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头条新闻 |
|
|
|
|
骑行爱好者 鄂道峰
低碳环保,绿色出行,让我们家乡的天更蓝、水更清,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绿色骑行中来,一起做环保的践行者、运动健身的受益者。
餐馆经营户 袁聪聪
珍惜粮食、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也会跟消费者说吃多少,点多少,剩余食物请打包。
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主任 田明慧
我们将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纳入市民公约、社区居民公约、村规民约,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群众盼点@一“习”话
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绿色低碳消费,鼓励绿色出行,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生态环保意识。
——习近平2022年1月24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一句话点评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国家从宏观层面推广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而且需要公众自下而上形成绿色生活新理念,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努力。
群众说出一“习”话——低碳出行不仅是一句口号,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真正做到低碳出行,用实际行动倡导更多的人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晚上8点,骑行爱好者们齐聚扬中三桥,沐浴着凉爽的秋风,沿金港大道骑行,最终到达圌山脚下。大家用绿色低碳的骑行方式,向身边人宣传“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意义,倡导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带动更多人参与到行动中来。
骑行爱好者鄂道峰说:“骑行了20公里,一路上看到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干净,变得越来越美,心里特别畅快。爱护环境需要每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做爱护绿水青山的参与者。”
据悉,这个骑行团体已经成立5年,吸引了100余名骑行爱好者加入其中。通过每天组织不同路线的骑行活动,让大家切身感受骑行的快乐,体验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的意义,并将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的理念传递给更多市民,引导大家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群众说出一“习”话——我们还通过推出小份菜、“一人食”、半份菜、半价菜等方式,引导消费者合理点菜。
近日,记者走访市区部分餐饮店发现,勤俭节约的标识随处可见,食客点餐时,服务员会提醒食客分量已足够,“光盘行动”理念深入人心。
“消费者点餐时,我们会提醒他们适当点菜,不够再加,以免浪费。”城区一家餐饮店的经营者袁聪聪说,大多数食客在用餐时基本做到“光盘”,没有太多剩余的饭菜,即使有剩余也会主动要求打包带走,店里也会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打包盒。
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平时和家人外出吃饭都是适量点菜,不够再让服务员加菜。他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平时也经常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不能铺张浪费。记者走访时,发现不少餐饮店在餐桌上粘贴“文明用餐”“节约”“光盘”等标语。在步行街、吾悦广场的多家饮食店,墙上贴着市场监管部门制作的海报,引导市民文明用餐,减少浪费。
实践落点对应民生盼点——一直以来,我市将培育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作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引导群众树立绿色环保观念,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弘扬崇尚节约理念。
近年来,我市贯彻落实带动全体市民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在强化组织推动方面,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等重要论述,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将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作为维护人民健康安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工作。“我们还通过举行‘移风易俗宣传月’‘地球一小时’绿色骑行、全民健身等活动,开展‘烟头不落地,扬中更美丽’文明实践等活动,引导群众关注健康、养成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主任田明慧说。
此外,在全市范围内常态化开展宣传引导,广泛选树文明健康小标兵、全民健身达人、绿色环保好家庭、最美庭院等各类典型,引导群众向典型学习;在《扬中日报》开设“你被曝光了”专栏,通过市民观察团反馈、记者随访、读者举报等形式,形成舆论监督氛围;开展农贸市场整治、市容环卫管理等“十大提升行动”,建成健康步道19个、健康公园17个,形成“15分钟健身圈”;持续优化公交线路,动态维护公共自行车,保障绿色出行;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八位一体”工作,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广泛开展绿色办公、节能降耗等主题活动,无烟机关建设实现全覆盖;全市52个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建成绿色校园,打造29个劳动教育基地,持续加强健康教育、劳动教育、节能环保教育。
□ 陈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