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
□ 王海英
1994年,是我在丹阳师范学校就读幼师专业的第二年。国庆回家,看到了爸爸妈妈的一张合影,是他俩游览扬中一桥庆典现场的留念。从他们的笑容中,我不仅看到了和睦恩爱,更看到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冀。是的,扬中一桥是扬中人自己捐资共建的大桥,它让太平洲结束了千年孤岛的历史,令扬中人豪情满怀、信心倍增。
我是1993年经中考迈进师范校园的,每次返校得坐12:50这唯一的一班公共汽车,从栏杆桥汽渡经姚桥、黄墟等地,一路颠簸约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学校。大桥的建成,意味着我结束了奔赴校园的 “长途跋涉”,取而代之的将是 “天堑变通途”。而我,也在这期间的来来往往中,见证了扬中一桥从1992年5月8日如期开工以来的日新月异。
依稀记得1994年10月6日通车前最后一次坐汽渡,远远地就看见江面上灯火辉煌,大桥上的路灯犹如两条巨龙横卧江中,点缀得天空星河璀璨,在江水的波光粼粼辉映下,尽显“万顷碧波荡,星辰闪烁间”“升天旧说有神龙,今睹蜿蜒在目中”的磅礴气势。我内心油然而生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与满怀自豪,对未来参与美好家乡建设的憧憬与热血沸腾。
带着这份沸腾,我骑上爸爸的“二八杠”,从普济街出发,骑行十余公里,游览了一桥全线,不仅被桥头威武的雄狮所震撼,更因大桥的雄伟壮阔而震惊。
而让我停留时间最长的,最打动我的,是桥头的碑亭——扬中长江大桥碑记,以及贡献碑中一个个捐资者的姓名。虽然,我不知道这些人是谁,但一份无比的崇敬在心中久久激荡澎湃。我想,扬中一桥的建成,其意义也许远远不止于解决了小岛与世界物理上的连通,更记录着扬中人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追梦步伐。
2023年9月18日,我有幸参加扬中市教育局组织的校长学习日,聆听了陆朝银老书记的党课《弘扬四千四万精神 凝聚团结奋斗力量 共同创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扬中辉煌》。陆老书记回顾了自筹资金造大桥的经历:第一个捐款的姚克良,2000元存款全部捐献;个人捐款最多的是镇江得利实业总公司董锡辉夫妇,他们推迟建房,先后两次捐助了10.8万元;全县机关干部每人捐出一个月工资,又将工改补发的617万元全部用于建桥;全县捐款者82543名,收到各种捐助共计2501万元,集资3894万元,捐款筹集达6400多万元。陆老书记的报告,也让我们知道了有众多在外、志在四方的扬中人与家乡人一起同患难、共奋进。可以说,一座桥,联结着千万扬中人的心,它不再是1.6亿多元的数字,而是以不可抵挡之势诠释了扬中人的“四千四万”精神,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让“团结就是力量”成为了生动现实。
人们常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出使。今年是扬中一桥建成通车、扬中撤县设市30周年。三十年来,团结奋进的扬中人群策群力筑大堤、创造供销员经济模式,先后拥有了扬中二桥、扬中三桥、泰州大桥。我也从原来的师范生变成了小岛的一名教师,看到了父母当年目光里的希冀在一天天变为我身边的精彩。“自力更生建大桥”铸就的“四千四万”精神让勤劳的扬中人能够踏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够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创造属于扬中的千秋伟业。
三十年后的今天,我常常自驾行走在扬中一桥,奔向祖国各地,或游览壮丽山河,或参加学术培训,或会晤亲朋好友。每当走过一桥,每当想起扬中人“众志成桥”的拼搏与担当,我总会在心中勉励自己,“我也是扬中人”,我的血液里有着扬中人骨子里流淌的“四千四万”精神,也当在教育岗位上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去进取,不畏艰难、勇毅前行去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去创造。去年,我和我的团队在各级领导、专家的引领下,申报的《一童一案:农村幼儿适性成长的教育支持》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这既是教育部对农村幼儿园的肯定与勉励,更是为我们找到了通向未来乡村幼教发展的桥梁。
吾辈当更自强。作为扬中普通市民,永远被扬中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进所感染,被勇立潮头、走在前、做示范所带来的美好所包围。我愿和同胞们一起,倾尽全身、全心、全力,用毕生的情怀,架起心中的天桥,通往更绝美的胜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