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扬中要闻 |
|
|
|
|
有一种情谊叫心手相牵,有一种激励叫共同发展。夏秋交替的江洲岛城,处处涌动着奋发向上的热潮。
1996年,美丽江苏邂逅多彩陕西,扬中与白水这两座跨越 10个经度、相隔1200余公里的城市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产业发展、人才交流、基层共建等方面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共建,用真心和真情演绎的一个个生动故事。
实干结果技术引进造血自立
9日上午,中央商场中庭热闹非凡,为期三天的白水优质农产品走进江苏巡展活动就在这里启动,美味的白水苹果、芦花鸡蛋、杜康美酒、蜂蜜水等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选购,一个小时不到,苏秦果业的200箱苹果被抢购一空。
原先在白水,种植苹果是当地群众主要的收入来源,然而,当地果农却总有着“收购价格波动太大,怕卖不上好价钱”的担忧。如何帮着贫困果农们找市场?双方牵头,白水苹果江浙沪营销中心应运而生。不仅仅在扬中市区设立旗舰店,还探索实行了线上线下销售有机结合的模式,通过与各大城市的电商平台联系,有效增加了群众产业收入,让全国各地人民感受“白水风味”。
结缘起步于扶贫,却不止于扶贫。开展对口协作,靠的不止是“输血”,更重要的是“造血”。今年,由我市城投公司投资兴建的白水县新大行、鼎新40MW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完工,正式实现并网发电。近年来,白水县突出项目建设,大力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一批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项目,该光伏发电项目就是成功引进的项目之一,是白水、扬中实现优势互补的见证,不仅可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税收和财力支持,而且将为促进农民增收、解决劳动力就业、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等作出巨大贡献。 (下转2版)
(上接1版)据了解,近年来,我市与白水县共实施苏陕扶贫项目55个。
从“引进一个人”到“留下一支队伍”人才结亲
扬中市与白水县千里相隔,却因为“苏陕协作 结对帮扶”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让扬中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黄良平这个南方汉子成了北方人。来到白水的一年间,他克服南北生活差异等种种困难,全身心投入到对口支援工作中,通过他手把手的指导,为白水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我总共在白水呆了一年零一天。”说起在白水的日子,黄良平一下打开了话匣子——那里经济条件落后,但是民风淳朴热情;那里医院设备陈旧,但是医生肯学好学;那里医疗条件落后,但是医患之间互相信任,相互托付……
尽管条件相对落后,但在黄良平和白水县医院外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造血式”帮扶开花结果:该院普外科腹腔镜技术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能独立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等手术;在陕西省第二届全省医疗卫生帮扶体系建设擂台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普外科顺利通过渭南市重点专科验收。
今年7月底,黄良平从白水凯旋,一个月后,白水县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小军来到市人医进修学习,白扬双方医疗卫生工作再一次紧密“融”合。
回到原来的岗位,黄良平还是像往常一样做手术、带教、门诊,不同的是,现在的他更加珍惜病患与他的“信托”关系。“在白水因病致贫户很多,他们的医生总是想方设法的为病人节省每一分‘救命钱’,细微到一分一毛,那种夸张程度让身处富饶土地的我们难以想象。”黄良平说,只有用一颗赤诚的医者心,才能让这种关系维持得长久。
在市人医,还有许多医护人员前赴后继走在对口支援的路上,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凝小爱为大爱,为了对口支援之地的卫生健康远走他乡,将健康的火种留在异乡。
千里“取经”提供“智力支撑”
去年9月,市外国语中学(分部)副校长张金花通过苏陕协作支教白水县田家炳实验中学,任副校长一职,直至今年暑期。在田家炳实验中学教学期间,她潜心教学工作,帮助田家炳实验中学制定新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促进白扬两校在教学方法、制度策略等方面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使田家炳实验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张金花其实只是众多耕耘者的缩影。这一路上,两地多部门精准对接,互学互鉴:从组团互访考察到开展专题培训研讨,从干部交流挂职到外出培训村支部书记……一路走来携手并进的手从未松开,甚至越牵越紧。
走出去,学经验;融进来,输理念。
无论是来扬中挂职的白水同志,还是赴白水交流的扬中同志,都是带着问题互相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据统计,近年来,我市与白水县互派交流干部、专业技术人才100多人次,组织招商考察活动160余批次。
□ 张欢 杨蝶飞
医疗结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