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综合新闻 |
|
|
|
|
五月,万物奋力生长,一切都充满希望。5月18日,在我市,一座以“鱼”为主题的博物馆经过近900天的“孕育”“诞生”了,它的“呱呱坠地”为这座江洲岛城再注入一丝生气,也让这里的地域文化氛围更加浓厚起来。
建设理想中的地域博物馆
“大型艺术装置《休》”“近乎一米的鱼纹砖墙”“1亿至2亿年前的鱼化石”……走进位于我市渔业园区内的鱼文化博物馆,浓厚的历史和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看着眼前这个镇江地区首座以“鱼”为主题开馆的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该博物馆规划、策展设计者陈履生略显激动。“这座博物馆是按照我的理想去建设的,我的想法就是把这座博物馆镶嵌在扬中这座岛上,成为与四面环江的江水相连、与四面江水中鱼相结合的这样一种独特的博物馆。”
2022年年初,陈履生接到了建设我市首座鱼文化博物馆的任务。“这次设计最大的不同在于博物馆的建筑主体是已经存在的,如果把博物馆建设比作作画,那么,毫无疑问鱼文化博物馆属于改画。它不是一张白纸,在原有的画面基础上再去创作,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陈履生说,在建设初期,这座博物馆用“鱼”还是“渔”就引起了不少人的争议。不少人认为不该用“鱼”而是“渔”。“‘渔文化’讲的是捕鱼打鱼跟渔业生产关联的‘渔’,而‘鱼文化’是指自然生态中的‘鱼’。所以,这座博物馆的内容是一种文化形态而不是一种生产形态。”
他认为,扬中作为一座江岛,渔业资源丰富,依托于河豚文化艺术节,扬中美味的河豚、刀鱼、鲥鱼一直备受岛内外公众的喜爱。现在有了鱼文化博物馆的加入,游客来扬除了味蕾上享受,还有了文化大餐,这对扬中的农文旅来说会是加分项。
海量“鱼”元素齐聚更有看头
在采访中,馆内海量的“鱼”元素呈现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在大堂,名为《漏网之鱼》的大型艺术装置寓意为:在当前长江十年禁捕政策下,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呈现恢复向好趋势的一种状态。陈履生告诉记者,艺术装置《漏网之鱼》不单单是自己一个人的作品,而是具有参与性、多方合力的成果。“这件作品中的网具是由扬中农业农村局综合执法大队收缴的,再由我市崇德小学志愿者学生搬运至此的,也体现了当前长江十年禁渔下,各方对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支持。”
该艺术装置中鱼形图案原型均来源于一墙之隔的鱼纹砖墙。他说,“一般来讲,展陈方式是在砖的旁边放一张拓片,形成一个对照。但这次我们采用了一面是鱼纹砖一面是拓片的这种展陈方式。一方面基于我们拥有这么大面积的墙体,另一方面是想让受众有一次不一样的参观体验。”据了解,鱼文化博物馆内的鱼纹砖一共有800块左右,有上千年的历史,是陈履生从各地收藏而来。
此外,馆内还有含有鱼元素的饼印木模、陶器、竹器、标本、化石等上千件藏品。“我们除了小部分藏品是扬中本土的之外,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其他地区。我们希望能在一个彼此的相互关系中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这种深厚的底蕴。如果没有一定的数量,可能就不能反映这个品类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的文化内涵。”陈履生说道。
挖掘文化资源培树文化自信
问及为何开馆日要选在5月18日,陈履生回答,因为每年的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 “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这也很契合鱼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初衷。
他希望通过研究鱼文化的历史,以及中国历史上有关鱼的艺术品的表现等,让我们扬中的后代了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已有的文化资源,当中也包括自然资源给予我们祖祖辈辈的滋养,通过这样的教育把地域文化传统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
他告诉记者,扬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建立起了不同品类的专题博物馆,对于当地的文旅事业,对于扬中人培养和树立文化自信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未来,当扬中学子学成回到家乡,亦或是将来功成名就之时,谈论起我们本土的一些博物馆,他会谈到对他的人生影响力。
对于此次建设的鱼文化博物馆,他说,开馆只是一个起步,后续还会开设体验区,让中小学生到这里来了解不同鱼的生长过程。同时,去开展相对应的一些活动、画展等。“我们用自己的力量去建设挖掘文化资源、搞文化建设,来实现我们的当地文化事业发展的飞跃,这些都是我们在新时代的一种机遇。” □ 赵紫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