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落一年的风霜尘埃,背起行囊向着心指的方位前行。风雨挡不了回家路,山水隔不断归乡情,年关将近,思乡情浓。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承载着华夏儿女千百年来累积的情结。放鞭炮、祭灶、守岁、拜年、祈福……这些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年俗,则是这个节日里最精彩的篇章。
从“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年前王安石笔下的过年场景,到如今,亿万观众一家老少除夕夜围坐在电视机前,共赏一台晚会,共享一段欢乐时光,无不展现出“年”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但是,当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年夜饭不再像匮乏的从前那样令人期盼;当生活方式有了更多选择,除夕守岁不再是唯一的“节目”;当一些传统习俗与当下价值观发生冲突,抑或年俗文化的融合变迁,人们不再像老人们那样固守习俗,于是我们开始感叹年俗少了,年味淡了。
不放鞭炮,并不等于放弃“年俗”,这恰恰是我们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为子孙后代负责任的表现;不再杀鸡宰羊添新衣,年夜饭从灶台搬到了酒店饭馆,更能证明我们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走亲访友,改为举家跨省、跨市的拜访旅游,移风易俗中,以新的方式延续“家”的团圆、“情”的温暖。而春运的滚滚人潮,也正是中国人守护传统重视亲情的写照。
时代不断变迁,但春节依然是中国人心目中最为隆重的传统佳节。如果我们变换视角,对春节传统年俗文化再度审视,就能将现代与过去相连接,在传统年俗中融入人们的新需求、注入时代的新内涵。
加厚文化新土层,让“年俗”内涵与家国相连。几千年来,年俗作为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符号,体现着同根同缘的文化认知和价值认同。辞旧纳福迎新,在今天,我们的祈福不仅仅是以对个体“平安健康”的祝福,来展现内心的仪式感,更是以对国家 “国泰民安”的祝愿,树立起内心的责任感。贴窗花、贴年画,是对传统情结的延续,也是因为这份喜庆增加了美好生活的幸福感。“过年”的习俗之所以能在现代的土壤中成长,也正是因为年俗文化的新土层不断地被加厚,家与国的时代认同感不断被刷新,国家兴旺人民才能够富足安康。
培育文化新种子,让“年俗”文化更具活力。从1983年诞生的央视春晚,陪伴我们走过了30多个年头。无论是国内的中华儿女,还是国外的海外同胞,观看同一台晚会,成为我们不能省略的一道仪式。同看“春晚”背后深远的年俗文化意义,不只是她展示了中华民族过春节的传统习俗,触动观众内心深处的柔软,体会一份毫无差异的温情,而是她本身就成为了新“年俗”的一部分。在习俗传承链条上印下时代烙印的同时,“春晚”年俗文化的新种子渐渐根生发芽,茁壮成长。
善用网络新科技,让“年俗”气息富有时代感。从大年初一登门拜年,到打开手机“视频拜年”;从驱车赶路去集市,到各种购物平台的“网上赶集”;从书信传递到“网络红包”……互联网在丰富和方便老百姓生活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过年方式。“指尖”上的互动,如今成为“网络新年俗”仪式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传统与现代的自然衔接,春节的习俗更加与时俱进,红红火火的网络旺年,描绘出“互联网+中华文明”的美好图景。
新时代,新兴的过年习俗正在成为主流。无论年俗以怎样的形式呈现,人们对辞旧迎新的愿望从未改变,对阖家团圆的渴望一如既往,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不曾消减。年俗的传承,需要相匹配的土壤和环境。为年俗文化注入时代新内涵,用积极的态度、渊博的深度、包容的气度,让厚重的习俗文化飞扬现代的轻盈舞步。农历新年的脚步近了,一起拎起中国结,晒出中国心,欢天喜地过中国年。(菉葭苍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