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扬中要闻 |
|
|
|
|
红旗村村民 施正根
“好风景”带来的系列发展也让我们觉得生活在这里的日子更有盼头了。
水产养殖户 孙万红
依靠绿色的养殖技术,我的螃蟹越养越好,腰包也越来越鼓了。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绿色兴农是题中应有之义。未来我市必将塑造更多农业绿色发展新优势,持续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群众盼点@一“习”话
坚持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必须摒弃竭泽而渔、焚薮而田、大水大肥、大拆大建的老路子,实现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生态农业、低碳乡村成为现实,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守住绿水青山。
——习近平2022年12月23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句话点评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可持续绿色发展是当前的发展主旋律。只有答好绿色发展这一“实践答卷”,才能让城市的家底日渐丰厚,让“绿”意盎然成为驱动发展的不竭动能。
群众说出一“习”话——以前我们村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在市里都是末位,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落后村”。现在不一样了,村里水清、岸绿、景美、人和。
走进八桥镇红旗村,只见这里水清岸绿、白墙瓦黛。随着秋风拂过,村头埭尾还充斥着水稻即将成熟的香气,一派江南水乡的秋景尽收眼底。
施正根今年78岁,是红旗村26组的村民。他告诉记者,如今村里的变化用“翻天覆地”这一词来形容再恰当不过。“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我们村无人不知晓,大家也把这一理念付诸到日常行动中来,连以前无人问津的公共区域保洁现在大家都抢着负责,现在整个村子里里外外都干净整洁。”施正根还自豪地告诉记者,这个国庆假期村里还来了不少外地游客拍照打卡,热闹得不得了。
近年来,在红旗村两委的带领下,红旗村从原先的“室外脏乱差”到如今的“室外四季花”,并交上了一份高分答卷,入选了2024年江苏省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名单。
红旗村党委书记刘美红说,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红旗村通过一系列宣传、“关键少数”带头干等做法在村民心中厚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常态长效维护提升宜居宜业生态环境,坚持不懈引导督促群众习惯养成,向宜游和美的环境不断努力。“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外的红旗人、热心企业家还自愿出资约10万元,用于红旗村3个组埭节点及公共空间的扮靓提升。”
除了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下功夫,红旗村在农业生产方面也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戴庄经验”在我市的试点之一,红旗村积极探索高效种植技术、生态养殖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将菊花茎、秧草茎等农业废弃物通过生物发酵制作成有机肥料,培肥土壤。同时,通过“种养”结合,在枇杷树下进行家禽散养,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如今,红旗村环境好了起来,推动了全村的产业融合发展,村级增收上百万元。
群众说出一“习”话——在学习使用了绿色生态养殖技术以后,我的螃蟹在市场上被认可度越来越高,销路也越来越好。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走生态农业之路,我的水产养殖道路才能越走越宽。
每年寒露节气以后,螃蟹也陆续进入了最佳赏味期。近日,从我市万红水产养殖基地传来好消息,今年孙万红养殖的“长江三号”中华绒螯蟹预计增产30%,丰收在望。
日前,记者走进万红水产养殖基地,只见水产养殖大户孙万红正在给“长江三号”中华绒螯蟹投喂饲料。他告诉记者,今年夏季气温偏高,导致螃蟹比往常脱壳少了一次,现在要大量投喂冰鲜鱼给螃蟹们加速育肥。“大量投喂冰鲜鱼,水体中有机质增多,会不会让螃蟹生活的水体质量变差呢?”当记者发出这一疑问时,孙万红指着塘内随着水波纹荡漾的水草和塘边的螺蛳说秘诀都在这。
孙万红看着自己一百余亩的蟹塘说道,一直以来,在河蟹产业发展中一直存在绿色健康养殖技术体系不完善、尾水处理不完全到位等问题。不但会影响螃蟹的品质,养殖所产生的尾水处理也是个头疼的问题。“现在不一样了,自从去年在市水产站在自己的基地推广实行河蟹绿色健康养殖技术,不仅使得养殖水体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处理尾水我少花了钱,而且‘长江三号’中华绒螯蟹的品质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孙万红水产养殖基地的生态农业的实践与探索,只是当前我市特色水产行业在绿色农业发展方面实施的一抹缩影。
记者从市水产站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实施池塘循环水养殖工程,建立渔业生态内循环体系,实现养殖尾水的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开展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模式集成示范,建设尾水集中处理生态示范工程10余处,促进集中连片6000余亩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建设和推广“池塘工厂化内循环养殖模式”等养殖面积18万平方米,通过一系列的建设和生态养殖技术的引进推广,进一步推动我市生态农业向好发展。
实践落点对应民生盼点——近年来,我市厚植生态农业底色,聚焦绿色生态优势,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色品牌,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我市3家螃蟹养殖基地荣获省级‘最佳生态养殖基地奖’”“扬中13个村入选江苏省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名单”“9月著名农技专家赵亚夫来扬实地指导绿色水稻种植”……近年来,我市一直走在坚持绿色发展的道路上。
记者从我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大力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持续开展绿色优质水稻基地创建、推动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计划全年计划申报绿色食品15家,面积约11000亩。截至目前,累计获证已经达到71个,全市范围内获证面积4.2万多亩。在农业面源污染方面继续加强管控,2024年农药使用量、化肥使用量分别较2020年下降2%、2.5%。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力争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废旧农膜回收率达92%以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覆盖率达100%。
市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科科长温兰金告诉记者,农村人居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乡村生活生态是否能实现良性循环,接下来将持续推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以“四清一治一改”为重点,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加快补齐农村户厕改造、生活污水治理、生态河道建设等短板,深化“八位一体”运维考核等工作机制,持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全域向好、全面过硬。
“我们将持续推进绿色兴农,以‘绿色’厚植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交出一份令群众满意的绿色发展‘实践答卷’。”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左晓勇说道。□ 赵紫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