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扬中要闻 |
|
|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
群众盼点@一“习”话 |
|
2024-07-04 |
|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各族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把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凝聚到一起,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举。
——摘自习近平2024年6月19日至20日在宁夏考察时的讲话
一句话点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扬中市牙古面馆老板 马牙古白(东乡族)
今年是我来扬中工作生活的第6个年头了,我们一家也慢慢地融入了这座城市,我为参与建设美丽扬中感到自豪。
五一村党委书记 戴海旺
发挥“红石榴家园”阵地作用,讲好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市统战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 施鑫
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丰富我市“江洲同心·石榴情”民族工作品牌内涵,努力提升各民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群众说出一“习”话——不管是创业、生活还是教育等问题,周围人都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在扬中,我们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当初是姐夫告诉我扬中好,我就来看看了,现在觉得,果然没来错。”马牙古白是来自甘肃的东乡族同胞,2018年跟姐夫来到扬中,短暂的“考察”后,更加坚定了他要和家人留下来融入这里的决心。
2019年,马牙古白与家人正式定居扬中,开了一家兰州拉面餐馆。起初,生意十分红火,然而,2020年疫情原因,店铺的客流量骤减,收入也急剧下降。马牙古白一家面临着沉重的经济压力,房租、食材成本等各项开支像一座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马牙古白一家几次感到心力交瘁,想要把店铺转让回老家。身边的朋友邻居得知他们的想法后,纷纷赶来劝说,让他们再坚持坚持。大家的鼓励给了他们坚持下去的希望和勇气。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孩子的同学、邻居、朋友成了小店的常客,他们还带着家人、朋友和亲戚来支持他们的小店。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店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渡过了难关。
“刚来扬中的时候,孩子还有点不适应,但是扬中的老师和小朋友都非常友好,他们也很快地融入进去了。”马牙古白有两个孩子,如今大儿子在崇德小学就读,成绩优异。两个小朋友都有很多小伙伴一起玩耍,马牙古白告诉记者,孩子脸上的笑容是他们对扬中生活最好的诠释。
群众说出一“习”话——党建引领,搭建阵地平台,以惠民为根本,促进大融合。
走进位于五一村的扬中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厅,入眼一幅《石榴图》震撼人心,56颗石榴颗颗饱满,又形态各异。“画中的石榴代表着我国的56个民族。石榴里面有很多籽,它们紧紧地抱在一起,我们各民族也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五一村党委书记戴海旺介绍。
五一村位于新坝镇东北角,现有汉族、苗族、土家族、傣族等7个民族。近年来,五一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获评第三批江苏省“红石榴家园”,引导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五一村统筹整合资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道德讲堂”等阵地平台,打造“红石榴家园”“红石榴”文化广场、五一村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集村务公开、社情民意调解、新时代文明实践、村民文化学习、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将民族团结政策知识嵌入乡村环境、融入百姓生活。
据了解,五一村探索“党建+民族团结”工作模式,将民族工作融入基层党建和网格化管理,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实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开展“矛盾同步解决,困难同步慰问,权益同步维护,节日同步走访,孩子同步对待”“五个同步”工作,商讨决议有关村民困难帮扶、就业等急事难事。开展 “读书分享会”“红色观影”等系列活动,举办“我们的节日”文艺演出,组织“七彩童年缤纷暑假”青少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各族群众争做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夯实社会和谐稳定基础,让群众共享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实践落点对应群众盼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各民族优秀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市统战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施鑫告诉记者。
近年来,我市打造 “江洲同心·石榴情”民族工作品牌,实施“三同三更”工作模式,即“坚持政治引领筑同心,构建更为完善的治理体系;坚持规范提标聚同力,打造更为坚实的基层阵地;坚持暖心服务促同行,建设更为和谐的幸福家园”,创成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家,省级“红石榴家园”精品单位1家,省级“红石榴家园”2家,大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宣传活动,依托本土文化资源,拓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阵地,将陈履生博物馆群、扬中市博物馆纳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基地,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族群众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
下一步,我市将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探索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扎实推动全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 丁冯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