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立新村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塑造特色风貌,打造特色文化,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内涵—— |
内外兼修打造特色田园乡村 |
|
2022-09-29 |
|
一条条平坦整洁的柏油路户户直通;一座座温馨别致的民居井然排开;一面面内容丰富的文化墙展现着文明新风尚;一个个硕果累累的果园里,果农喜上眉梢……这般村富民强、面貌一新的村落,正是全国文明村——新坝镇立新村。
立新村自2021年开展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工作以来,紧扣“产业特、生态优、村庄美、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总目标,围绕“风雅村居 美果香”创建主题,对东 圩进行高点规划,着力从发展特色产业、塑造特色风貌、打造特色文化入手,顺利完成了各项创建任务,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提档人居环境
“小河清澈见底,白鹭自在觅食,屋前有儿童乐园,屋后就是健身广场……现在处处皆美景,幸福在身旁。”近日,记者来到立新村东 圩,热情的村民肖和凤欣喜地和记者吐露她的感悟。受邀走进她家,她的小院不大,但干净整洁、清新雅致,屋前摆放的花花草草清香四溢,“村里把环境弄得这么好,我们小家也不能落后。”肖和凤笑着说。
环境是乡村的 “底色”。近年来,立新村东 圩将“美丽庭院”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围绕“庭院美”“居室美”“厨厕美”“绿化美”“家风美”五美创建标准,积极推进“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不断提升百姓生活品质。目前建成挂牌的美丽庭院占比达到70%以上。
“结合实际,我们提出了‘风雅村居,耕读人家’的创建理念,注重提升人文环境,潜移默化地提升居民的人文素质。”立新村党委书记肖胜告诉记者,在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同时,他们将杂草丛生的空地建设成了健身广场、文化广场、民俗文化馆,利用河边凉亭建有共享客厅,利用小区空地建有红枫翰墨园,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不光“面子”靓起来,“里子”也实起来,群众的生活品质越来越高。
培育特色产业
为美丽乡村“固本”
按照特色引领、三产融合的产业发展思路,立新村东 圩依托临山傍水的自然优势和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优势,重点发展高效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两大主导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立新村东 圩高效农业园位于沿江堤边,利用农民搬迁后的老宅基地复垦而建,链接周边润福家庭农场葡萄园、云标果园枇杷园、秧草基地、肖家农场蔬果园,总占地面积约800余亩。4座连栋大棚,分别种有反季节小番茄、伊利莎白甜瓜、月露瓜、红颜草莓等特色水果,实现了四季水果飘香。周边农田生态种植水稻新品种,加工成的立新香米畅销市场,环园周围的林下空地还种植黄花菜,加工成的黄花菜干成了抢手的旅游产品。“今年,我们还与江苏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为江苏大学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与江苏大学合作打造的大学生农耕教育基地,正在有序推进之中。”肖胜说道。
不仅如此,立新村东??圩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将东起梓阳园、西至蒲草 长约2公里的各个观光景点串点成线,并与周边的江苏特色田园乡村景点有机衔接,构建精品旅游线路,打造蒲草??风景区,与隔江相望的圌山风景区遥相呼应,梓阳园内“圌山夕照观赏点”已成为网红打卡点,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
如今,随着高效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农民家庭总收入明显提高。2021年,立新村集体收入37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6万余元。
挖掘传统文化
为美丽乡村“提质”
立新村东 圩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代表扬中 文化的蒲草 ,故事凄美,景色优美;代表扬中石桥文化的流芳桥历经沧桑至今犹在,古韵盎然;解放战争时期,这里上演了水上交通站、渡江侦察记等革命故事,极富红色教育意义……舞花船、打莲湘、扎风筝、玉雕、篾编、剪纸等传统习俗和技艺丰富多彩,传承至今。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离不开文化的加持与赋能。立新村东 圩深入挖掘本村历史文化,结合时代发展实际,提炼出“三立”村训,即立德为先、立业为本、立新为民,积极引导村民崇德向善、干事创业。同时深入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开展厚养薄葬、文明祭祀等移风易俗活动,自觉改正不良习惯,乡风文明明显提高,进一步擦亮全国文明村的金字招牌。
好生态厚植特色田园乡村底色,产业留住特色田园乡村人气,文化赋能特色田园乡村灵魂。接下来,立新村东 圩将以创建特色田园乡村为契机,继续发扬 “想一流,争第一,创唯一”的立新精神,努力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张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