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头条新闻
头条新闻  
上一条:贾晟率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下一条:“90后”村干部玩转“新农活”
学校体育为青少年全面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2025-03-12

   江洲中学八年级学生 王曦悦 体育运动可以帮助我们强健体魄和提高身心健康,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 市一中体育教研组组长 刘贤华 学校科学合理地划分区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能在运动中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和放松。 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科科长 朱向群 通过“教会、勤练、常赛”的一体化建设构建校园体育新生态,以更科学的规划与更扎实的举措,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群众盼点@一“习”话 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 ——习近平 2020年9月22日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时的讲话 一句话点评 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有力抓手,通过持续深化体教融合,更好地发挥体育独特的育人功能,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为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群众说出一“习”话——作为一名新时代少年,我会号召身边的同学一起运动起来,为建设体育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做身心健康的时代新人。 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是青少年在学校阶段接受教育的重要内容,两者缺一不可。王曦悦是江洲中学八年级的一名学生,作为优秀学生代表的她,不仅注重文化学习,同时也热爱体育运动,在校期间荣获多项体育奖项。 “我参加了学校的拔河比赛,也参与了学校的运动会,同时我还是学校排球社团的一名成员,我觉得这些体育活动大大培养了我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热情,也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王曦悦介绍,学校经常会举办体育比赛,创新体育运动形式,例如仰卧传接球、翻轮胎、接力跳长绳等丰富有趣的团体运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比赛氛围中,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磨练学生的意志品格,塑造学生的精神面貌。 “我觉得学校可以加强丰富团队协作这方面的体育运动,这样能够让同学们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互帮互助。”王曦悦介绍,目前团体运动在同学中非常受欢迎,在每日的大课间活动中,大家都积极踊跃参与各项团体运动,并纷纷表示希望学校能够再多创新团体运动的形式,开展特色体育活动,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 “我希望能够实现全民运动,让运动真正走进我们不同年龄阶段的生活中去。”王曦悦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体育运动对学生的影响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建设体育强国的队伍中来,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少年的担当。 群众说出一“习”话——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更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游刃有余、全面发展。 “我们的体育活动结合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每天的上下午大课间,以‘跑操加素质操或拉力带操、中考练习、班本活动’等形式,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作为市一中的体育老师,刘贤华深知新时代背景下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让他广受好评,在教学工作中,他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切实地运用到平时的工作实践中,注重常规教育,认真备课,严格按照教学计划上好每一节课,作为体育老师要授课多个班级,刘贤华认真分析各班的学情与不同点,因“班”制宜,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让学生掌握各项运动技能。 同时,刘贤华还担任校体育教研组组长,“不论是社团课还是体育俱乐部,我校都在‘三大球’的基础上增设了很多新兴的体育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武术、舞蹈、围棋等。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刘贤华介绍。 “用体验引导孩子的兴趣,我觉得非常重要。不管是哪一个项目,先引导他,只要他感兴趣了,不用督促他都能主动自觉地去参与。”刘贤华用他的智慧和努力,为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少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实践落点对应民生盼点——教育部门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积极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全面落实省教育厅“2·15专项行动”,通过“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建设,构建“以体育人”生态圈,让学生走出教室、拥抱阳光、积极运动。 “我们组织各校加强体育教学研讨,优化教学方式,探索大单元教学模式,开展走班选项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运动需求,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动得起来、乐在其中、习得技能。”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科科长朱向群介绍。 为有效缓解体育师资紧张的压力,市教育局通过本校教师兼职和外聘专职教师两种形式充实师资队伍。兼职教师主要任教新增的趣味田径和体能课,并发挥自身体育特长参与走班选项教学。学校采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体育教学管理模式,备课组以“1个专职+N个兼职”的形式组合,通过专职教师的引领,开展教学研讨和业务培训,有效提高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此外,市教育局还整合市级学生体育赛事体系,将学生竞赛与学校体育俱乐部建设有机融合,组织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棋类、游泳等项目的市级竞赛。通过班级对抗、年级比拼、校级联赛和市级竞赛层层磨炼,营造积极向上、比学赶超的体育竞技氛围,培养学生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意志品质。“我市各校每年组织不少于6项校内体育竞赛,至少举办一场全校师生共同参加的运动会,组织足球、篮球、排球等校园联赛,利用大课间与课后服务时间开展班级间比赛,做到班班有球队、周周有比赛。”朱向群说。 从课堂到课程,从校园活动到家庭教育,我市正通过“教会、勤练、常赛”的一体化建设构建校园体育新生态。下阶段,我市将重点聚焦体育课堂的提质增效、体育设施的智能化升级以及家校协同的机制创新,以更科学的规划与更扎实的举措,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 薛嘉琪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33949753
位访问者
本年度:76872281 本月:1606506 今天:553850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