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个“中华慈善日”
 
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2018江苏民生手账等你打开! 下一条:【领航新征程】让水乡河湖重现碧波美景——江苏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纪实
【领航新征程】2017年过去了,江苏农村这60万人的生活大变样!
扬中市新闻中心   2018-01-26

  

【领航新征程】2017年过去了,江苏农村这60万人的生活大变样!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8-01-26 07:25:00

洪泽棚户区改造。 张建 陈亮摄

蔬菜产业富万民。司伟摄

落实新要求 展现新作为

如何展现乡村振兴的江苏作为③

岁末年初,全省脱贫攻坚再传佳音。记者从省扶贫办了解到,继2016年取得76.8万建档立卡农村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超过6000元、238个经济薄弱村实现达标退出的佳绩后,2017年全省又有超过60万农村低收入人口脱贫、200个以上经济薄弱村达标退出、6个县区退出省级重点帮扶。

2015年11月,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的总动员。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关于扶贫开发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广泛动员,凝聚力量,步步深入,一场撸起袖子加油干、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攻坚战,在江苏大地上全面展开。

五方挂钩,凝聚帮扶合力

按照省“五方挂钩”帮扶机制,苏州市姑苏区挂钩帮扶省定经济薄弱村——连云港市灌南县张店镇小圈村。两年里,姑苏区提供了1000多万元帮扶资金和各类帮扶资源,还派出一名优秀科级领导干部担任张店镇小圈村“第一书记”,走出了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长效脱贫的发展模式:“一产”方面,新建300亩小圈绿色果蔬种植示范基地,成立村集体专业种植合作社,对接苏州的科研和市场资源,助推绿色高效农业发展;“二产”方面,新建2000平方米电商标准厂房和600平方米电商综合服务中心,引入实体项目,带动大量农户家门口就业。同时,在村部和厂房屋顶,投资新建135千瓦光伏电站,发电并入国家电网,使村集体获得长效收入;“三产”方面,引入专业电商运营服务团队——江苏淘金集团,负责小圈电商产业园的具体运营服务,通过注册品牌、设计包装、营销推广、开办张店特色农产品主题网店等,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同时,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新购60万元农机设备,开展农机服务,增加村集体收益。

2016年底,小圈村脱贫55户198人,村集体收入近20万元,获评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3项省级荣誉。2017年底,实现“3个5”目标,即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扶贫项目直接带动当地农户就业突破500人、小圈电商产业园销售总额突破5000万元。小圈村精准扶贫工作受到省、市、县区、乡镇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省扶贫办及全省扶贫系统积极担当履行好组织协调、政策引导、考核评价、监督落实等重要职责,全力协调强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相关扶贫工作。2017年省级财政计划安排的12.8亿专项扶贫资金全部下拨到县,在214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片区整体帮扶23项关键工程项目全部开工建设。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在泗阳县开展扶贫小额贷款机制创新试点,加强对宿迁扶贫改革试验区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强化监督管理,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治理,抓好扶贫领域监管制度建设和案件查处,确保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积极承担分工职责,纷纷研究出台相关倾斜性支持政策,政策含金量、帮扶工作力度空前加大。新一轮扶贫开发以来,省、市、县同步选派1992名优秀干部组建工作队,实行驻村定点帮扶,其中省派队员265名、市县队员1727名,821个省级经济薄弱村和1171个市县级经济薄弱村实现了驻村工作队员(扶贫第一书记)全覆盖。近两年来,仅12个省委帮扶工作队就筹集落实帮扶资金合计达28.2亿元,共实施各类到村到户帮扶项目1683个,涉及基础设施、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光伏扶贫和民生实事等领域,绝大部分项目已经建成达效。

迎难而上,激发脱贫动力

涟水县保滩镇厉渡村四组村民严宝成原是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和科技示范户,前几年因父亲患脑梗塞和妻子心脏病复发,家庭因病返贫。镇党委政府选派镇财政所副所长徐志宏挂钩帮扶,2016年利用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帮助严宝成建起3座大棚,当年仅食用菌种植一项就实现收入2.6万元,加上田地和务工收入1.8万元,严宝成实现了脱贫。2017年春,在县、镇领导的大力扶持下,严宝成向村内13家低收入农户无偿传授种植技术、提供技术服务,并且以成本价提供平菇菌棒,引领困难群体抱团发展。去年严宝成家庭经济收入达到8万元左右,带动农户户均年收入突破4万元。

脱贫攻坚主战场在苏北。苏北地区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落实履行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动员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努力增强内生动力,着力补齐全面小康短板。各市、县(市、区)普遍建立党员干部挂钩帮扶机制,落实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帮扶联系人33.69万名。

各地还强化“精准”帮扶原则,坚持一村一策、一人一法,在工作体制机制、农村改革深化、帮扶工作方式、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因地制宜创造了一批新的经验,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创新成果。徐州市为低收入人口代缴新农合医保个人参保费用;连云港市实施大病特惠保;淮安市建立阳光扶贫监管系统、低收入人口精准扶贫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盐城市拓展深化公共资产收益到村到户机制;宿迁市在“一村一品一店”“家门口就业工程”等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一社一群一中心”、资产收益扶贫、股权扶贫、低收入农户大病补充保险、贫困残疾人生活和照料补贴等创新成果。

榜样引领,营造扶贫氛围

2017年10月17日第四个“全国扶贫日”活动期间,国务院扶贫办举办报告会,隆重表彰40名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者,江苏万顺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善红荣获殊荣。

周善红近年来在中西部地区开展扶贫,带动数千贫困户脱贫致富。去年他把帮扶脱贫的目标移至家乡扬州市江都区。去年下半年以来,周善红在张倪村陆续投资近600万元,建成高标准宽体钢架温室大棚,种植草莓、蔬菜等绿色有机果蔬,开发生态鱼塘、果蔬采摘、农业观光等,打造“菜根香”品牌,形成农、林、渔、食、娱、游等融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基地,优先吸纳当地贫困户加入当起“农业工人”。目前,已建成30亩有机草莓种植大棚,每亩纯收入4万元,52名贫困家庭成员家门口上班就业,人均年收入1.4万元,去年年底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

在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榜样式的人物不断涌现。2016、2017两个年度里,经我省申报、推荐并获得国家最高奖项“全国脱贫攻坚奖”的有赵亚夫、张近东、刘强东、周善红4人,获得我省“脱贫致富奖”者20人、“扶贫济困奖”者30人。这些先进典型推出,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济困扶贫社会氛围。

本报记者 朱新法 李睿哲 邹建丰

标签:

责任编辑:潘军艳 崔欣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27500 
您是本站第
433540446
位访问者
本年度:106173816 本月:11963477 今天:202834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