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
□
范选华
我常常问自己,心中的远方到底有多远,是海的那边,还是南山之巅?是风的故乡,还是天之云端?直到槐花香飘的四月,行走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我才知道,远方就在我心的边沿。那撼动人心的场景和瞬间,虽远隔万水千山,却近在尺步之间!
苹果
暮春初夏,风拂林皋湖,花香苹果园。
白水,一个盛产苹果的地方,因为苏陕合作,与扬中结下了不解之缘。扬中慈善总会资助了白水83名贫困学子,让我们有幸来了趟“说走就走”的陕西之行。
慈善助学仪式结束后,我们驱车来到林皋湖畔,去参观新农田果业公司的苹果园。夏初的苹果园,花已到末期,果尚未成型,此行于我而言,变得有些黯然。因为,这次去白水最初的愿望,除了去趟没去过的延安,就是想看看从未见过的苹果花。
我们到白水的那夜,风可劲地吹着,沙尘漫天,预示着第二天找寻苹果花将变得更难。参观途中,同伴们爬上公司楼顶看果园全景,我跑到树丛里去找苹果花。也许是感念我们长途跋涉的辛劳,抑或是植根黄土地的坚韧,在落英缤纷的苹果地里,我们不仅看到了怒放的一簇又一簇的白花儿,还发现了粉黛色少女害羞般的花苞儿。
了个心愿、不负此行而心满意足的我,坐在去林皋湖的车上,突然想起关于苹果“前世今生”的故事来。
十几年前去辽宁锦州考察社区建设,参观过辽沈战役纪念馆。依稀记得纪念馆里有一面 “仁义之师”的锦旗,说的就是苹果“前世”的故事。那是辽沈战役期间,锦州乡间的苹果已经熟了,行军路过的解放军战士虽然饥渴难耐,却一个都没有摘,当地老百姓感怀人民军队铁一般的纪律,给部队送去了“仁义之师”的锦旗。毛主席听说这事后,感慨道:“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小小的苹果,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人心向背。
如今,苹果已经成为陕北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为了成就这样的希望和梦想,果农们不仅要付出十二分的辛苦,疏枝、打药、套袋、施肥,更让他们焦虑的是,苹果要有个好收成,还得看天,因为苹果盛花时怕大风,挂果时怕冰雹。
解决农民们的 “烦心事”,就应该是干部们的“头等大事”。陕北的苹果,一直让习近平总书记牵挂于心。清晰地记得,2015年春节前,习总书记重回梁家河村看望乡亲们,特意坐上越野车去看山梁高处的苹果园,临离开时嘱托大家,“一定要坚定地把苹果产业抓下去”。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总书记率领政治局常委去了延安。延安之行,总书记再次走进苹果园,同现场采摘的果农亲切交流。总书记说:“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
苹果“前世今生”的故事告诉我们:从打江山不从人民索取一毫,到守江山只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一代一代共产党人风雨前行,一直在坚守初心,一直在践行初心,一直与人民心心相连。
《再回延安》
挥别林皋湖,我们一路向北。高速公路在层峦叠嶂的山间穿行,路旁最多见的高大挺拔的白杨,白杨花伴舞着轻扬的沙尘,让高挂天空的太阳变得有些血红。
一路上,我们挂念最多的是,能否赶上网红打卡剧《再回延安》的演出。疾行进城,无心赏景,我们直奔红街,《再回延安》已经演完第一幕。循着音响发出的轰鸣声,我走进了《再回延安》。
进入剧场,我才发现剧场居然没有座位席,中间、四周乃至空中都有道具和置景。这里也没有固定的舞台,随着演出灯光的投射,演员和场景时而出现在前方,时而出现在后面,时而在中间的台子上。置身其中,看着剧中场景和演员在身边表演,听着近在咫尺的台词和解说,仿佛自己就成了剧中的一个角色。看完演出,请教“度娘”,才知道这叫沉浸式体验情景剧。
《再回延安》,以老红军刘宝顺的日记为线索,从一个普通士兵的视角,用倒叙的方式讲述故事。刘宝顺的孙子刘念发现了爷爷的日记,根据日记中记录的红旗班感人故事,再回延安,寻找当年长征路上英雄的足迹。20岁的刘宝顺经过长征洗礼,到了延安成为一名英勇的八路军战士,他和战友们在《黄河大合唱》的旋律中,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战斗。
一间记忆的博物馆、一簇燎原的星火、一条漫漫的长征路、一面不朽的旗帜……《再回延安》的四幕精彩演出,将中国共产党从长征过雪山草地到北上延安抗日的党史,用极具戏剧张力的感人故事和全新的沉浸式艺术表现形式展现给我们,用当代人的视角,将延安的红色文化赋予时代的活力,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红色文化与历史。
或许我是个感性的人,观看《再回延安》,我多次潸然泪下。而让我特别感动的是,剧到尾声,当所有人包括抱在手上的孩童仰望并伸手触摸那面从天幕徐徐而下的巨大五星红旗时,我和许多观众一样,彻底泪崩了。这时,剧场里每一个人仿佛就是一道光,一个火把,一个参与历史书写并将其传递下去的人。走出剧场,刘宝顺那句台词始终萦绕耳边,“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再回延安》堪称经典。沉浸于体验红色文化的魅力,摆脱了“宣教式”被动接受的尴尬,通篇没有说教,不讲什么大道理,只有平实又坚强的一个个战士,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着最强悍斗志。正如《再见延安》总导演丛明玲所说:“观众走进剧场时,不仅仅是一个观看者,更是一个亲历者,当他走出这座剧场时,便成为一个传承者。”
