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友好村深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旅游+”为乡村发展赋能—— |
绿色发展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径 |
|
朱禹橦 2021-01-07 |
|
“把乡村变美,让乡愁永留”,近年来,友好村深耕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党建、经济、文化”三方面的持续优化,提升乡村风貌,并依托“旅游+”为乡村发展赋能,开辟了乡村振兴新路径。
成立“初心工作室” 搭建村民“连心桥”
“我们村的党群服务分站就建在了家门口,我们有什么困难就去‘初心工作室’,总能找到解决办法,方便得很呢!”7日,记者在友好村采访时,村民李先生止不住地夸。
今年,友好村建立了“党群服务分站”,最大限度发挥了党建引领作用,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打通了服务村民的“最后一米”。在这里,友好村设立了“初心工作室”,12名退休干部发挥余热,成为了矛盾调解员、政策宣传员。“我是个闲不住的人,退休在家没事做,正好村里给了我一个重新找回自我的机会,让我觉得自己还是被需要的,能为邻里乡亲们解决一些难事,我打心里头高兴。”退休干部顾江告诉记者。
调解暖民心,源头化解不出村。“初心工作室”成立以来,以“群众面前无小事”为宗旨,通过走访入户广泛宣传党的政策方针以及移风易俗新规,教育引导群众,弘扬文明新风,强化社区党员、居民群众 “家常式”联系,平衡民风民俗与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解决了许多难题,切实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友好村把党群服务站真正建成了党员的“加油站”、联系服务群众的“桥头堡”以及引领社会治理的“总枢纽”。
盘活存量资产 注入集体经济“新动能”
经济强不强,农民富不富,决定了高水平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质量。从负债近200万到每年收入200万,近年来,友好村敢想敢做,办了几件大事。
2014年,在负债的情况下,咬咬牙,村里贷款500万建了厂房,建成后每年租金可以收到90万元,用了三年就还清了贷款,增加了村里的稳定性收入。同时对村里的一些老旧厂房进行改造,“小厂子进院子”不仅提高了利用率,还消除了安全隐患。
友好村还积极利用集体优势争取各项政策支持,帮助村里完善基础设施。“要致富,先修路”,友好村劝说企业帮助完成村里道路的路基建设,再借助财政政策支持,出资20万完成了道路建设。依据沿江生态林的财政补贴,友好村划出400亩土地植树造林,以此增加收入60万。
不仅如此,友好村还打造了一系列培训类、主题类教育项目,建设了列车教育基地,成为镇江市党员实践课堂红色教育基地和省委组织部红色教育“网红打卡点”。随着一批批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游客来到友好村开展党性锻炼,村里的稳定性收入也有所增加。
“友好后劲足、资源足,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们接下来还会继续利用集体资产做增量。”友好村党委书记郭茂祥说。
发展红色文化 探索村旅融合“新路子”
友好村的 “宽新圩”2020年入选为江苏省传统村落。走进“宽新圩”,浓浓的红色气息扑面而来:墙面上张贴着醒目的抗日标语,广场上展示着飞机、大炮、坦克……目前友好村投入了600余万元,打造了爱国主义教育营地、渔耕文化馆、农耕文化馆、红色文化馆,并建设了初心号红船、初心学堂等十余项红色文化项目。
不仅如此,友好村以“生态引领+全域旅游”模式,走“村旅融合”的新路子,东风生态园就是友好村“村旅融合”的一大亮点。
占地160亩的东风生态园内不仅有罗汉松等名木,还精心打造了宽心驿站,驿站内植被常青,环境宜人,非常适合游客休闲度假。
不光村子变美了,村民的生活方式也随着红色旅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许跃根就紧紧抓住机遇,承包采摘园,每周爆满的游客让他的生活变得充实而又快乐:“以前大概一年收入五六万块钱,现在一年有个10万左右。”
以红色资源带动绿色产业,以绿色资源烘托红色文化,通过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促进乡村振兴。项目多了,发展好了,友好村也不忘改善民生环境。原来汪家圩片区,是村里有名低洼地;近两年,村里先后投入资金350余万元,进行河道整治、生态驳岸和低洼地整治,建设健身广场、健身路径、生态厕所等项目,让这里成为一处生态园。
□ 朱禹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