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热线 |
|
|
|
为参与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他与家人断绝往来近30年—— |
刻骨铭心的那朵“蘑菇云” |
|
2019-07-28 |
|
7月大学毕业季,远在深圳的扬中人王立生通过亲人转交给家乡发展促进会一份书信,讲述了当年自己参加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的经历。在给家乡留下珍贵史料的同时,更是激励家乡大学毕业的学子们,用青春和学识去报效祖国。
边疆报国一去断讯三十年
王立生,我市三茅街道滨江村人,1960年从扬中县中学考入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上个世纪60年代,一个高中生都是十里八乡的名人,更何况一个大学生。在乡亲们的口中,王立生是“天之骄子”。但这位“天之骄子”的初心很简单,学知识,报效祖国。
54年前,1965年的7月,王立生从大学毕业,因为是知识份子,领导告诉他有两种选择,一是到各地去参加串联,工资照发,路费报销;二是参加国家科研型号任务。
参加串联,可以经常回家看亲人,生活工作条件都很优越,王立生的同学中有很多人选择了这条路,但王立生有着自己的想法:国家困难时期,需要他这样的知识分子去报效祖国。
带着初心,写了封简单的告别信寄给家中,王立生在新疆某核试验场开始了与家中“断绝来往”近30年的生活。
坚守大漠,万般艰苦也作甜。
到了边疆,王立生才知道,他参加的是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王立生工作的单位是国营综合机械厂(二机部221厂),地处青藏高原,海拔3400多米,从平原到高原,还要往返大漠戈壁。自然环境对于王立生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工作条件也很恶劣。王立生的主要任务是研制、生产、测试氢弹引爆控制系统,检测的各种参数都需要人力的核算,每天需要大量的脑力劳动。在进行氢弹冷试验期间,每天只能吃上两顿饭,在基地与戈壁大漠间几百里的来回奔跑。
但就在这样的艰难处境中,王立生和同事们坚持服从上级安排的军事化管理,和参加试验的部队战士一同出操,一同吃喝,并没有因为是技术人员的身份搞特殊化。
精益求精完成蘑菇云惊世首秀
在参与氢弹试验的日子里,有无数个故事让王立生难以忘怀。
有次弹体检修,安装师傅再次检查时发现少了一颗螺丝钉。本应结束的繁杂工序重新开启,直到在狭窄的弹仓角落里找到了遗失的螺丝钉。虽没出事故,自身也没挨批评,但这件事对王立生影响很大。在参与试验的过程中,他一丝不苟地要求自己,每次试验他都会检查每一个细节,分析每一个技术参数。
1967年6月17日,8时20分,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当人们在为“蘑菇云”欢呼雀跃时,王立生和同事们却戴着高倍墨镜在工程车内判读、处理、上报数据。来不及庆祝,空爆试验下午,王立生还和同事们去了氢弹靶心参观并收集相关数据。
初心不改为国防事业奉献终生
在第一颗氢弹试验结束的十多年里,王立生又参加了数次核武器的空爆试验任务,直到1985年,邓小平同志代表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不再在大气层进行核武器试验,王立生才跟“核试验”画上了句号。
随后他还参加了我国巨浪1号的海上潜射试验,DF21的发射任务。直到1992年到深圳南和公司电子研究所担任副所长,王立生才开始渐渐恢复了与家乡的联系。
“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儿孙”是王立生为国防事业献身的终极目标,距氢弹空爆试验成功已经50多年,王立生还始终以学知识,报效祖国的初心教育子女们,如今,他的儿辈、孙辈很多人在各自的领域都是精英。
□ 范永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