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
□ 陆云
今年1月22日是农历干支纪年的葵卯年春节,即中国农历正月头一天,俗称正月初一、大年初一、新年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百节年为首,千百年以来春节一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最盛大隆重的传统佳节,人们以拜神祭祖、纳福祈年、除旧迎新等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迎接新年的曙光,期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吉祥。
转眼又到新年,我生于1965年,农历乙巳年,算起来已经过了58个新年。我记得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因为那时物质条件普遍匮乏,家里穷,一年到头只有过年才能吃到鱼肉美味,也只有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才能玩得最开心快乐。
记忆中过年母亲最辛苦,每年冬天母亲都要纺棉花到深夜,第二天仍天不亮就起床,纺的纱请“机匠”织布,过年前再请裁缝用这些布做新衣服的袋子布和里子布。印象中大多数过年,爸妈都要给我做新衣服,偶尔也会有过了年就把新衣服收起来,等第二年再穿的情况。过年除了做新衣服,做新鞋子是必不可少的,过年前母亲总是整天忙忙碌碌,挨个为我们全家每人做一双新鞋子,有时还会另外再做双棉鞋。做鞋子,先要剪鞋样,再用面糊糊骨子,戴针窝一针一线纳鞋底,然后上帮滚口。记得儿时我和弟弟都穿过妈妈做的虎头鞋,后来穿妈妈做的千层底布鞋,直到1983年春节我才穿上了自己在商场买的皮鞋,我穿母亲做的布鞋过了19个新年。
小时候的年味很浓。腊月二十四算是小年,这一天要吃豆豆饭,祭灶神,祈求“灶老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从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了,掸尘、轧米“磨雪”,洗头洗澡,准备年画春联等等。那时生产队都养了猪子,每年过年队里都要请“杀猪老”杀上几条年猪,各家各户都拿着菜篮子到晒场上分猪肉。过了小年,生产队还要“打沟捉鱼”,或是请“拴鱼的”在队里的河塘里“拴鱼”,每当这时河岸上都站满了父老乡亲,人们争相目睹一年的收成,盼望着多打些鱼,好多分一点回家过年。
除夕,俗称“三十晚上”,也称“大年三十”,是过年的重头戏,家家户户上午都要忙着贴对子,挂灯笼,敬祖宗,吃团圆饭,裹“扁食”包饺子;夜里吃了年夜饭,放炮仗,守岁。
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至此旧岁而除,人们迎接新年的曙光,另换新岁。我小时候三十晚上爸妈总是一大早就起床,妈妈先打好了“浆糊”,让爸爸贴年画、春联和“金钱”,然后她开始忙着煮中饭。后来我参加工作了,我贴年画,爸爸贴春联和“金钱”,记得爸爸细致而周到,贴春联和“金钱”时总要拿个尺子量着贴,爬高上低地左看右看,高矮、间距,都计算得很精确。我贴年画,他也会跑来跑去,“指挥”我这个贴在前面,那个贴到后面。儿时三十晚上一入夜,妈妈就开始张罗我和弟弟过年穿的新衣服了,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一一安排得井井有条。记得那时,我和弟弟都把明天要穿的新衣服,放在枕头边上,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兴奋激动一晚。第二天一早,就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服、新袜子、新鞋子,急于出门迎接新年的曙光。
唐朝诗人尚颜在《除夜》中写道:“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意思是大年三十晚上四更之后,就是初一凌晨了,人们都增添了一岁。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诗《元日》是新年诗词中最为出彩的,一直为人们千古传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精美欢快的诗句让人们仿佛看到了古人除夕夜燃放爆竹辞旧迎新的热闹场景,听到了古人新年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的欢声笑语。诗的最后两句,为我们展示了古人千家万户在初升的太阳照耀下,纷纷取下旧桃符(门神)换上新桃符的喜庆忙碌身影。
过了大年三十,人们迎来了新年的曙光。拜年也是人们延续了千年的风俗习惯,新年一大早,家家户户都会喜气洋洋地打开家门,父老乡亲,街坊邻居都会穿上新衣服串门拜年,拜访看望长辈,送上新年祝福。大家聚在一起侃侃而谈,嘘寒问暖,追忆往事如烟,憧憬新年美好,格外热闹亲切。
春节历史悠久,蕴含和凝聚着深邃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底蕴,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于春节有着不同的庆祝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年俗和年味。王安石当年新年诗词里浓浓的年味和乡土气息,从宋朝回荡到了今天,一直千古传颂,春联也从遥远的时空转换成了如今的一张张大红“福”字、金色的“招财进宝”和各种各样的灯笼、灯饰、中国结等精美挂件饰品。现今的年味虽然少了过往的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和夜空璀璨的烟花,但人们对新年的祝福和美好期盼丝毫未减,新的电话、短信、微信拜年和饭店聚餐等新的年味方兴未艾。慎终追远,礼敬祖先,敬老爱幼,凝聚亲情,除旧迎新,拜年祝福,普天同庆,仍是过年的主旋律。
让我们一起迎接新年的曙光,共祝新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