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新治村积极发挥档案资政惠民作用,为基层治理增光添彩—— |
乡村档案赋能乡村振兴 |
|
2024-06-18 |
|
乡村档案,不仅关乎乡村记忆存续与传承,也关乎乡村振兴发展。近年来,新坝镇新治村积极发挥档案资政惠民作用,走出了一条档案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治之路。
档案赋能基层治理
铺就“和谐之路”
“怎么能按现有人口分配呢?应该按二轮承包时的土地进行分配!”“不对不对,应该按人田各半分配!”……如何进行土地本金的分配,新治村东区12组的村民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
原来20多年前,一企业因发展需要征用了该组部分土地,村民便将本金暂存企业,每年拿利息分配。但因种种原因,该企业多次转让,在2022年再次转让时,12组决定拿回本金。在分配时,各家各户打起了“小算盘”,从而引发了矛盾。
事情闹到了新治村村委会。村里召开了组代表会议,商议确定了按1998年二轮承包土地分配的方案。新治村村干部通过查阅档案找到了当年承包的原始资料,最终协助12组顺利完成了本金分配。
一份档案,解决了分配难题,化解了村民矛盾。而这,正是新治村档案工作助力基层治理的一个小小缩影。目前,新治村已形成农业类、工业类、基建类、凭证类、声像实物类等档案880卷4926件,有了它们作为重要凭证,很多的矛盾化解有了方向、有了依据、有了效率。新治村连续多年实现矛盾“零上交”,和谐了乡风、凝聚了民心,夯实了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
档案赋能文旅融合
点亮“幸福之路”
档案,是历史的留痕和见证;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近年来,新治村坚持以“档案+博物馆”为驱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以文化之光点亮群众的幸福之路。
“这是竹制的碗橱,以前没有冰箱,饭菜都摆放在这种橱子里,通风、透气又卫生”……在竹器博物馆,一位妈妈正给她的孩子讲述着竹器的故事。这些与夏日纳凉相关的竹器已远离现代人的生活,已然定格为历史的画面。而陈履生博物馆群之竹器博物馆与过去夏日有关的竹帽、竹枕、竹席、竹床、竹椅、水葫芦、菜橱等6000余件藏品,则静静地述说着过去的故事。
“乡村博物馆的一大特点就是自然与文化结合。”2016年从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任上退休之后,陈履生希望做一点能够显现出家乡实力的文化项目,而新治村也一直致力于挖掘档案的历史文化价值。理念的契合促成了市级首家乡村博物馆群2019年落户于此,不仅留住了乡愁,也带动了新治的旅游发展。
近年来,新治村不断发挥博物馆的“磁吸效应”,建有党史学习教育馆、永青剪纸体验馆等,一个个场馆让一件件尘封的档案“动”起来、“活”起来,不仅为人们搭建了接续历史文脉的“记忆空间”,还夯实了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激发出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强大动力。
档案赋能村级发展
走好“振兴之路”
新治村是2012年由3个村合并而成,面对3个独立村,变为一个行政大村,村党委书记马军感到压力倍增。“一些情况还不是很熟悉,只能靠翻看历史档案了解村情。那时候,我们就意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新治村坚持高标准建档。对标示范档案室,按照规范、实用、安全原则,对档案室进行升级改造,配备防磁柜、温湿度计、吸尘器等必需设备,实现防盗、防光、防火、防潮、防虫等管理要求。同时,配齐档案整理用具、内外网计算机、复印等办公设施,做到随手归档。建好更要管好,新治村始终把规范化当作档案管理生命线,建立书记直管档案、各人负责本条口档案、档案员履行具体职责的“三位一体”责任体系,并完善文件材料整理归档、档案保管、鉴定销毁、保密、借阅等制度,使档案管理有章可循。2015年,新治村创成省“三星级”档案室,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
“现在不仅纸质档案齐全,电子数字化档案也实现了规范化,查阅资料都可以在电脑上完成。”新治村村干部王以诚表示,档案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也正是新治村不断发展、全面振兴的最好体现。
档案存记忆,历史鉴未来。如今在新治村,村两委的工作重点放在哪里,档案工作就跟踪服务到哪里,未来新治村将始终牢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宗旨,以高质量的档案工作,不断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能添彩。
□马军 张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