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
□ 余炳年
1962年,金风送爽的一天。我从油坊头墩子跨进摆渡木船,过姚桥,越镇江,到南京上大学。
我离开了扬中。
这是留在记忆深处最清晰的一幕。
1
扬中,扬子江中的一个小岛。我的故乡,我的衣胞地。
在油坊镇出生、长大。经历了解放、土改、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离开时,正是初入成人的十八岁。
我的一切,都是这片土地哺育的。
我却离开了。故乡,留下什么印象?镇子,石板铺路,枕河而居;村子,依水傍河,竹林掩映。真正的江南水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然而,更深刻的却是贫穷、酸楚。住的破草房,年年岁岁的青黄不接时的秧草度荒。
秧草,那是扬中人用来维系生命的。最困难的时候,不只是吃秧草活命,我们这代人还吃过“观音土”。
什么“观音土”啊?那是并不遥远的丹徒县的华山脚下,“土冒烟了,是观音菩萨可怜我们施舍的。土可以吃了”。
那是什么“土”啊?较比之下,更黑点,还有点油性。咽下去了,拉不出来!
十八年,饥饿贴着贫寒,凄风伴着苦雨。
我的父母是从皖东的一个小村庄逃荒过来的。那里很贫穷。
与其无休止地咀嚼生活的艰辛,不如跳出去,寻求新的生活道路和生活方式,挣脱贫穷的绳索,走出祖祖辈辈的困厄。人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
有一位哲人说过:“生命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苟且顺应命运的奴役,而在于勇敢超越既定的人生轨迹,描绘星空之上未来的无限蓝图,那才是心的家园、身的归宿。”
于是,在命运的的十字路口,不安分的父母,让扬中成了我的兄弟姐妹九个人的故土。
其实,扬中的大部分人也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那时叫太平洲,又名沙洲、江洲,由江中泥沙历经几千年的风浪淘洗,堆积而成,1914年易名“扬中”。
父母来时听说:“那里太平,只要肯出力,就能活命。”
我的父母出力了。
父亲是搬运工。全靠肩挑手拉。为了养家糊口,肩膀挑烂了,流着血水,而后结痂。
父亲说:“白天扁担不敢挨肩膀,穿衣服碰到肉,疼得直呲牙。”
母亲说:“那时,你爹的肩膀挑烂了,每天晚上回来衣服都脱不下来。用温水浸湿后,才能一点点地撕。撕一下,你爹咧一下嘴。”
母亲为了让我们记住,经常讲起。讲一遍,我们哭一遍。也不记得哭了多少遍。
母亲则是做佣工。洗被子、搓衣服,连天加夜。手泡在碱水里、肥皂水里,日复一日,“泡烂了,流脓出血,臭烘烘的,苍蝇直飞”。母亲每次给我们讲起这些的时候,总是不断地摇头,一声接一声地叹气,老泪纵横。
全家人的生计,像山一样压在父母的心头。
就这样,儿女还养不活。大哥十五岁时去上海弄堂里当童工。大姐十三岁时送到姚桥做童养媳。二姐三岁时送到大路做“压子女”。大妹妹也被送去做 “童养媳”,是大哥尾随着趁人不注意偷着背回来的。
我们有什么样的童年、少年?留在记忆里的是刻骨铭心的父母的苦难,和兄弟姐妹的骨肉分离。
伫立在头墩子的木船上时,我没有回望。离开吧,让悲情、酸楚从此结束。
我是带着那么多的凄凉、遗憾,离开我的故土的。我的人生舞台,不应该是父辈们那样的悲剧吧。
2
从闭塞的扬中走进省城大学,第一次见到日光灯,见到高楼大厦,见到海洋般的图书馆。我如痴如醉,拼命读书。要用知识改变命运,要让父母日后跳出苦海。因用脑过度,大二时便脑神经衰弱。吃药无效后自修医学,改为体育锻炼自我疗救。
1967年毕业分配,来到千里之外的华北大平原。
地理,把我和故乡隔开了。但是,却没有忘记。
也无法忘记。
总也抹不掉的缕缕乡愁闪烁在心头。
时时从报纸上、电视里搜罗家乡的信息,每每出差也注意倾听有没有家乡人说家乡话。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诗)
乡情,藏在心底,清晰而温暖地在记忆里亮着。那是游子永远也走不出的对故乡的思念。
一件奇特的事,在我的倾听和关注中发生了。
这是改革开放后的事,与火车上的电茶炉相关。
原先火车上旅客的用水,多是服务员拎着水壶在车厢里流动提供。后来发展成用电茶炉烧水,旅客自取自饮。
这一刻,我听到了让我心灵震动的一句:
“你知道吗?这电茶炉,都是扬中生产的。”
扬中,那个遥远的江中小岛,可以生产电器,有了工业了。而且,全国的火车,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数量的概念!
