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指出,在南京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 1519 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要用好用活这些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江苏省党史专家赵一心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江苏改革再出发,大力弘扬 " 雨花英烈精神 ",对提振广大干部群众精气神,建设 " 强富美高 " 新江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雨花英烈精神 " 是推动江苏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
【传承】
她义务宣讲英烈的事迹,一讲就是 38 年
南京晨光巷的一幢老楼里,82 岁的孙以智看着照片,往事娓娓道来。" 这是我大伯孙津川,他牺牲时,我还没有出生。"
孙以智告诉现代快报记者,1928 年 3 月,孙津川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7 月初的一个夜晚,他去一名中共地下党员家里开会,被特务包围,被捕入狱。" 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审讯和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 孙以智说,行刑前,奶奶带了几个梨去看大伯,见到儿子遍体鳞伤,眼泪夺眶而出。大伯却安慰母亲:" 妈,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大伯吃了一半梨,将另一半梨还给了母亲,上面用指甲刻出了一个五角星,母亲明白了儿子视死如归的决心。
10 月 6 日清晨,孙津川被宪兵从狱中提出,他一路高喊:" 枪毙我一个,还有十个,枪毙十个,还有百个,千千万万的革命者是杀不完的。共产党万岁!" 宪兵慌忙将一条毛巾塞进他的口中。到雨花台刑场后,他被残忍杀害,牺牲时,年仅 33 岁。
孙以智和奶奶朝夕相处,奶奶经常讲述大伯的事,她点点滴滴记在心头。" 大伯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听着大伯的故事长大,孙以智从小就十分懂事上进。1950 年清明,年仅 14 岁的她在南京各界人民代表凭吊雨花台烈士大会上,宣讲了孙津川烈士事迹。1950 年 10 月,刚满 14 岁的孙以智参军,保家卫国。
1980 年,在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工作的孙以智接受雨花台区实验小学的邀请,担任了该校 " 孙津川中队 " 的校外辅导员。38 年来,她都在义务宣讲英烈的事迹。" 主要向各界群众,尤其是向大中小学生讲述大伯和其他雨花英烈的故事,孩子们应该知道,今天这么好的生活都是先辈用鲜血换来的。"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她,每年清明,仍会带着孩子们到雨花台去扫墓,让他们念一封写给 " 烈士爷爷 " 的信,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她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让她欣慰的是,孩子们一批批茁壮成长,很多人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错的成绩,而 " 雨花英烈精神 " 也成为他们的强大精神动力。" 很多孩子长大后,仍会给我写信、寄明信片,他们说,每当人生中遇到坎时,想起烈士们的勇敢和无畏,就重新有了力量。"
【改革】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三次改陈出新," 雨花英烈精神 " 传播更远
像孙以智这样的 " 雨花英烈精神 " 的守护者、宣传者还有很多,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长向媛华就是其中一位。1995 年,她来到雨花台工作,至今已是第 23 个年头。
" 我刚来时,纪念馆只有 127 位烈士的生平史料陈列。" 她向现代快报记者介绍,雨花台纪念中轴线的全面建设是从改革开放后才正式开始的。1979 年建成北殉难处九烈士群雕,1984 年,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破土动工。1988 年 7 月,纪念馆建成并开放。1989 年建成纪念碑。" 雨花台烈士纪念碑 " 和 "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 两幅题字都是邓小平亲自题写的。
此后,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又迎来了三次重大改造,2018 年 1 月,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改陈后对外开放,以 " 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生平事迹展 " 为主题。向媛华介绍,改陈后,不仅新增了 5 位烈士的生平事迹,并通过第一手的资料让观众感受到 " 雨花英烈精神 ",比如选取了烈士的文章、诗词、家书等等,用史料发声。
此外,展陈还积极改革创新,融入了很多现代科技手法,多维度、创造性地呈现历史情境与人物事迹,拉近了观众与馆内展品的时空距离。同时,南京市委组织部联合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利用网络载体打造了图文并茂的情境教学课堂——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党性教育网上展馆。仅 " 雨花英烈精神宣传教育周 " 活动参与党员就达 7 万人次。
如今,雨花台每年接待来访者达 600 余万,成了大家心中的红色圣地。如何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这里,让 " 雨花英烈精神 " 长留在时光的长河和人民的记忆中?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赵永艳向现代快报记者表示,走在新时代发展动力更强劲,尤其是 2017 年 6 月 28 日雨花台干部学院的挂牌成立,是雨花台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一年来干部学院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开展的党性教育成效明显。现在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要通过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在今后的几年内把雨花台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红色纪念圣地和有重要影响的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发挥 " 雨花英烈精神 " 在新时代的价值引领作用,激励今天的人们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国梦而奋勇前进。
" 雨花英烈精神 " 永不过时,继续产生强大精神力量
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集中殉难地,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 1519 名,包括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邓中夏和恽代英。他们牺牲时大多很年轻 , 平均年龄不足 30 岁。
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原副主任、雨花台红色文化发展顾问赵一心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雨花英烈精神 " 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理想信念。
" 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让中国人民能够很快地富起来,让国家很快强起来,这和包括雨花台烈士在内的所有革命先烈当年流血牺牲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就是把雨花英烈还未完成的遗愿完成下去,虽然环境不一样了,时代在变化,但精神本质是一样的。" 他说," 雨花英烈精神 "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不仅不会过时,而且能够继续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
" 雨花英烈精神 " 是推动江苏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
近几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把弘扬 " 雨花英烈精神 ",实施红色文化研究工程,纳入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集中力量挖掘梳理雨花英烈这一珍贵革命资源,不断提升雨花台烈士陵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 " 雨花英烈精神 " 成为新时代条件下教育干部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江苏大地孕育诞生‘雨花英烈精神’,它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宝库中的‘江苏符号’。" 赵一心表示,新形势下,用好用活江苏这一丰富的党史资源,大力弘扬 " 雨花英烈精神 ",对提振广大干部群众精气神,建设 " 强富美高 " 新江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时期,江苏也在不断挖掘 " 雨花英烈精神 " 新内涵,获得前进力量。今年年初," 雨花英烈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初心 " 暨全国文艺工作者 " 雨花台红色文艺创作采风规划 " 研讨会召开。会议上提出要深入挖掘并不断赋予 " 雨花英烈精神 " 新的时代内涵,通过广泛开展学习宣传和教育实践,推动学习弘扬 " 雨花英烈精神 " 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从中汲取奋进力量,为继续推进 " 两聚一高 " 新实践、加快建设 " 强富美高 " 新江苏不懈奋斗。把 " 雨花英烈精神 " 与 " 红船精神 " 等中国革命精神贯通起来,结合时代特点提炼升华其精神价值,推出更多有分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把江苏这个红色文化品牌擦得更亮。
(记者 赵冉 赵丹丹 / 文 牛华新 / 摄 王光强 王冬艳 / 摄像制作)
(编辑 余爽 高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