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
□ 张淑兰
当瑟瑟的秋风送来丝丝凉意的时候,母亲又要晒干菜了。早些年,因为冬天吃不到新鲜的蔬菜,母亲会在秋天晾晒各种各样的干菜,以备冬季食用。那时候物质匮乏,母亲用晾晒的干菜丰富了我们的饭桌,如今虽说生活条件好了,但母亲丝毫没有改变往日的生活习惯,晾晒干菜,是每年必做的事。
那天,当我赶到老屋时,母亲已经从菜园把浸透着她辛勤汗水的果实搬回了家,那胖乎乎的绿豆角、脆生生的白萝卜、鲜艳艳的红辣椒、嫩溜溜的西葫芦、圆墩墩的紫茄子,像整装待发的士兵,正一个个地立在墙根接受着母亲的检阅。阳光下的母亲像极了一个将军,她背着手走来走去,随后就盘腿坐下来,开始筛选分类。能切片的放一堆,能切丝的放一堆,能切块的放一堆。这一堆一堆的整好了,便胸有成竹地对我说:“就这样啦,开始洗吧。”
洗好的蔬菜躺在石桌上,像一个个待宰的羔羊,任凭我们翻来翻去。水分晾晒得差不多时,母亲就开切了。只见她用刀将萝卜和西葫芦旋成一指宽的一盘圆圈状的细长条,抖落开来,像螺蛳一样挂在绳子上。阳光下,这些变了形的蔬菜像落尽了叶子的槐树一样,袖手无言,只等来年万物生发。
切菜看似简单,但刚一会儿,我手腕就酸得握不住刀了。等我悄悄地看母亲时,只见她正低头弯腰切着菜,神情专注而动作娴熟麻利。当她抬头取菜时,我看见汗水已经浸染了她的额头,她的鼻尖,以及她花白的头发。此时,我还看见阳光也挤在案板上,像条银鱼,在金光闪闪的菜刀下来回穿梭,看着看着,我就眼花了,感觉母亲把阳光也切进了菜里。菜总算是切完了。随后,我们便将切成丝条和块状的蔬菜晾晒在大大小小的簸箕里。为了让每一块蔬菜都能接受阳光的恩泽,母亲每天要搅拌两三次,在这个过程中,干菜会随着秋风飘出阵阵芬芳。大约一周后,那茄子块、豆角干、辣椒丝就像老人一样一天比一天干瘪,随后,被阳光蒸干了水分的干菜就被母亲一一“请”回了家,然后分类储藏在塑料袋里。在我的眼里,这些农家田地上的事物,收藏的都是满满的阳光。
晒好的干菜,吃的时候,用热水泡一下,或炒或拌或蒸,口味俱佳,有着新鲜瓜菜所不及的风味。鲁迅在《马上支日记》里说:“绍兴人多喜欢储藏干物品,有菜,就晒干,有鱼,也晒干,有笋,又晒得它不像样子……”家乡人对干菜的喜爱,也同绍兴人是一样的,尤其在大雪封门的时候,乡下人不便出门,用干菜也能做出各种美食,如油泼萝卜丝、西葫芦片炒细粉、凉拌茄子干、干辣椒炝豆腐。这些有着乡土风味的菜肴,像恬淡的日子,波澜不惊,平实到极致。等天晴了,雪化了,总有亲朋到访,而五花肉炒萝卜丝、干豆角蒸腊肉足让客人吃得眉开眼笑。对母亲来说,冬天有人来,运气也就旺;冬天有干菜,人心就踏实,日子也就香。
母亲带给我的干菜,一般情况下我是舍不得吃的,除非家里没菜了,才拿出来救急。从塑料袋里抓一把豆角干、一把茄子干、一把辣椒丝,然后泡在水里,等它们生发后,便起锅爆炒。平时在外面大鱼大肉吃得多,如今换个口味,竟然吃出了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味道。
放下碗筷,细细想来,这人生最美的滋味,就是返璞归真之后,体验到阳光给予我们的恩泽。而干菜,既让我吃出了阳光的味道,也让我感受到了母爱的芬芳,这些照进阳光的菜品,难怪家乡人会那么喜欢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