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月25日),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用3分30秒报道睢宁一位普通的老党员周智夫。
习总书记和军委首长相继作出重要批示,
要求对周智夫同志先进事迹进行宣传。
关于周智夫,你了解多少?
我们先来看看
《新闻联播》播出的这段视频:
(视频时长:3分30秒,没有流量也要看!)
4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周智夫:忠诚于党以身许国》为题,悼念睢宁老党员周智夫。
除中央电视台外,
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
等多家国家主流媒体也纷纷聚焦报道。
新华社:《追记北京卫戍区某干休所离休干部周智夫》
(点击图片跳转到该报道↑)
今天,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不忘初心
以身许党 ——追记北京卫戍区某干休所离休干部周智夫》
(点击图片跳转到人民日报↑)
央广军事:《不忘初心
以身许党——北京卫戍区海淀第27离休所离休干部周智夫同志先进事迹》专题
(点击图片跳转到专题页↑)
“这辈子一直跟党走,下辈子还做党的人”
1924年11月,周智夫出生在睢宁县王集镇一个穷苦家庭。亲眼看到日本鬼子烧杀抢掠的悲惨景象,目睹国民党拉差抓夫的粗暴行径,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进行减租减息、八路军浴血奋战打鬼子的英勇壮举。
▲周智夫在刚解放时拍摄的照片。
19岁那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20岁入伍,曾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先后参加江苏睢宁县高作镇、安徽灵璧县后马家等10余次战斗,因战负伤被评定为三等甲级伤残军人。
▲1962年,周智夫(后排右一)在重庆炮校任职时与家人合影。
1955年被授予解放奖章、独立自由奖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2015年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周智夫一生获得的荣誉章
“我想交一次特别的党费”
晚年的周智夫百病缠身,胃下垂、冠心病、双耳听力下降……他深感自己时日不多,迫切要完成一件大事。
“我想交一次特别的党费。”周智夫的话并没有让家人感到意外,他萌生这样的念头由来已久。“爸爸每每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想起党和军队的恩情,眼里总是饱含泪花。”周智夫的二女儿周卫平说。
▲周智夫平日里总穿的旧军装
因严重肺部感染住进重症监护室的周智夫,从昏迷中醒来就问周卫平:“我的事办了吗?”
透过期盼的目光,周卫平读懂了父亲发自内心的夙愿。2018年1月18日,二女儿周卫平、三女儿周卫华代表父亲,跟部队领导一起把12万元大额党费郑重交到中央组织部。
相交50多年的战友们听说这件事,惊讶之余都心生敬意:老周一辈子省吃俭用,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却做了这样的大事,真了不起!
2018年1月20日,病榻之上的周智夫戴着氧气面罩、颤抖着双手,接过组织派人送来的党费交纳收据,顿时热泪盈眶。
捧着这方印着党徽标志的大红证书凝视良久,周智夫激动地与二女儿周卫平击掌庆贺:“我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什么挂念也没有了。”
“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用一生去报答”
周智夫左肩窝里有一个弹孔,右肋处深深凹陷,一道长约10厘米的伤疤,让人看了触目惊心。这是战争留在老人身上的永久记忆。
▲老伴娄淑珍给大儿子周华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1946年4月的一次战斗中,时任连队支部书记的周智夫身负重伤,子弹从他左肩窝贯通到右肺,又打进一位战友的小腿。
战友们战友们冒着枪林弹雨,一边与敌人殊死战斗,一边用担架把周智夫送到后方医院,又7次带他转院治疗,最终将他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这次战伤,周智夫右肺切除近三分之二,右侧第六根肋骨被摘除,落下三等甲级伤残。
真正让周智夫铭记一生的,并非自己的战伤,而是战友的牺牲:“我活下来了,可那个年仅17岁的战友却因为截肢伤口感染,最后还是走了。”
一想起这些,周智夫总是老泪纵横:“当年战争环境那么恶劣,党始终没有丢下我,我这条命是党给的,没有党就没有我们这一家子。”
▲1992年4月24日周智夫和老伴娄淑珍参加干休所组织的活动在北京航空博物馆毛主席的座机上留影。
“只要革命需要,我愿意把生命献给党。”这句上世纪50年代周智夫写在《自传》中的话,是他发自肺腑的炽热心声,也是他爱党许国的铮铮誓言。
▲周智夫的自传(资料照片)
“党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要用一生去报答。”老伴娄淑珍说,那位负伤牺牲的17岁小战士,和那些抬着他辗转治疗的战友,是老周一生挥之不去的思念,“报答党的救命之恩,为这些无名的战友做些事情,成为了他交纳大额党费的初衷。”
▲干休所每次上党课,周智夫(前排右)都坐在第一排听讲。
“如果再打起仗来,我还要上战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干休所卫生所所长张杰军清楚地记得,2016年8月的一天巡诊时,周智夫正因腰椎骨折在家静养。
▲周智夫在自家阳台
当电视里播发周边某国挑起事端的新闻时,周老拉住他的手说:“我们的领土绝对不能被别人占了。只要祖国需要,我还要上战场,你们年轻人也要主动请战!”
“我的战友为了祖国解放牺牲了,他们都很年轻。”周智夫沉痛地说,“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守护好!”
▲周智夫在干休所小花园中阅读报纸。
“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这是作为革命战士的周智夫,坚守一生的信条。
“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
在周智夫的家里,上世纪60年代的立柜、70年代的木床、80年代的折叠饭桌,这些在今天已经很少见的简陋陈设,默默讲述着主人的一生勤俭。
周智夫日常开支很节省,花每一笔钱都要记下来,翻看他的记账本,平均每月开支仅几百元。他说:“勤俭节约是传家宝,我们要为年轻人带好头。”
▲周智夫的家庭开销记账本
“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与周智夫相濡以沫77年的娄淑珍说,“老周一辈子没给儿孙挣得什么金银财富,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周智夫非常热爱学习,笔记本、助听器、放大镜是他学习的三件宝。
“我不想要骨灰盒了,不给党组织不给后人留后患”
今年年初,当12万元的特别党费交给组织后,周智夫对家人提出最后的要求:“我不想要骨灰盒了,也不要留骨灰,让他随着烟雾空气飞向祖国空中,再落入祖国大地,为发展农业再尽微薄能量!”
3月28日,周智夫溘然长逝,享年94岁。
▲老伴娄淑珍(左)与女儿一起整理周智夫获得的荣誉章。
八宝山送行仪式上,周智夫的遗体静卧在鲜花翠柏丛中。哀乐低回,吟诵着他不平凡的过往;哽咽阵阵,转化为人们振兴中华的不竭力量。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有着75年党龄的
老共产党员、老军人周智夫
用朴实行动展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
的崇高精神境界,
书写了一位革命军人永不生锈的忠诚本色!
愿周老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