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UploadFiles/images/202207/Wz_Qr_Code_278125.png) |
|
![](images/2018/lm_biaoji.png) |
滚动播报 |
|
![](images/2018/lm_biaoji.png) |
头条新闻 |
|
![](images/2018/lm_biaoji.png) |
扬中要闻 |
|
![](images/2018/lm_biaoji.png) |
综合新闻 |
|
![](images/2018/lm_biaoji.png) |
社会民生 |
|
![](images/2018/lm_biaoji.png) |
热线 |
|
![](images/2018/lm_biaoji.png) |
江洲论坛 |
|
![](images/2018/lm_biaoji.png) |
公告公示 |
|
![](images/2018/lm_biaoji.png) |
专题特稿 |
|
![](images/2018/lm_biaoji.png) |
影像扬中 |
|
![](images/2018/lm_biaoji.png) |
视听在线 |
|
![](images/2018/lm_biaoji.png) |
图闻扬中 |
|
![](images/2018/lm_biaoji.png) |
文苑 |
|
![](images/2018/lm_biaoji.png) |
健康 |
|
![](images/2018/lm_biaoji.png) |
关注 |
|
![](images/2018/lm_biaoji.png) |
风采 |
|
![](images/2018/lm_biaoji.png) |
媒眼看扬中 |
|
|
![](images/2018/colpic_37.jpg) |
|
|
![](images/2018/colpic_21.jpg) |
综合新闻 |
|
|
|
|
本报讯 7月6日到15日是经开区福源村徐芹家庭农场20亩梨树的最佳采摘期,这两天,农场主耿昌明和工人们正忙着采摘、选果、包装,忙得热火朝天,“天热,梨汁水多解渴,这段时间的销量还不错,客户订购的电话火爆。”耿昌明笑着说。
走进这家梨园,一个个胖嘟嘟的梨憨态可掬地挂满枝头,果肉饱满、香飘四溢,耿昌明向记者介绍,他种的梨品种叫做“翠玉”,可以说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最新品种,特点是甜、脆、汁多、皮薄、果核小,吃起来香甜可口,“今年是种‘翠玉’梨的第四年,这也是成功引进的新品种水果之一,今年产量可达4万斤左右,每天销量都在1000斤。”不仅仅是翠玉梨,这个梨园里的“白玉”、“冠玉”枇杷也十分受欢迎,今年的产量也多达4万斤。7年前,耿昌明从化肥厂经营者转行当起“新农人”,与种植传统水果品种的种植户不一样,他决定要种就要种一些扬中没有的,“现在种植水果很普遍,常规的产品市场占有份额太大,我没什么优势,所以只有创新才能提高经济收益,实现利益最大化。”于是,带着这样一个想法,同时在农业部门的牵线搭桥下,与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采用套种的方式,成功引进了“白玉”、“冠玉”等白沙枇杷、“翠玉”梨等新品种水果,带动当地20余名村民就业。
(下转2版)
说起种植的“诀窍”,耿昌明认为维护和保养是决定果实品质的关键。“如果平时对果树的维护和下肥、绿色防控做得不到位,就有可能导致减产甚至是毁灭性的颗粒无收,所以对这方面必须要认真地对待,所以一年中会有6到9个月的时间进行技术维护,尤其是肥料的选择,采用纯有机肥辅以少量叶面肥,果实的甜度和大小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收获果实的闲暇之余,耿昌明也没有闲着,经过和专家的充分交流,今年,在农业部门的帮助下,耿昌明又“捣鼓”起了一种新型玉米,通体黑色,包括玉米芯也是黑色,营养价值大,微量元素含量高,目前扬中市场上十分少见,“如果种植成功,那么扬中人民就能尝到一种新型玉米。”他说。
(张梦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