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头条新闻 |
|
|
|
|
群众盼点@一“习”话
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希望国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
——习近平2019年9月8日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
一句话点评
深耕全民阅读已不再局限于书本,要创新做好“阅读+活动”“阅读+展览”等服务,探索全民阅读新维度。
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 叶俊贤:除了日常借阅外,可以多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图书+”活动。
市图书馆工作人员 查慧:期待更多青年读者在静坐阅读以外,主动参与图书馆特色品牌活动,以书会友。
市图书馆馆长 戴月娥:不断探索全民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推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提质增效,持续扩大图书馆的“朋友圈”。
群众说出一“习”话——希望图书馆平时多开展一些能让学生群体参加的活动,比如亲子阅读、作家讲座等。
在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叶俊贤的家中,父母给他专门腾出一间小书屋,购买了百余本青少年读物。孩子目之所至、手之所及,都是书籍,金波的《四季美文》、沈石溪的《和动物们做朋友》《窗边的小豆豆》等都是叶俊贤爱不释手的图书。“我和父母经常来扬中图书馆借阅,最喜欢的图书区域是儿童文学。周末经常能在这里消磨一下午的时光。”叶俊贤告诉记者,除了平时借阅外,他还积极参加图书馆举办的一些线下活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前不久参加的《遇见非遗 “阅”享美好》活动,剪纸非遗传承人亲手教我剪纸,还赠送了精美的作品给我,让我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无穷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叶俊贤的家庭是个名副其实的书香家庭。父亲叶贵是镇江市阅读推广人、镇江市阅读明星,他和妻子经常带领子女参加扬中博物馆、扬中图书馆组织的活动,陪伴孩子参加秋水轩岛城书会、扬中市妇联伴阅成长等阅读活动,并积极参加麦田义工服务社、长江拥军服务社等组织的公益活动。
“希望以后图书馆能多开展一些适合学生群体参加的活动,比如主题阅读、作家讲座、亲子阅读等,吸引更多青少年读者参与。”叶俊贤说。
群众说出一“习”话——积极培育品牌项目,想方设法提高各类文化活动的质量和品位,提升图书馆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图书馆是全民阅读主阵地,每一位图书馆员都应该是一个称职的荐读者。作为一名年轻的95后图书馆馆员,查慧经常关注主流媒体发布的新书动态,并热情推荐给读者,鼓励他们主动阅读。
图书馆承担着阅读推广、文化传播、社会教育等公共服务职能,查慧和同事们通过策划、组织各类公益文化活动,积极探索公共图书馆新发展,不断增强读者参与活动的沉浸感、互动性和体验感,多方面展示新时代图书馆的趣味与魅力。“少年儿童是目前我馆借阅书籍最多的群体,老年人则是最坚持的阅读‘长跑者’,也是最稳定的读者群体。同时,我们也能发现利用图书馆自习或开展工作研究的青年人越来越多,他们将图书馆视作最佳的学习场所。”查慧期待更多青年读者在静坐阅读以外,主动参与图书馆“读家书友会”“春天朗读者”等特色品牌活动,畅游书海,以书会友,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力量。
从事图书馆工作近5年,查慧也越发认识到全民阅读对于文化建设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并感受到许多来自“铁杆粉”的深情厚谊。“我坚定地认为这是一项服务公众、惠及民生的工作。但是在工作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查慧告诉记者,有些读者借书周期很长,即便工作人员电话联系了也置之不理,这对图书的正常流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还有在求新求变方面,我们也要想方设法提高各类文化活动的质量和品位,以此来吸引更多‘新粉’,持续提升图书馆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实践落点对应群众盼点——近年来,面对阅读方式呈多元化趋势,市图书馆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优质文献资源为载体,不断创新服务路径,通过“阅读+”多渠道供给,打造全方位、立体式阅读推广新模式。
市图书馆是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阅读主阵地,也是书香扬中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市图书馆创新渠道,创新打造全方位、立体式阅读推广新模式。“阅读+活动”,面向不同年龄群体,结合时令节气、传统节日等,策划、举办绘本故事悦读会、换书大集、青年书友会、传统文化体验、公益讲座等活动,解锁图书馆“新玩法”,丰富读书体验;“阅读+展览”,图书馆自身场地有限,无法在场馆内开设展览,利用中小学校园进行优质展览巡展,让知识在“巡游”中普及推广、润泽童心;“阅读+新媒体”,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线上服务与互动,通过定期推出主题书单、读书竞答、百科知识等,实现书籍与读者跨越时空的双向奔赴;“阅读+志愿服务”,集合本馆工作人员和社会志愿者力量,深入社区居民群,示范引导亲子阅读,开展创意手作活动,推动阅读宣传与推介直达基层。
“这些文化活动贯穿全年,近60场次,直接受益群众2万余人次,不仅活跃了市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在全社会营造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气。”市图书馆馆长戴月娥介绍。
下一步,市图书馆将结合新形势新变化,求突破求创新,推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提质增效,不断探索全民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扩大图书馆的“朋友圈”。“在强化阅读空间基础功能上,充分立足现有阵地,高效开放总分馆,从图书配置、延时服务、日常导读等方面,进行精准化对接,做到读者需求与场馆供给的高度融合。”戴月娥说,此外,积极培育公益阅读品牌项目,打造以阅读亮点为核心的活动品牌,持续增强活动的知识性、趣味性和体验感,扩大覆盖面和受众群,提升“阅读悦生活”服务形象,为强富美高新扬中建设注入更多书香力量。
□ 杨蝶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