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
□ 钱吕军
金秋十月,满城桂香。应扬中博物馆倪加辉副馆长、陆尊研究员的邀约,与书法爱好者封光、奚劲松等人一起赴焦山寻访。焦山,虽说此前也曾走马观花地游览过,但此次“寻访”并非通常的 “游览”,而是抱有重要的目的——寻访两块与扬中密切相关的焦山摩崖石刻。
当我们乘坐的汽车快驶入焦山景区候船平台停车场时,远远便瞧见一位身材修长、颇具气质的青年已经早早地站在那儿迎候。倪馆长告诉我们,他是焦山碑刻博物馆的徐征馆长,这趟焦山之行的“特约向导”。要登焦山,得先坐船。正巧赶上了轮渡开船的时间点,徐馆长与我们简单寒暄后,就径直带着我们上了渡船。不一会儿,船只便稳稳地停靠在焦山问渡亭。乍登上码头,一座高大的三门四柱石牌坊便闯入眼帘,正面刻着“焦山胜景”,背后雕着“汉晋遗风”。牌坊后面是一堵青砖影壁,上书“庄严国土”几个大字。绕过影壁,隔着一方河塘,便可以看到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定慧寺建筑群。徐馆长介绍说,定慧寺曾屡遭浩劫,今天所见的寺庙建筑,甚至焦山上的一草一木,都有赖于茗山法师的功德。法师一生爱国爱教、弘法利生,实在令人敬佩。
我们没有前往定慧寺,而是在徐馆长的引领下,径直来到焦山碑刻博物馆。在馆中的会客厅,我们边品茗小憩边商讨寻访线路。会客厅不大,也就一二十个平方,却很有中式建筑的清新雅致,透过宽大的玻璃窗户,可以看到屋外的大叶芭蕉随风摆动,翠色欲滴。会客厅正北面的墙壁上悬挂着一方摩崖拓片。“能在这里展示的,当非俗品?”面对大家的好奇,徐馆长站起身来走到拓片旁,手指着拓文为我们逐句解读。原来这是陆游撰并楷书《焦山题名》摩崖石刻拓片,乃是陆游任镇江府通判时,与同僚何德器、张玉仲,挚友韩无咎四人同游焦山,“踏雪观《瘗鹤铭》”后留下的,字体 “雄浑厚重”,是陆游存世不多的楷书精品。
根据徐馆长的建议,我们首先去看御碑亭。这是一座木结构的古式方亭,四面攒尖顶,上盖琉璃瓦。亭中石碑正面和背面,分别篆刻着乾隆第一次“南巡”时作的《游焦山歌》和第三次来焦山时作的《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徐馆长说,乾隆六下江南,其中五次均下榻在焦山,可见其对焦山情有独钟。细观碑文,书法结构严谨,字体雍容俊逸;碑的四周及碑座饰以群龙和云水深浮雕,虽略有缺损,但整体保存完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它是如何保存下来的呢?”面对众人的疑问,徐馆长解答到:“当时的人们先用泥土封盖住碑文,然后再在上面写下毛主席语录,就没有‘造反派’敢砸了。”我们不禁感慨,“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否则今天就见不到这件全国重点文物了”。
离开御碑亭,穿过一片竹林,我们便来到了著名的焦山碑林。“北有西安碑林,南有焦山碑林。”被誉为江南第一碑林的焦山碑林,保存着六朝至民国时期的历代碑刻500余方,其中不乏唐李德裕“重瘗舍利石函记”、唐陇西李府君墓志、北宋米芾书写的“城市山林”横额、明代杨继盛“游焦山诗”等名碑名刻。对这里的碑刻了如指掌的徐馆长,一边给我们介绍沿途碑林中的知名碑刻,一边把我们引到此次寻访的与扬中有关的第一方碑刻——《焦山如在楼记》前。《焦山如在楼记》由任锡汾(江苏宜兴人,曾任清四川川东道,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撰,苏涧宽(江苏镇江人,西泠印社早期成员,诗书画印全才)书,文中“湘乡曾文正(曾国藩)选举先资政公主其事,经营垂卌年求生外,并创丹徒镇太平洲即今扬中县保婴局及附近滨江数百里地方公益事宜,成绩昭然”等内容,提及在扬中创设保婴局等事宜,实是一件研究扬中历史的重要资料。
《瘗鹤铭》被誉为“大字之祖”,来焦山当然是必看的。对书法颇有兴趣的封老师、奚老师、陆研究员三人,更是急不可耐。据徐馆长介绍,《瘗鹤铭》原系焦山西麓崖壁上的摩崖石刻,后因山石崩塌,坠入江中;至北宋初年,冬季水落石露,经人辨认,是《瘗鹤铭》(自那时起,便有拓片问世);清康熙五十二年,闲居镇江的苏州知府陈鹏年,募人打捞,历时三年,终于捞出五块残刻;1960年建焦山碑林时,被安置在宝墨轩内,建亭保护。封老师看得特别仔细,他手指着亭内展板上“瘗鹤铭”宋代拓片照片,对比着赏鉴《瘗鹤铭》残石上的碑文,口中喃喃自语,“可惜了,可惜了”。见我不解其意,便告诉我,历经千百年的江水侵蚀和人为拓损,残石上的刻字已经失去了往日神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何况《瘗鹤铭》呢?!念及于此,方稍释怀。
看过碑林,徐馆长顺道把我们带到焦山东麓的古炮台遗址。焦山扼守长江咽喉地带,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润州刺史韩滉,南宋抗金英雄韩世忠、抗元将领张世杰,明代直隶右都御史丛兰等都在这儿驻扎过。“鸦片战争中最为著名的‘镇江保卫战’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吧?”面对我们的提问,徐馆长未置可否。只是告诉我们,现在看到的古炮台遗址扩建于1873年,借鉴了西方的军事工程建设理念和技术。据他研究,始建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在鸦片战争中英勇抗击英军的古炮台旧址,应该在松寥山(岩石山体,海拔12.1米,属焦山余脉)对面的焦山东北山脚。他说,最近在那儿进行了初步的考古勘探,从探查结果看似乎也验证了他的猜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正是徐馆长这样的严谨学者所秉持的问题意识和务实态度。
从古炮台到摩崖石刻,也就十几分钟的距离,但要经过一段临水栈道。在徐馆长带领下,我们很快在焦山西麓众多摩崖石刻中找到了第二块与扬中有关的石刻——《焦山怀古》。此诗的作者是清代人窦镇山,“以诸生从军积功,官知县”。诗中“焦圌险要屯包港,元宋兴亡战夹滩”一联,即描写了宋元焦山之战在今夹江油坊段 (对面为包港)的情形。宋元焦山之战,南宋水军大败,致使南宋的长江防线彻底崩溃,南宋都城临安(杭州)也危在旦夕,因而此战又被称为决定南宋王朝命运的关键之战。扬中独立建置不过百多年,文史资料尤其匮乏。这方石刻虽是清代诗刻,但对于扬中来说也是极为珍贵的。我们在诗刻前合影留念。
“秦时楼船焦山绿,塞畔长杨送客云”,再次登上渡船离开焦山时,已是黄昏。回望渐行渐远的焦山,树木葱茏,郁郁苍苍,恰是一块“江中浮玉”。夕阳的余晖辅陈在被船桨打皱的江面上,脑海中便浮现出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诗句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