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 "80 后 " 女子,大专毕业的她,没有从事原专业会计工作,而是回到乡下养起了螃蟹。从第一年的养蟹失败,到如今拥有 200 亩养殖水面,纪小琴已然成为当地的养蟹专家。
她所成立的双丰水产养殖合作社,管辖着 4000 多亩养殖水面,200 多户社员,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近 500 多人。
扭转败局,初尝收获果实
1981 年出生的纪小琴,是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西街村人。2007 年,第一年养蟹,就遭遇了失败。
" 那时塘口没有整改,也不懂技术。" 纪小琴说,那年的螃蟹又小又黑,拿到市场上卖,都没有人要。
那年底,纪小琴将面积六七亩的塘口进行了整改。2008 年 2 月,她从苏州国家良种繁育场引进了蟹苗。虽然价格高,但纪小琴说:" 要想养好蟹,蟹苗一定得好!"
之后,在水产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奔赴苏州,找到了著名的水产养殖专家、苏州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宋学宏,以及业内知名的养蟹专业户——淀山湖永兴合作社社长龚明丰,学习科学养蟹技术。
为了保证蟹塘水质,每天纪小琴都要去塘口转一圈。夏天,清理塘口里的水草和青苔,是件苦差事,老公力气大,穿着皮衣皮裤下塘捞,纪小琴就用绳子绑着泡沫,一点点捞。
9-12 月,是螃蟹的收获季,也是纪小琴最忙碌的时候。因为螃蟹都是夜里才爬上岸,晚上她要熬夜抓螃蟹,白天要扎蟹、送蟹,即使全家人都上阵,也是忙得团团转,一般到了下午,纪小琴才能补上一会觉。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她的螃蟹终于有了好收成,不仅规格大,而且蟹壳白亮,龚明丰看了也是一番夸赞。
抱团发展,与社员共致富
尝到甜头之后,纪小琴一方面扩大养殖面积,另一方面,2010 年,她联合养殖户们成立了常州市双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共同致富。
" 这些养殖户虽然养蟹很多年,但大多是凭经验,我想把一些科学的养殖技术分享给他们。此外,这个年代,单打独斗肯定不行,大家合力才有发展。"
自从成为合作社的社长后,纪小琴不仅要忙碌着自家蟹塘的事情,还要对合作社社员们进行指导。
就拿蟹塘水质来举例,不少社员之前都凭经验来判断水质好坏。但纪小琴说,事实上,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光凭肉眼根本看不出来,这些指数一旦偏高,螃蟹很容易死亡。
因此,每到合作社社员的塘口去,纪小琴总是带着水质分析笔,水质好不好,一测就见分晓。
为了提高社员们的养殖效益,纪小琴把龚明丰请到了合作社,亲自教大家如何进行蟹虾混养。在她的努力下,社员们的经济效益增加到了 3000 元 / 亩左右。
目前,合作社管辖着 4000 多亩养殖水面,200 多户社员,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近 500 多人。
螃蟹出产,是最幸福时刻
每到螃蟹的销售旺季,纪小琴发现,郑陆的养蟹史虽然有 20 多年,但产品却在市场上籍籍无名。
为了打响郑陆螃蟹品牌,2013 年,纪小琴专门注册了商标,并采用小盒分装的方法,便于顾客储存保鲜螃蟹。
养蟹 11 年,纪小琴的养殖水面扩大到了 200 亩,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改善了,也获得了诸多荣誉。2017 年,她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今年 3 月又被评为常州十大杰出女性。
经常有人会问,养蟹的成功秘诀是什么?纪小琴说:" 养蟹不像其它行业,首先要懂技术,其次要吃得了苦,很多事情还是得亲力亲为,不然养不好的。"
回顾自己的奋斗历程,有苦也有甜,但纪小琴说她不后悔,她最幸福的时刻,便是每年螃蟹出产之时。
要说一双儿女,她倒是有些愧疚。由于养蟹太忙,无暇照顾,纪小琴的女儿一直在寄宿学校念书,儿子去年底才刚刚出生,正嗷嗷待哺。她说,未来她会兼顾,养好螃蟹的同时,也努力做个好妈妈。
(编辑 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