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上一条:"产业强起来我们一直在陪跑” 下一条:勇担使命 不负重托
产业强市,转型路上砥砺前行
——2021年“两会”系列特稿之一
  2021-01-18

   两会,一年一度,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发展。 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们,都有一个心中的大局:产业强市。 空中俯瞰岛城扬中,一个个项目蹄疾步稳、落地见效,我们“听到”一座成长型城市的嬗变和拔节的声音。 “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21年“两会”发出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的号召,扬中也站在了转型跨越的关键期、拐点期。 转型跨越,迫在眉睫。怎么转?“坚定不移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首位战略,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加快壮大主导产业规模,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能级跃升,全力打造具有扬中特色的地标性现代产业集群。” 强链集群 以产业谋城市之变 今天的扬中,已经形成了智能电气、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一批优势主导产业。 然而,产业发展不是“捡起来到篮子里都是菜”,加快优势产业发展,补齐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才是硬道理。将主导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带动周边产业链发展,形成“产业体系”“产业集群”,成为今年两会上众多委员和代表的“呼声”。 会场上,记者看到,不少代表都在这句话下划了横线:实施“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探索建立“链长制”,分工协作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两会上,“链长制”成为热议关键词。“当前我市产业链关联度较低,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不强,要打造成为一个承接产业溢出的 ‘集聚区’、产业配套的 ‘保障库’、要素汇集的‘枢纽港’,仍需继续努力。”政协委员彭全胜如是说。 只有找准产业链条上的断点和短板,才能针对性地强链,打造优质的产业体系。壮大产业集群,要坚定不移地把重点产业做强做大的同时,有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探索建立‘链长制’分工协作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走向未来,扬中需要产业强链。过去的一年,面对疫情,扬中创新招商方式,推出云招商,通过“不见面招商”“线上服务”等模式,网上谈、云上招,确保招商引资“不掉线”“不降温”“不打折”。 “以产业项目建设攻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千方百计扩大投资,全力加快项目建设,加快推动产业向集群化发展。”人大财经委主任毛海金说,我市的产业发展要坚持求真务实,强化实干担当。受疫情影响,我们要重振发展信心, 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促进民营 经济和中小企业向稳向好向高质 量发展,加强招商引资,人人都要 有义务和责任。 牢抓实体 以项目固城市之本 项目,项目,项目——成为两会上密集的鼓点。 2020年,我市扎实推进项目建设,蜂巢易创扬中园区正式开园,发动机、变速器、电驱动总成等项目竣工投产,智能转向、精诚工科等项目加速推进,云企智造、量子科技等56个项目开工建设。 抓项目、谈项目、找项目……扬中开放的大门越扩越宽,产业发展的脚步越来越稳。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主攻重大项目建设,切实发挥重大项目“压舱石”的作用,也要培优壮大骨干企业,深入实施大企业培育工程,培育更多“单打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 人大代表仲纪华认为,扬中未来的发展还是要围绕项目招引做文章,实实在在引进一些好的项目,用大项目促进扬中大发展,从而扩张经济总量,壮大财政收入。“扬中的发展还是要靠实体经济,我们更要多多考虑如何来抓大实体经济的发展。” 产业强市,也不能孤军奋战,必须要善于借力借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还能走得更稳。 政协委员朱秋敏提出:“要提高我市重大产业项目与城市自身的融合度,人社部门要精耕深挖各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和企业各类人才,经济发展部门要充分研究、排查本市企业的产业结构,锁定能够与各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企业配套的相关本土企业,招商引资部门要有针对性地招引一些对扬中主导产业进行升链强链的项目。” 紧盯前沿 以创新聚城市之力 育新机、开新局。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年工作目标任务要坚持创新驱动,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以创新的“先行一步”,为产业强市“添柴加火”,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更上一层”。 “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这些短词短句在两会中频频被提及。2020年,全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型企业205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0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创新的累累硕果,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能,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灵魂所在。 聚力创新引领,人才是关键。政协委员施爱珍表示,区域人才工作竞争日趋激烈,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如何利用区位优势,拓展引才渠道,扩大扬中的美誉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创业创新,同时完善甄别对拟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创业项目筛选机制,把人才选准、项目选实。 优化营商环境,是创新引领的坚强保障。新时代优化营商环境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内需潜力的需要。 “推动营商环境优化,要对标诊断、顶层设计,以营商环境承载产业资源与创新资源集聚,擦亮扬中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金字招牌’。要提高效能,优化服务,努力实现政务服务一体化办理,为企业发展和群众办事增便利。要规范执法,依法行政,提高监管效能,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监管环境。”政协委员郭波说道。 人大代表张皓玮也建议,优化营商环境要把现有的企业服务好,服务企业的项目需求和发展需求,同时也要尽量满足企业家个人的合理需求,全身心、全方位、多角度地服务企业和企业家。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37600994
位访问者
本年度:80818352 本月:5552572 今天:61935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