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专栏 |
|
|
|
人大专栏 |
|
|
政协专栏 |
|
|
法治扬中 |
|
|
扬中人医 |
|
|
党员承诺 |
|
|
党建工作 |
|
|
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 |
|
|
|
|
|
|
人大专栏 |
|
|
|
|
□ 范选华
前几天,张强先生在《江洲春潮》里连续发表了两篇文章,张先生引经据典,探讨猪油在扬中话的语境下那两个字到底怎么写。写成“脂油”,抑或“彘油”,读来不禁莞儿。我写过《好吃不过圆子》,把猪板油用白糖腌制做馅的圆子称为“脂油圆子”,当时我也没有考究,扬中话语境里这“脂油”两个字写得到底对与不对。远在宁夏白银的兴隆中学学兄“南风”对这个问题也颇感兴趣。他在扬中博物馆陆尊先生的朋友圈留言道,猪油亦可写为“滋油”。
他认为,扬中方言有一个显著特点,是用形象来指征事物本身,猪油在锅中熬制时发出“滋滋”声响,故以“滋油”呼之也未尝没有这种可能。
在上海和苏锡常等讲吴侬软语的人那里,“猪”与“脂”“彘”“滋”皆是同音,把“猪油”念成“脂油”“彘油”或者“滋油”,勿论音或意,貌似都说得过去。而扬中本土话属江淮官话(通泰片),扬中话里的“猪”与“脂”发音不同,为何习惯上还把“猪油”说成“脂油”呢?
我找到了可能是相对合理的解释。
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在解释 《礼记·内侧》时说:“脂,肥凝者,释者曰膏。”唐代孔颖达疏:“凝者为脂,释者为膏。”《本草纲目》载:“凡凝者为肪为脂,释者为膏为油。”换言之,猪油液态称之油,固态谓之脂。由此看来,把“猪油”写成“脂油”是有出处的。
其实,把猪油写成“脂油”“彘油”抑或是“滋油”,都有些道理。只是提到“脂油”这两个字,我们可能就会一下子浸润到那丰腴浓郁的油香里,慢慢回放起“脂油时代”的桩桩往事。
我们小的时候,扬中人难得有钱称肉买鱼,家里办大事、敬祖宗、招待客人才舍得上趟街,买点鱼肉。与现在人买肉爱挑瘦的不一样,那时会过日子的农村妇女买肉一般都是选夹精夹肥的五花肉。这五花肉既能直接烧成红烧肉上桌,也可以榨出荤油后,再与其他素菜搭配使用,端上桌也算一个“大荤”,这既满足了有荤菜上桌的“面子”,又落了一小碗脂油可用的“里子”。
家里来了客人,如果不用五花肉做菜待客,还有一种更简单而不失礼节的做法,就是称一块 “肥啪啦子”(扬中话,意为大肥肉)。“肥啪啦子”不但能榨出比五花肉更多的荤油,那外焦里香的“副产品”脂油渣子更是妙用多多。扬中人家里来客人,大多喜欢吃扁食,早上起来还要包圆子。扁食菜和圆子馅无论选用哪种菜蔬,只要把脂油渣子剁碎入馅,那焦香裹挟着菜鲜,满口生津,回味无穷,主人忙得起劲,客人也吃得欢心。
我的印象里,“肥啪啦子”榨出来的脂油渣子尽管香脆无比,但还不是很“正宗”。“正宗”的脂油渣子应该是用猪板油和猪“花油”熬制出来的。
猪板油,扬中人一般称之为 “板子油”(现在说人胖,还笑称“你板子油厚呗”)。小时候,扬中人过年都要杀猪。杀猪时,烫猪刮毛,气筒打气(也有杀猪的用嘴吹的),待猪慢慢鼓起,倒挂在梯子桄上,开膛剖肚,猪“下水”哗啦啦一下子垂挂下来。这时你会看到紧贴在猪肉壁上,那白洁滑腻的一大片油脂。只见那杀猪的“呲啦呲啦”三下五除二徒手扯将下来,用几根清理过的稻草缠成的细绳扎好挂起,这就是“板子油”。养猪的农人大多舍不得把整块“板子油”留了自用,只是让杀猪的砺下一小块,与“花油”一起,熬成脂油,备过“三春”。
“板子油”在扬中人眼里,属于“贵族”,出油量大,油渣却少,熬制出来的荤油清亮透彻,不带一丝杂质,凝固后温润宛若白玉,古人形容美妇人“肤若凝脂”,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说,“板子油”是“阳春白雪”,那“花油”就是接地气的“下里巴人”。
“花油”,扬中人也有称之为“网油”“水油”的,是“傍”(扬中话音,意指紧紧粘在)在猪大肠等内脏上的油脂。相比“板子油”,品质自然逊色很多,价钱也不及“板子油”贵,但如果熬制得当,油香却浓过“板子油”。所以农家过年杀猪时,留得比较多的还是 “花油”。熬制“花油”时,放几丝姜片、几颗花椒,可以去异增香,那油凉透后白里透黄,润香无比,于贫苦农家来说,用它炒出来的菜也算是 “山珍海味”了!
