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百姓名嘴登台宣讲,人大代表远程答疑,专家领导现场解惑——“三合一”宣讲 “乡村振兴” 下一条:【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刚刚的消息,徐州办税“最多跑一次”!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建设两城一中心 南京江北新区坚持创新引领产业带动
扬中市新闻中心   2018-03-22

  

QQ图片20180322104541

南京日报全媒体记者 崔晓 摄

作为江苏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坚持创新引领、产业带动,着力引进高端创新资源,激发创新资源活力,努力打造全江苏全南京未来创新策源地。

据统计,2017年江北新区集聚新型研发机构2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5家;2017年131个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89亿元;吸引工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新金融机构20余家。

注重顶层设计,优化创新生态系统

去年7月,堪称国内最大力度人才资助政策的江北新区“创新创业十条”开始兑现。400家企业兑现资金和科技创新券近9000万元,其中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就获得了500万元的支持资金。

江北新区先后出台了《促进创新创业十条政策措施》《研发机构引进培育支持办法》等政策制度,鼓励国内外重点高校院所、知名跨国公司、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等在江北新区设立研发机构和研发总部,分阶段给予最高3000万元的支持;对于不同层级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分阶段给予100万—300万元的支持。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江北新区每年还将提供总额为5000万元的科技创新券,支持小微企业购买科技服务,支持政府首购或订购创新产品和服务。

链接创新资源,“两落地一融合”结硕果

2017年,江北新区集聚新型研发机构20家,占全市总量的40%。在智能制造产业方面,新区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了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在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产业方面,新区与南京工业大学分别共建了先进生物技术研究院、化工环保新材料研究院;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面,新区与南京理工大学共建了工程技术研究院。

这些新型研发机构在新区的扶持下,已经实现了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膜产业科技研究院院长邢卫红、南京大学—南京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高翔集聚了相关行业领域各类优势创新资源要素,南京大学—南京生物医药研究院已实现技术收入超亿元,膜产业科技研究院成功孵化出久朗高科、久盈膜科技、佳乐净膜科技等30多家“膜公司”。

“江北新区以国家级南京高新区作为整合牵头单位,形成了以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为主导产业,以智能设计为未来产业的产业布局架构和‘一核一带’科创载体布局架构。”江北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产业培育集聚,加快建设“两城一中心”

根据产业规划,江北新区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物流、科技和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围绕“4+2”现代产业体系,江北新区进一步聚焦建设“两城一中心”,即建设“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

记者了解到,新区已引进各类集成电路企业超过140家,涵盖产业链上下游全部环节,集聚了展讯通信、华大半导体、创意电子(GUC)、中科芯等国内外顶尖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以及IP供应商巨头,目前国内排名前10的企业已有一半落户新区。围绕建设“基因之城”,新区打造了国内首个高端健康服务业集聚区,引入鼓楼医院进驻,引进美国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乔斯林中心、瑞典医疗健康发展中心等一批国际高端专科医疗资源。此外,新区目前是全亚洲最大的基因测序基地,年测序能力达40万—50万人次。

结合南京“一江两岸”金融产业布局,江北新区成功引进了工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供销金融、深创投等金融机构,吸引华泰证券产业基金、红土智能创投基金等70多支基金落户新区,认缴规模超1200亿元。新区将核心区内4平方公里的中心区域作为新金融集聚区主要载体,加快推进8幢超高层建筑建设,用于顶级金融总部、高端金融办公和活力金融配套。

本报记者 朱晓露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470220572
位访问者
本年度:2474669 本月:2474669 今天:237089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