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头条新闻
头条新闻  
上一条:扬中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闭幕 下一条:绿满乡村 向美而行 绘就群众幸福生活
乡村“青”风吹正盛  沃野田畴气象新
赵紫妍   2025-01-14

  编者按:新春将至,万象更新,一年一度的“新春走基层”专栏今天开启。融媒体中心记者将奔赴基层一线,走进田间地头、项目工地、生产车间,聚焦群众身边变化,见证经济发展成就,洞察美好生活背后的奋进力量,全面展示我市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扬中新实践新征程上的生动实践和奋斗故事。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青年群体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生力军、主力军,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当下,在我市的广阔沃野间,缕缕“青”风劲拂,蔚然成风,为扬中这座江洲岛城注入崭新的生机与活力。青年干部奋勇担当、青年新农人精耕细作、“洄游青年”归巢筑梦,携手解好“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的“方程式”,书写出一步步鲜活且独具匠心的 “青式”解题思路。 青干奋楫,“新头雁”领航开新路 “小文子带您学草编啦”“今年的菊花新茶上市咯”……点开抖音账户“云牵农”,上百条内容向受众立体展示了一个水美人和的红旗村。负责运营该账号的是红旗村90后村干部施艳文,她在红旗村工作已有8个年头了,“现在大家都喜欢刷短视频,想通过当下流行的方式既让本村村民看到村里的点滴变化,也让它成为向外宣传我们村的一个渠道。”今年以来,借助“云牵农”账户,已销售出本村菊花茶、血糯米、白玉枇杷等优质农产品,让村集体总收入在原本基础上增加5万元。 拥抱当下发展趋势,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赶时髦”成为当下我市不少乡村青年干部为乡村发展寻找“增量”的方式。三茅街道永和村85后村干部丁鹏通过短视频、直播成功引流625万,帮卖村内农产品年产值55万余元,带动村民就业200余人次;八桥镇利民村85后村干部张燕通过线下直销点、“鑫惠农”抖音账号、“利民鑫惠农”微信小程序等方式,帮卖本村红美人柑橘、草莓等时令蔬果年产值达10万余元;2023年以来,三茅街道成立了一支由街道、各村(社区)青年党员组成的“浓农帮帮团”,以专场公益直播的形式共开展了40余次公益直播,助力农户累计帮卖农产品金额达50余万元…… (下转2版) 我市广大乡村青年干部发挥“领头雁”“排头兵”作用,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中去。在产业振兴前沿,他们深挖本土特色资源,让乡村好物搭乘数字快车迈向更大舞台,为农民增收入添底气;在生态宜居建设中,他们冲锋在前带头干,全力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乡村生态新图景,为乡村百姓生活环境谋福祉;在乡风文明塑造环节,他们策划各类活动移风易俗、耐心调解邻里矛盾纠纷,营造和谐淳朴的乡村氛围……他们以青春之姿,奏响了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激昂乐章。   “青穗”俯身,“农二代”躬耕育新果 青年人就该像一粒种子向下扎根,在乡村肥沃的土壤中成长为茁壮的“青穗”、开花结果孕育田埂上的新希望。如今,在我市的乡村田野之上,就有这样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怀揣对农业的热忱与执着,积极投身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来。 “现在正在种植的有牡丹、芍药、红花,马上计划种植紫菀,而且都是订单农业,不用担心收成,预计40亩地收益能在60万元左右。”眼前的这个90后名叫秦霖,是一名退役军人,2016年他从部队退役后毅然回到家乡,便一头扎进了中草药种植的行当中来。“扬中之前没什么人种植中草药,我觉得这是个机遇。”经过8年时间的摸爬滚打,他积极探索出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2023年他的种植基地获评“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截至目前,他的中草药种植基地年收入在180万元,已实现“家门口”就业累计发放村民工资120万余元。 “愿意种田的人越来越少,以后种植农业发展怎么办?”我市“农二代”从父辈手中接过了这关键一棒,续写着农田里的新四季歌。00后周子杰建立起了农事综合服务队,重塑农业服务新生态;出生于2003年的徐耀威建起了我市第一家无人农场,跟着农业科技革新的脚步,引领未来农业发展新趋势;85后徐彤接过母亲经营的农机公司,将一系列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和前沿技术引入本市,为提升我市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目前该农机公司年产值在700万元左右。 徐彤表示,虽从母亲手中接过农机公司,但却不甘守旧,对于未来农业,他有一番自己的宏伟蓝图。“以后想要尝试构建农业大数据平台、开启农机产品的线上销售,打破区域农机经营范围……”   我市青年“农创客”“农二代”正逐渐成为我市农业领域中闪耀的新星群体,推动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乡村振兴的中流砥柱,让农业生产有钱景、更有前景。   “洄游”振鳍,新青年逐浪谱新篇  随着乡村振兴的进程推进,乡村这片广阔天地像一块强大的磁石,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一个个曾经誓要在都市大展拳脚的游子,如今成为了乡村振兴中的“创新旗手”“热血尖兵”。  “这是我们店的咖啡新品,请品尝。”走进新坝镇联盟村的咖啡店“旧木”,00后店主彭秀云正在店内制作着咖啡、甜点,咖啡店门前的露营帐篷里坐满了前来消费的顾客。谁也想不到如今这家村级网红店原来是废弃的老厂房门卫。2022年,彭秀云在向村里表明自己想要创业的想法后得到了大力支持,经过近2年的发展,如今她的月收入稳定在2万元左右,她这不过15平方的咖啡店也给村里带来了人气和全新的生活气息。  “洄游”青年把当下的消费热点带入乡村,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张画卷上挥毫泼墨,二者交融碰撞,催生出奇妙的新化学反应。90后吴昊创办南湖农场,用11年时间打造了集休闲农业、科普研学、美食体验、亲子趣玩、网红打卡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产基地,年产值约800万元,为我市农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95后小夫妻徐伽文、杜虹霖在新坝镇联合村盘活闲置资源,开起“米店1997”率先打响回村创办茶馆的先例,以“小院经济”推动当地乡村文旅流量转化,实现了经济文化双向赋能;95后田振羽开办起首个乡村宠物学校,成为新坝镇三江湾旅游聚集区建设合伙人,投身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伟大事业中去。   广阔农村,大有可为。“洄游”青年们携手共进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在乡村这个大舞台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洄游青年”返乡创业,乡村的每一寸土地都被赋予着新的可能,他们以热血与智慧浇筑着乡村的未来之花。 □ 赵紫妍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487125168
位访问者
本年度:20700967 本月:1192188 今天:176865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