继续打听。
扬中,“全国的电器之乡”。
故乡,已今非昔比。
3
1998年,长江大水,九江决口。驻石家庄的27军用发明的“钢木土石组合坝”去九江堵上了决口。我奉命去长江前线采写了《九江壮歌》后,转道扬中,探访大水中的家乡。
“扬中,像个长江中的澡盆。”
但,无虞。
岛四周的堤坝已修成环岛水泥公路。车辆往来,固若金汤。
岛上的公路,楼舍,还有些叫不出名堂的红红绿绿的窗格子似的立体建筑,向外界微笑着,昭示她的繁荣、昌盛和丰富。
我又听到这样的消息了:
“整个扬中,建设得像个大花园。”
“江中沙洲,水上花园。”由此得名。
从三茅到各个乡镇,大路宽敞,公交车直达。每个乡镇竟然有大小不等的公园。我在八桥就看到镇建的公园,园内还设有本地的“名人榜”。
故乡,大变样了。
不只是变化,而且创造了奇迹。
扬中,又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百强县”。
这方土地是值得夸耀的。
当然是因为有人。
我知道,扬中人本就头脑活络,精明能干。手艺人也多。裁缝、篾匠、铁匠、木匠、泥瓦匠等等,大凡手上的功夫,一学就会,而且触类旁通,左右逢源。又天生的不保守,不甘寂寞,敢字当头,积极进取。当手艺在身时,便冲出小岛,辗转于苏锡常,创业大上海,进入更大的创富空间。
只是现在,这跨度也太大了。就说改革。还是那样的田地,还是那样的秧草,这昔日的“救命草”,现在做成养生的罐头了。
跨步,源于改革开放。
当改革风潮涌起时,扬中人似乎等待已久。此时像听到了一声久违的号令,举着“无工不富”的大旗,唱着“发财致富”的壮歌,全民动员,热火朝天。所到之处,托门子,找路子,办厂子;谈投资,谈交友,谈市场。就是那样一个江中小岛,乡办企业林立,个体经济遍地。似乎一直被束缚着、捆绑着、压抑着的扬中人,终于有了机遇,有了舞台,可以施展拳脚,才华、智慧、能力、得以全部释放出来了。
原先已冲向江南各地的乡友,又带着开阔了的视野,增长了的见识,与时俱进的理念、技术,复返扬中,反哺家乡,把扬中的经济发展,抬上一个更高的层次、更高的水准。
中学同学聚会,一个油坊的同学拿出一包袜子。
“老同学,这是样品。你在北方,地域广阔,你的人脉又多,帮助推销吧,怎么样?”
他把样品交到我手上时,笑着,还加了一句:“票子大大的。”
故乡涌动的商品经济的大潮,将我的乡亲、同学、朋友,甚至原先的邻居,都卷进去了,变成开拓者、淘金者。
一个小岛,充满了勃勃生机。
也在那个时期,我回到南京母校,大学同学聚会。
镇江的一个同学对我说:“你是不是不经常回扬中?你们的几个扬中人在我们学校‘牛’了,一副居高临下的派头!”
