。如皋市残联将办证审批事项搬进服务大厅,分管业务班子成员坐阵大厅提供“一站式”审批和“即办”服务,原先3个月的行政审批期限现在只需几分钟就搞定。今年,已有近800多名残疾人朋友享受这项“绿灯”服务。
(图为如皋市行政审批局 实现“一窗受理、一站办结”)
对于长期卧床不起、难以出行的申请人,如皋市残联推出“下沉式服务”,成立下乡办证小组,开通“便民直通车”,将残疾鉴定及办证服务送上门。同时,如皋市残联积极依托“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康复、辅具等服务领域为残疾人提供精准有效服务。目前,在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域,除了因康复原因需要到指定机构接受服务外,已实现残疾人办事“零跑腿”。
让工作人员多跑腿,让残疾人“零跑腿”。如皋市还不断加强残疾人阵地建设和组织保障。每个村(社区)都建立了残疾人协会,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每年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定期开展业务技能培训;足额安排乡镇残联工作经费,确保残疾人朋友就近享受到便捷优质的服务。
“精准康复”托起残疾人幸福梦
看着如今活泼可爱的丁浩(化名),很多人想不到,他曾是一名只会爬行、连翻身都困难的脑瘫患儿。在如皋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免费接受了2年多系统的康复训练后,丁浩如今已正常进入市附小幼儿园就读。
“康复一个残疾人,解放全家劳动力。这也是贫困残疾人家庭脱贫奔小康的重要条件。”如皋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主要针对0-6岁智障、孤独症、听障、脑瘫四类残疾儿童,实施早期干预治疗,帮助他们回归社会。目前,928名孩子在此进行康复治疗。同时,大力实施“三助一给”工程,已为全市5400名残疾人提供了助明、助听、助行、免费给药康复服务。
(图为市残联为联助村残疾人进行辅具适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过去兜底保障是以给钱给物等救助为主,难以彻底帮助残疾人家庭脱贫。自2008年起,如皋市实施“残疾人辅具进万家”工程,帮助残疾人走出家门找到了自信,也找到了生活的尊严。如今,残疾人基本型辅具免费适配实现了全覆盖,辅具适配种类从最初的十几种增加到了几十种,已有5000多名困难残疾人从中受益。
图为如皋市举办的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现场
如皋市残联依托两个“残疾人之家”,已让80多名残疾人享受到居家照料和辅助性就业。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结构,除了提供知识学习,康复训练、娱乐活动外,还引入职业技能训练元素,如剪线头、刺绣等手工制作,帮助残疾人以劳动促康复。同时,该市不定期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给残疾人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无障碍环境进家庭、残疾人就业扶贫、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助残志愿服务……在如皋这片希望与幸福交织的土地上,与爱牵手的足迹随处可见。“没有理由、没有借口,奔小康的路上不遗忘一个残疾人,这就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如皋市残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