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
最近看到了一篇文章、一张报纸和一张照片,勾起了我对素未谋面、永在心中的曾祖父杨爱人先生的怀念,一些跨越半个世纪的沉珂记忆又浮现在眼前。
一篇文章是8月8日“微扬中”编发的《扬中有个“江洲五凤”,你听说过吗?》,其中就有我曾祖父杨爱人的介绍。感谢原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吴永荣耗时数月、字斟句酌写就此文,我随即以电话和面谈方式与老领导交流,提到了一些史事,补充完善其文。我年幼的时候,族中老人就告诉我,你的曾祖父是扬中写文章的五虎上将,我当时甚为自豪,老人勉励我要以祖辈为榜样,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我对曾祖父的了解也是从祖父写的纪念文章所得。曾祖父在学问、职务、对桑梓的贡献都是五虎上将中的佼佼者,正如吴文所说,参与当地文会,常常列一、二名。
天妒英才。曾祖父杨爱人生于1893年,1937年因积劳成疾,溘然长逝,年仅44周岁,彼时我父亲还没有出生。曾祖父逝世的時候,时任县长洪康燮亲自上门吊唁撰写挽联。他的不朽文章有四篇录于1945年丹阳后巷杨家埭编制的四知堂杨氏家谱中,这样的礼遇非一般人所能及。其实,我的祖父、二祖父均享年八十二、三岁,三祖父今年已经88岁仍然健在,耳聪目明,我父辈中好多人也已经年过八旬,这个家族有长寿基因。曾祖父完全是于学问穷经皓首,于工作殚精竭虑,用功过深导致英年早逝。
今天我每次读到这些经典就会浮想联翩。约一百年前,曾祖父他们五虎上将赴江南赶考,30多里路程五人同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豪情倜傥,或诗歌互答,或浅吟低唱,或笑声满怀。去时憧憬满怀,志在必得;返途意气风发,回味良久,他们的才情写满了整个乡间小道。
每每睹物思人。先生去世时家中建房尚有债务,唯一传下来的镇宅之宝就是祖父结婚时曾祖父为其打造的雕花大床。这张大床长两米有余,宽一点五米以上,正面匾额、左右边框都是一块80厘米的雕花整木,匾额上雕刻帝王将相参拜上朝的景象,可惜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红卫兵破四旧铲除了头部;左右边框和床内护栏都是松鼠之类的动物在林间嬉戏,栩栩如生,虽历经八十多年时光,表面红漆依然灼灼有光。我和风华姐都出生在曾祖父负债营造的阁楼之上,我女儿幼小的时候就喜欢在床上和这些动物一起玩耍。我家建房四次,每次都是小心翼翼地拆卸搬家,目前此床还珍藏在我家阁楼。
曾祖父盛年早逝,不留家产留家风,为后代留下了优秀的遗传基因,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三子均为教师,孙辈、重孙辈都在各行各业中小有所成,甚至出现了爷爷和孙女相隔50年都毕业于武汉大学测绘科技专业的巧事。如今我们家家小康,户户殷实,后辈足迹遍布全球五洲四海。曾祖父曾经担任扬中民报社社长,现在我也在融媒体中心扬中日报社工作,若老人地下有知,当含笑九泉。
江洲五凤的后代交往甚密。陆广谟之子陆济舟和我祖父杨芬(字春圃)、二祖父杨芳(字秋农)是同道之人。陆济舟曾经写诗赞曰“英雄有二杰,并蒂正芬芳”,刊于《扬中诗词合集》。陆济舟和杨芳在1981年-1986年左右曾经一起创办汇文誊印社,当时我正在读初中,经常在店里喝茶、借墨水,两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精诚合作,时常发出爽朗的笑声。1992年-1999年,我在三茅中心小学工作,曾经和耿益斋的女婿朱鸿儒、陆济舟的孙子陆劲松共事八年。朱鸿儒老师时常与我谈起 “江洲五凤”,他家中还珍藏着我曾祖父送给耿益斋的精美瓷杯一套,我在他家做客曾经亲眼看到这套见证历史和友谊的茶杯。
一张报纸是好友陆尊发在朋友圈的,民国22年(1933年)12月9日出版的《扬中民报》,目前分别珍藏在我市博物馆和档案馆。报纸一版上面就有曾祖父的新闻:县执委会举行第76次委员会议,出席委员张子诚、杨爱人、刘越石,录其决议案可公布如下:(一)据第五区万安乡乡长黄万秀呈组织保坍委员会,请派员指导灾情,如何办理。时曾祖父在县里主要负责农业和教育,这篇新闻见证了他的重要职责——保障江中岛县于狂澜中安然。吾祖父回忆文章中,记录了曾祖父支持抗日的有关事情,诸如抵制日货、募集抗日物资等,彰显了作为一名政府官员的民族气节。雁过留名,洪康燮和曾祖父的这一届政府确实为民做了好多善事,“扬中新闻网”中搜索洪康燮有专题介绍,三茅大港至今还在发挥作用。一张照片是《百年扬中回眸》一书中刊登的扬中县长洪康燮参加赵友培婚礼的照片。赵友培是我曾祖父重点栽培的人才,成为国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到南京中央政府工作,最高职务是民国政府中央委员会主任秘书、重庆图书馆馆长。曾祖父1937年去世,民国二十五年春(1937年)赵友培回籍,接任曾祖父任扬中民报社社长。赵友培在1936年结婚,曾祖父参加了婚礼。十年后,赵友培仍心念恩师,写下怀念文章,感谢伯乐相中并且栽培千里马,才有如此成就。
照片中前排最右边的人高大挺拔,表情严肃,似有疾病困扰,面容与我三位祖父神似。曾祖父站在后排右一。有四位男童出席婚礼是扬中风俗,预兆多子多福。三祖父杨芹出生于1933年,此时正好四岁。曾祖父身边带的一个四岁的男童会不会是我三祖父呢?我给他看时,三祖父拿着放大镜仔细端详穿越悠悠历史长河的照片。他连声说:“我父亲鹰眼狮鼻尖耳朵,很像很像。”
望知情人提供新坝镇向阳村赵友培的详细信息,究竟是哪些人参加了他的婚礼。如果能够从岁月的沉淀中找出蛛丝马迹,不胜感激。
▲ 洪康燮(后排右四)、杨爱人(后排右一)参加赵友培婚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