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
万福村党委积极推动“筑巢引凤”工程,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在返乡创业、引资引智、社会治理、公益慈善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
万福村,我市一个仅有3000余人的普通村庄,自第一部《兵役法》颁布以来,已连续68年不间断向部队输送了264名优秀青年,平均每4户人家1个兵,因此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 “国防村”。
正是因为有着爱国拥军的光荣传统,使得万福村退役回乡的老兵们依然 “换装不换心,退伍不褪色”,在广袤的乡村大舞台上奉献智慧和汗水,成为乡村振兴新战场上的“尖兵”。
江苏绿岛管阀件有限公司创始人许长友就是其中一员。许长友1976年入伍,在部队大熔炉里,他自强、自律,苦练本领,次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部队期间多次获得团部嘉奖。1980年许长友退役返乡后,时刻不忘党和部队对自己的培养,迅速投身到农村建设发展中,先后担任村团支部书记、镇多经站站长等职务。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1994年,他白手起家,创办了江苏绿岛管阀件有限公司,创业初期困难重重,资金不足、缺乏技术、市场难打开等问题接踵而来,不过他都没有放弃,和工人们不分昼夜地研究产品、攻坚克难。创业初见成效后,许长友不忘曾经和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邀请他们共同创业。由于大家都有着军人般刚强的意志和勇于争先的精神面貌,企业不断壮大,产品远销全国各地,2020年销售突破了5500万元,还解决了1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致富不忘桑梓,真情回馈家乡,他先后数十多次捐助资金80万元,用于镇村道路建设、危桥改造等公益事业,多次获得了市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还荣获我市首届‘十佳优秀退伍军人’的光荣称号。”万福村党委书记范永华介绍道。
跟许长友一样,1993年退役后的朱小华没有丢掉敢打敢拼的军人本色,回到扬中开办了一家物流运输公司。创业之初异常艰辛,大小琐事全靠自己一手包办,在他的努力下公司越办越好……除了经营好公司,朱小华还在忙着一件他觉得更有意义的事情——建立拥军驿站。“一直以来我的军人情怀就很重,不仅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我的大儿子现在也是一名现役空军。2020年时,我利用自家的一间80平方米的房屋,自费了30多万元打造了拥军驿站,初衷是想让更多的退役军人有一个活动的阵地。”朱小华告诉记者,拥军驿站建成后,村里面的退役军人有了第二个“家”,大家商讨事宜、开展聚会都有了固定 “据点”,“近期,我和村里打算建造一个双拥小公园,让双拥文化深入人心,也能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在万福村,像许长友、朱小华这样的优秀退役军人还有196名,他们有的扎根基层,成为村干部,带领群众共同建设美丽乡村;有的成为活跃乡里的“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有的进入机关单位,立足本职、敬业奉献,成为行业楷模……他们在乡村土地上摸爬滚打出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也用积极回报社会的赤子情怀,展现着新时代退役军人的精神风貌。
据了解,为鼓励退役军人回乡共谋共促乡村振兴,今年,万福村党委还积极推动“筑巢引凤”工程,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在返乡创业、引资引智、社会治理、公益慈善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形成“党委牵头、群众参与、军人返乡、共同富裕”的退役军人返乡创业新局面,为促进村级经济发展汇聚新的智慧和力量。“我们立足村级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身处八桥镇高创园的优越地理位置,实施建设了‘筑巢引凤’工程,为此建设了标准化厂房10000平方米,目前,我们退役军人代表引进了一个产值1个亿的项目,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20万元,这也是看得见的、可圈可点的退役军人回到地方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亮点。”范永华说道。下一步,万福村将一如既往做好服务工作,让退役军人能够在乡村振兴的新战场发光发热,展现他们的硬核力量。
□ 张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