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个“中华慈善日”
 
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文苑
文苑  
上一条:一份沉甸甸的入党志愿书 下一条:佚名4
家谱中的恽代英
  2021-07-18

  □ 朱怀林 徐子平 在扬中家谱馆中,收藏着一套恽氏家谱。著名烈士恽代英的名字赫然在列,除世系、年表中有记载外,家族人物中有相当的篇幅介绍了恽代英的革命事迹。 恽代英(1895年8月12日—1931年4月29日),原籍江苏武进,出生于湖北武昌。恽代英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教官。恽代英在学生时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创办利群书社,后又创办共存社,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上海大学教授,同年8月被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委会候补委员、宣传部主任,创办和主编《中国青年》,它培养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遗著编为《恽代英文集》等。 1931年4月29日,恽代英被杀害于江苏南京,年仅36岁。恽代英与千千万万革命英雄一样,成长的历程印刻着家风的痕迹。天下恽姓出常州,常州恽姓源出孟河千秋乡,恽本杨氏。司马迁外甥汉丞相杨敞次子杨恽。汉宣帝时,杨恽居官有才能,廉洁清政,轻财仗义,被封为平通侯,名显朝野,擢为左曹。后因奸臣诬陷,皇上免其官职,贬为庶人。有一天适逢日食,奸臣归咎于杨恽所致。皇上听信谗言,下旨腰斩杨恽。杨恽的儿子贞道讳子冬外逃避难。于是隐姓埋名,就把其父的名改作姓,隐居于常州观音山下。卒后葬于黄山南谷穴,子孙在此落籍,繁衍生息。恽氏家风严谨,崇文重教,明礼诚信,恽氏家族世代续谱可见一斑。 明朝成化年间恽氏创谱,嘉靖三十八年己未首刻,万历十四年丙戌二修,万历二十九年辛亥三修,崇祯九年丙子四修,清康熙二十七年戊辰五修,乾隆十九年甲戍六修,乾隆五十年乙己七修,道光五年乙酉八修,咸丰九年己未九修,光绪十年甲申十修,光绪二十七年辛丑第十一修,民国五年丙辰第十二修,民国三十六丁亥第十三修。其间每届平均相隔二十九点八年。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一世一修。只有第十三修至本馆收藏的2007年续修版间隔六十年。可见恽氏文化底蕴深厚,非外族可比。历代世守家乘,及时续修,文献足征,难能可贵。 优良的家风,世代秉承的家规,使恽氏家族世代受益。恽氏也发展成为江南的名门望族。自宋至清,恽氏家族高中进士的有18人,举人44名。如宋代进士恽文,明代进士恽巍、恽釜、恽绍芳、恽厥初、清代进士恽士临、恽光宸、恽彦琦、恽鸿仪等。清初出了个大画家恽南田,还有阳湖文派创始人恽敬,著名中医学家恽铁樵,著名新闻学家恽逸群。恽氏家族中涌现出的革命烈士除恽代英外,还有恽雨棠、恽玉棠、恽剑鸣、恽剑英。恽氏家族中还诞生了中科院院士恽子强,解放军少将恽前程。 谱载恽代英的父亲恽爵三,名宗培,擅长古文,以“候补府经历”,曾断断续续在湖北一些州县府做过幕僚。像所有父亲一样,恽爵三希望他的这个儿子长大后能够持之以恒,有坚强的毅力,从而奋发努力,光宗耀祖,遂为其取名为代英,字子毅,小名叫育育。相对而言,对恽代英成长影响最大的是母亲陈葆云。陈葆云是湖南长沙人,自幼饱读诗书,颇有旧学功底,是恽代英兄弟的启蒙教师。 代英有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二。年幼的恽代英兄弟们经常围着母亲,摇头晃脑地跟着母亲一起朗诵唐诗宋词,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接受传统知识文化的浸染。 恽代英6岁时进了私塾,塾师是从江苏武进老家请的一位饱学的本家老先生,老先生主要向他们教授《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等旧学经典书本。老先生沿袭故乡的教学方法,不仅教他们识字学习,还十分注重对他们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的教养。恽代英非常尊重老师,异常好学,小小的恽代英对老师的讲解总能心领神会,一点即通,具有很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他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就学完了别人要用几年才能学完的课程。老师常说:“我在人杰地灵的武进教了那么多年书,这样聪慧的学生还是头一次遇见呢!” 兄弟们在家塾里通常要上一整天的课,直到天黑才放学。回到家,陈葆云规定晚上必须温习功课。晚饭后,兄弟们就分坐在桌子两边,高声背诵起老先生白天教过的经书文章。慈爱的陈葆云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认真听着孩子们背诵,有时还会出些题目考问他们几句。当提及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故事,兄弟们还会辩论起来,恽代英总能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正确地解答问题。兄弟们辩论时,陈葆云只在一边静静地听着,等到辩论完毕,陈葆云轻轻地说:“道理越辩越明,你们能够辩论,说明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是很好的。孩子们,你们只有把书念好了,将来才能出人头地,爷爷奶奶才会喜欢。”恽代英没有出声,却把母亲的话默默地记在了心里。 1907年,恽代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湖广总督张之洞开办的新学武昌北路小学堂。 1908年,恽代英以甲等第一名的成绩从武昌北路高等小学堂毕业。正当全家人商讨恽代英兄弟继续上学的事情时,恽爵三让陈葆云带着四个儿子速去老河口。原来,恽爵三被任命为老河口盐税局局长。但老河口并没有中学以及高等小学,恽代英兄弟们的教育成了问题。与恽爵三商量后,陈葆云决定由自己来担任孩子们的家庭教师。 陈葆云把孩子们召集在了一起,把“自省、自学、自律”作为恽氏家塾的家教原则。陈葆云先解释 “自省”,说:“孔子的学生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检查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战国时荀子也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陈葆云要求恽代英兄弟每天记日记,把自己每天做人做事、所思所想都如实记在日记中,对的就坚持,错的就赶紧改正。陈葆云接着说:“自省过后,便须自律。要能分清是非黑白,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自己管束自己,便是自律。你们要学会自律、自己管好自己,有自律不到的,也可以互相监督。你们要做到自律正人,发扬好我们恽家的家风。”兄弟四个认真听着母亲的话,谨记在心里。 在陈葆云的督导下,恽代英的日记记得非常认真、细致,给兄弟们传阅后,又送给父母亲批阅。当恽爵三读着恽代英的日记和作文时,不禁暗暗称奇。恽代英把日记作为良好的修养方法、求学方法和练习写作的方法。他在日记中开始探索人生、思考人生,认识个人责任和人生价值。恽代英一有时间就翻阅家里的藏书。《纲鉴易知录》《古文观止》《战国策》等丰富的文化典籍提供给他广博的历史知识养料,更加坚定了他“修身、立志”的决心。 正是有了这些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恽代英才得以在少年学习成才,日后挑起重担。 恽氏家族与扬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扬中独立建置前,扬中分属四府六县管辖。西来桥及八桥的部分区域划归武进县管辖。扬中是个移民城市,先祖大多来自大江南北,四面八方。近水楼台先得月,管辖方自然赢得移民的主动权。西来、八桥先民与武进人员往来便频繁得多。其中恽姓族人有不少从孟河一带迁到了西来、八桥。西来至今仍保留着恽家小圩的地名。据了解,当年恽代英祖上在西来桥还置有田产。西来桥与孟河地理位置也相近,一衣带水,仅窄窄的一江之隔。炊烟可见,鸡犬相闻。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27500 
您是本站第
433824235
位访问者
本年度:106477184 本月:12266844 今天:506201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