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
1974年2月,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
一群人行走在联合大队21个生产队的块块农田,沟沟坎坎,领头的人不时指指点点。
这群人便是联合大队的党支部成员,领头的正是刚刚上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郭克生。而立之年的他虽然清瘦,但眼神里充满自信。
1974年2月,王建平调到扬中县工作队,联合大队党支部书记的担子落到了32岁的郭克生的肩上。
以郭克生为班长的联合大队领导班子成员中,老中青三结合,有生产主任王国茂、治保主任沙圣春、政工主任钱履庭、妇女主任施兰芳、副业主任向德宏、窑厂厂长陈长荣、主办会计薛有信、民兵营长王明才等。
时光消殆,青春几轮。如今这群人中大都已经驾鹤西去,只剩下王国茂、施兰芳、王明才,而当年最年轻的王明才今年也七十有二,古稀之年了。
郭克生领着支部成员们不是在欣赏春天的风景,那会儿他们每天劳作,早上的一碗稀粥早已消化殆尽,没有吃饱的肚子里,肠胃不停地叫唤,没有欣赏春天美景的雅兴。
其实,他们是在开会,郭克生上任后的第一次党支部委员扩大会。
这是一次向贫穷宣战、改变联合大队命运的会议。
联合大队全队2400多人,土地3082亩,却只有1848亩良田。那个年代,肚子里没油水,又是重体力活,一个壮劳力一天两斤米不在话下。每年没有五六百斤米,吃不饱肚子。
江边田,湿又黏,有钱不买江边田。联合村大部分河滩沙地、高低田贫瘠荒凉,亩产不过100来斤,即便良田,亩产也不过200~300斤,“收的麦子吃不到下霜,打的稻子吃不到春荒”。
而每年雨水一多,内涝成灾,“春天苗全苗旺,夏天丰收在望,一到秋天一片汪洋”。
联合村的贫穷,曾经在扬中人尽皆知。
郭克生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上任第一天的早晨,天刚放亮,他起床一拉开门,咚,不知何时坐在他门槛上的一个人倒进屋里,吓了他一跳。
定睛一看,是村里的一位腿有残疾的村民,郭克生赶紧将他扶起来。
“这么早你怎么来了?”郭克生问。
“郭书记,我在你家门口等你起床呢!”这人说。
“哦,快请坐。你找我有事吗?”
“我家没粮食吃,断顿了,你给我家解决点救济粮吧!”
郭克生知道,这位村民爱人有羊角风,时常发病,发病时倒在地上口吐白沫。
他们还有三个孩子,村里挂上号的困难户。
“你先回去,我这就去帮你想办法。”
……
郭克生知道,正是青黄不接,岂止这样一个身有残疾的困难户,包括他这个书记在内,家家都为吃饭发愁。上面发下来的那点救济粮根本不够分配,绝大多数人家,只能靠野菜和米糠掺和点米面煮粥充饥。
郭克生觉得,共产党领导人民打天下、闹革命的目的是,让穷人翻身做主人,过上幸福生活。如今穷人翻身做了主人,但过上幸福生活还没实现,需要全体共产党人的奋斗努力。党把一个联合村交给自己,身为党支部书记、领头人,就要不辱使命,领着全体党员、群众改变联合大队贫穷落后的面貌,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过上好日子,首先得让群众吃饱肚子,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哪来的好日子过呀!
郭克生深感自己肩上责任重大。
走完全大队21个生产队的田田块块沟沟坎坎,郭克生和大家一起在地头坐了下来。
支委会议正式开始。
会议的主题,就是讨论怎么样才能让全村每一个人都吃饱肚子,尤其是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不再眼巴巴盯着那点救济粮、返销粮。
郭克生想先听听大家意见。
联合大队坐在田头的几个当家人,对全大队的情况不仅早已心知肚明,这会儿家家粮囤里都空空如也。
沙土地、高低田,本就产量很低,每年一场大雨水涝成灾,不仅是农田被淹,而且家家进水。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想出了一些办法。
“我们大队地薄,号召大伙多积点肥。”
“我们大队地处江边,江边浅滩多,发动大伙多开垦几亩江边地。”
“我们大队人口最多,上面了解我们实际困难,多向上面要点救济粮的指标。”
“有的人家不会过日子,粮食下来时猛吃,不知道细水长流,年没过就没粮了;救济粮领回家不掺野菜,几天吃完了,要让他们省吃俭用、精打细算过日子。”
……
大家绞尽脑汁能想的办法都说了。
郭克生一直在仔细倾听,一言不发。
“郭书记,大伙能想到的都说了,你有什么高见,你是支部书记,我们听你的。”王国茂说。
郭克生往远处农田望了一眼,说:“你们的办法也是办法,可你们想过没有,咱们联合村虽然有3000多亩土地,但是,却连肚子都吃不饱。是咱们联合人懒吗?肯定不是,从黄长景、王永法到王建平书记,他们哪年不带我们苦干流汗?关键是我们的命运还掌握在老天爷手里。每年涝,涝得要死;旱,旱得要命,庄稼本来就低产,每年汛期,不要说发大水,下场大雨,水就排不出去,全村被淹,土地再多,再肥,但是经不起水涝呀!”
“唉,咱们联合人祖祖辈辈天生就在这里生活,挪不动,搬不走,有什么办法呀!”副业主任向德宏一声叹息。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