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长江拥军服务社坐落于三茅街道金星社区内,一间不到10平米的办公室,3个驻社的工作人员……看似不大的门头,却有着很大的“名声”—— |
拥军爱军,他们是认真的 |
|
2019-07-01 |
|
6月27日上午9点,在三茅街道金星社区的党员活动室内,参加党课的长江拥军服务社志愿者们再次唱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激昂的歌声让一旁的记者深感震撼。
拥军社社长张康伟告诉记者,奏唱国歌、军歌已经成了长江拥军服务社活动的惯例。他坦言,拥军服务社不同于其他的义工组织,因为经常跟部队打交道,涉及保密、敏感内容较多,必须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所以他们经常性地通过上党课、唱军歌、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等多种入脑入心的形式来提升拥军义工们的政治素养。
据张康伟介绍,拥军社于2017年5月14日成立,是镇江唯一、首家由民政局登记注册并主管的社会拥军组织。在成立2年多的时间里,该社举办爱国拥军献爱心活动近60余次,基本上每个月都有2到3次活动。
其实,拥军服务社在成立之初也是“惨淡经营”。因为没有组织经验,镇江地区范围之内也没有可以参照运行的范例,所有开展的拥军活动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因为没有经验,开展的活动和服务的对象相对单一。”如何把服务社的拥军品牌做大做强?如何增强全民对军人的尊崇感?张康伟和社员们走访了全市4家驻军、涉军单位,通过实地座谈和调研,收到了很多“高屋建瓴”的建议。
“驻扬武警中队的指导员史益斐就提出了很多建设性、前瞻性、可实施性的建议。”张康伟说,在服务对象上,史指导员就建议增加抗战援朝老兵以及生活困难的复退军人、军烈属等。虽然他们退出了现役,但他们都曾为共和国洒过鲜血、奉献过青春。
建议一出,长江拥军服务社很快就跟驻扬武警中队对接选定了一批需要帮扶的对象。唐秀英是烈士谭振林的母亲,随着年岁的增长,烈士母亲对儿子的思念与日俱增。如何解开烈士母亲思儿心切的心结?武警中队官兵们想到了拥军服务社里在社区一线工作、会做群众思想工作的村官义工。随后,村官义工和武警官兵们携手帮扶烈士的老母亲,他们隔三差五就去串门,陪老人聊天,老人逐渐开朗起来。
如今,烈士牺牲了32年,老母亲不但有武警中队的“兵儿子们”,还多了一群长江拥军服务社的“义工儿子”。
“其实还有很多好的建议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如在对接帮扶涉军群体的方式上。”张康伟说,之前对接涉军群体的公益活动无非就是逢年过节上门慰问,通过搜集建议,他们服务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如今拥军社有了“法治进军营”“传统文化进军营”“21味进军营”等10多个响当当的公益文化品牌。
他们的热心举动也得到了各级部队首长和地方领导的关注: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鞠华少将、原总装备部工程兵综合试验论证研究所所长孙宏才少将都曾亲临拥军社指导工作。《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等军内主流媒体专程上门采访。
据悉,今年长江拥军服务社还将在挖掘红色文化、打造拥军公益文化品牌上下大力气,通过他们的带动,将在社会上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崇军氛围。
□ 范永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