窑洞
“再回延安,回到理想丰饶之地;再回延安,回到精神崇高之地;再回延安,回到激情燃烧之地。”
延安,革命圣地。这里凤凰山、枣园、杨家岭的窑洞里,曾经住着共和国的开国领袖们。时间关系,下了宝塔山,我们只参观了杨家岭。杨家岭的窑洞前,至今保留着毛泽东主席种过的一小片菜地。也许是要还原当年的生活,我们去的时候,菜地里依然种着主席爱吃的辣椒苗,在春末的暖阳中蓬勃地生长着。
1947年3月,胡宗南占领延安城后,蒋介石对胡宗南的“胜利”十分欢喜,踌躇满志携带夫人以胜利者的姿态“秘访延安”,他要亲眼看一看共产党首脑办公和居住的地方。面对贫瘠、苍凉的延安小城和这些原始、破烂的窑洞,蒋介石感到十分震惊,他无法想象,指挥着千军万马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国军作战对抗的共产党“头头们”,就住在这样简陋的地方,他感叹不已,连说“难以置信”。他问随行的胡宗南等人,毛泽东何以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保持着旺盛的斗志?中共何以发展壮大成了现在这样的力量?毛泽东怎么指挥着军队在全国的战场上与政府军对抗?又是怎么在这样破破烂烂的桌子上写出既尖锐犀利而又慷慨激扬的文章?随行的人根本答不上来,也不敢回答。蒋介石走出窑洞,看到院里树下有个石凳,旁边还有台架着棉线的纺车,纺车前的菜地里还有几根扎着的白菜。胡宗南介绍:“延安物资匮乏,共产党都是自己纺纱用,自己种菜吃!”蒋介石似乎看到了国共两党的差距,摇了摇头,五味杂陈地走出了院子……
可能,蒋介石至死也没能找到答案。其实,答案很简单。朱德总司令在他六十岁生日时赋诗云:“历年征战未离鞍,赢得边区老少安;耕者有田风俗厚,仁人施政法刑宽;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陕北齐声歌解放,丰衣足食万家欢。”“只见公仆不见官”就是蒋介石要找的答案,也是“天下人心归延安”最核心的注解。
在美国记者斯诺的笔下,延安的公仆们是如此的朴素、如此的奋发向上。财政部长林伯渠,身穿一套褪色的制服,红星帽的帽檐软垂,慈蔼的眼睛上戴着一副眼镜,一只腿架已经断了,用一根绳子系在耳朵上。
在斯诺夫人海伦的眼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有着新思想、新精神,且在开辟着新天地。她发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奥秘——在中国共产党内,一个人社会名望的上升和降低,与自己生活标准的能力(在低标准情况下仍能保持工作效率不变)正好成正比例。能以最少量的物质维持生存,这就是精神富足的体现。
在延安的窑洞里,还有一次昭示人心向背的宴请。1941年,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团回国慰问考察。当时前方吃紧,在山城重庆,蒋介石以山珍海味招待他,据说花了800大洋。到延安后,毛泽东请他吃晚饭,桌上只有白菜、咸萝卜干,外加一碗鸡汤。这鸡汤还是邻居老大娘得知毛主席有远客而特地送来的。饭碗里盛着一个政党的本色、装着民心所向。也许,就是那顿饭,让陈嘉庚看到了国共两党的差别,他盛赞延安“其领袖及一般公务员,勤俭诚朴,吃苦耐劳”,由此断定“国民党政府必败,延安共产党必胜”。一个政党的最高领导人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人民还有什么理由不拥护,还有什么困难战胜不了呢?
当年,毛泽东、朱德率部上井冈山后,国民党曾派人对他们进行游说,许诺高官厚禄。毛泽东坚定地回答:“我们指挥红军的都是革命的公仆,我们战斗为的是解放工农。”公仆,多么朴素的称谓,多么深厚的情怀。正因为延安的“只见公仆不见官”,才让人们感到延安是“向着光明的、有希望的、上进的新中国的发祥地”。
延安广场,矗立着一块巨大的雕塑《理想的召唤》,铭文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了实现抗日救国理想,四万多来自不同家庭不同阶层的爱国青年跋山涉水奔赴延安圣地。”1938年,柯棣华率印度援华医疗队赴延安途中,看到崎岖山路上一队队奔向延安的人流时,不禁赞叹道:“奇迹,奇迹。这简直是奇迹!这是20世纪中国的耶路撒冷!”
至今 “天下人心归延安”的壮观景象还被许多人当成“谜”,这个谜被美国教授莫里斯·迈斯纳在 《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中非常精当地予以了解读,“延安时代给胜利者留下了一种革命斗争的英雄传统,这就是神圣的延安精神和延安作风”,这是“一种能为未来提供模式的活生生的革命传统”。
我去的那天,杨家岭的窑洞,被清纯甜润的刺槐花香浸润着,一群戴着红领巾的孩子行走在这些窑洞间,探索和好奇写在他们的脸上,敬佩和坚毅也写在他们的脸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