“花油”之所以让我记忆如此深刻,不仅是因为它是那个年代脂油的主要来源,还在于“花油”熬成的脂油渣子那独有的脆香。刚滤去荤油热腾腾出锅的“花油”渣子滋滋作响、香气四溢,取出一块哈着气送到嘴里,对几十年前的儿童来说,绝对是高档享受。“轻轻一咬,‘咔嚓’一声,天崩地裂,小小一团猪油像喷泉一样,猛地激射而出,芬芳四溢……”新加坡女作家尤今对猪油渣子的描写可谓生动异常。
说完脂油“从哪里来”,我们不妨再说说脂油 “到哪里去”。
记得我们小时候,每家碗橱里都有个“脂油钵子”。我家那钵子是豆绿釉的,肚大口小,过年杀猪留下来的“花油”熬制出的脂油能将其盛满。尽管有这么多脂油,母亲用起来还是“小气”得很,下面条吃馄饨、烧青菜煮萝卜,都只是挖上小小一块,为的是增添一丝肉香。那油留着,等着待客,更为了我和姐上学带菜。农家孩子中午在学校带饭,铝制的大饭盒里套小饭盒,大饭盒蒸米饭,小饭盒里装的是搭饭菜,菜蔬自家田里有的是,但缺的是荤腥。于是脂油派上用场,山芋丝加上大蒜叶子,用酱油冲泡,挖一调羹脂油,鲜香爽口,下饭得很。尽管这样的午餐组合让我现在看到山芋就倒胃口,但那个年代却饱含着父母对我们深沉的爱,毕竟脂油钵子里的脂油他们没舍得吃一口。也正因为如此,“三春”一过,天气越来越热,那时没有冰箱,为防止脂油变质,就要用大海碗盛上水,把脂油钵子放进去,就是这样,那脂油时间长了还是有一股“蒿麻味”。
许多年岁如我的扬中人,说起“蒿麻味”,有点模糊,想不起来了,但对香滑的脂油拌饭却是记忆犹新。新大米上场,喷香出锅,撒上一点盐加一勺脂油搅拌,顷刻油光可鉴,活色生香,不用任何菜肴,呼呼啦啦地一口气吃完。正如香港美食家蔡澜先生所言,“那碗猪油捞饭,在穷困的年代中,是我们的山珍海味”……
时代在变迁,饮食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脂油和脂油渣子也由“辉煌”走向没落,渐渐退出了“现代”餐桌。但扬中人似乎对脂油情有独钟,炒青菜、烧秧草乃至于烹饪河豚刀鱼,没有脂油就像失去了灵魂。在我家里,尽管妻也倡导所谓“健康饮食”,但烧冬瓜汤、丝瓜汤、豆腐汤时,也要放入一小块脂油,那味道绝不比老母鸡汤差多少。
据《清代宫中膳食》记载,乾隆皇帝吃遍世上珍奇,但他的御膳食材中,却有每天用“猪油一斤”的记录。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卷“豕”中“脂膏”(即脂油)入药居然多达二十九种。一些当代营养学家也建议,用一份动物油、两份植物油配成 “和谐油”,可以取长补短,而且脂油还有补虚、润燥、解毒等特殊功效。
由此看来,食用脂油和脂油渣子影响健康是个 “伪命题”,而“放弃脂油会导致国人健康每况愈下”也是唬人的。只要荤素搭配、合理饮食、坚持锻炼,脂油还是可以吃一点的,脂油渣子更是可以物尽其用!不然的话,我们就很难体验脂油给舌尖带来的经典体验,而抛弃那香气浓郁的脂油渣子也就无异于暴殄天物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