我问:“为什么?”
“扬中人富了,有钱了。有钱的人都任性。”
我莞尔一笑。扬中人,在我的记忆中,何曾能在城市人面前“牛”过?
这叫“牛”吗?
这让人产生很多的联想。故乡,满眼如诗如画;故乡人,挺胸昂首阔步。
4
扬中崛起了。更有甚者,活络的扬中人还在追寻更大的榜样。比如昆山,比如江阴。
再有,文化建设。
当经济繁荣的时候,又推动文化也上了新的台阶。
昔多愁,今何愁?处处茅房易彩楼,双桥通五洲。
工业优,农业优。水上花园特色稠,请君绿岛游。
这是一首题为《长相思·今日扬中》的词,刊于《扬中诗词》。
如今的扬中,不仅有这样的诗词刊物,还有诗词一条街。
诗刊主编是我的大学校友,从他那里可以看到一期期的刊物。每期都有“岁月颂歌”“山川形胜”等栏目,诸如:
新式名楼肩并肩,摩托轿车停院边。
花园花径好休闲,揽江楼上揽江天。
这不仅让人感慨万千。这是我记忆中的处处茅草房的故乡吗?
几乎是不敢想象。因为那时不敢奢望,现实却是满目辉煌。
一切都变了。
扬中,我的故乡,又让我想起了一连串的词:回忆中的乐趣,追寻中的情调,憧憬中的幸福。
扬中,我的故乡,可以炫耀吗?
说来奇怪。当年恨这里贫穷,一心想离开,想远走高飞。然而,走得多远,纵然飞到天涯海角,还是忘不了啊。你是在那里出生的,在那里长大的。那里,一切都很亲切温暖,在记忆力。
记忆中的树、桥、路,似乎都烟消云散,化为历史。只有硕大的时空的轮廓尚记忆犹新。小河的水流淌着旧时的波;返青的土地,孕育着熟悉的秧草,记录着久远的过去和我们童年的风雨。走在旧时的道路上,父辈们渴望摆脱贫困而迁徙跋涉的伤痛,都成了我们抚慰岁月的回忆。他们的奋斗和抗争精神,成为了我们后代的精神财富,如同一盏江中灯塔,闪耀在我们人生的路上,熠熠生辉。
哪儿都是亲切的啊!
这里已经没有家了。没有了归宿,甚至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亲戚也没有了。我只是一个过客。但是,这里还是我的故乡啊。
这就是故乡,年少时想出走,成年后,尤其老了,又是多么想回来的地方啊。故乡,不仅是一个地域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依托,是一个融入了地域、血缘、信仰和风俗习惯等等各种文化元素的共同体。
这里是故乡。柔柔的风,湾湾的水,润碧湿翠,烟雨空濛。每一缕炊烟,都是温暖的;每一个角落,都是阳光的。
这里是故乡。到处布满了我们童年和少年的记忆,散发着我们成年和老年眷恋的气息。那是一个人情感和精神的家园,一个永远走不出去的水土。
息息相通,魂牵梦绕,年年岁岁,生生不已。
江洲,那是我难以割舍的梦。
5
我的真正的故土在油坊。
头墩子那摆渡的木船不见了。
三座横跨在港上的石板桥也改造、加宽了。
通向油坊小学的那条小河,填平了。最高的建筑是一座宾馆了。
又一次漫步在油坊的大道上,油然想起贺敬之的《回延安》。
这是他作为革命诗人从延安走到北京十年后又回访延安后的杰作。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贺敬之,你这是在写你回延安,不也是写我吗?写一切回故乡的游子吗?
故乡的朋友说:“你也写写你的游子感慨吧,用你的专业。”
我的专业,文学+书法。
扬中,被誉为“江中明珠”,那是我的故土,那是闪耀在我们每个扬中游子心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书写了一副中堂。对联的语言,行楷的书体,更有我一个离开故土六十年的游子的心声。
江中故土,心上明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