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头条新闻
头条新闻  
上一条:市委书记贾晟率团赴新加坡日本开展系列经贸交流活动 下一条:全力以赴以高质量项目建设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执“绿”为笔 凝心聚“绿” 共享“绿”色
写在绿水蓝天间的生态答卷
  2025-03-31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86天,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32.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下降至8微克/立方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主要河流断面水质Ⅲ类及以上比例达到10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2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1平方米,林木覆盖率达21.16%……这是我市2024年全年交出的生态答卷“成绩单”,在变化曲线中展示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姿态”。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扬中人全力践行生态为先理念,凝心聚“绿”,勇当“绿水青山”的“维护者”、生态岛城的“实践者”的“真情”告白。    绿色赋能 做“绿水青山”的“维护者”   近日,新坝镇文坤绿岛喷涂中心项目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采用先进的水喷淋、干式过滤、二级活性炭吸附等多重处理工艺,其中投资300万元建设的集中排放治污设备,不仅让废气治理“轻松拿捏”顺利达标,而且对企业员工的健康影响也降到最低,为我市喷涂行业的绿色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一直以来,扬中是远近闻名的工程电器岛,系列化的工程电器产品都需要经过表面处理的环节,因此表面处理的企业有其生存的“土壤”,但其污染风险相对较高。如何实现两者的平衡?我市通过持续集中整治和建设“绿岛”喷涂中心,既满足产业发展之需,又满足生态环境保护之责,绿色发展是解决之道。   集中整治和建设“绿岛”喷涂中心仅仅是我市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聚焦重点领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先后对长江岸线、船舶等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开展全面梳理,提升废气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效率;组织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化工退出企业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聚焦生态监测,对环境重点指标实现监管专业化、智慧化;积极引领广大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推进绿色制造体系构建力度,推动更多企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共同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截至目前,我市已创成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绿色工厂19家、镇江市级绿色工厂25家。 守江护绿 做生态岛城的“实践者”   我市长江岸线120公里,是全省长江岸线和开放岸线最长的县级市。自2021年1月长江禁捕政策实施以来,我市按照每2公里配备1名专职巡防员的标准,设置22个标准化长江禁渔执巡点,组建6支基层巡防员队伍,整合150个监控,运用无人机、望远镜等设备,实施“24小时常规巡防 + 零点突击检查”,截至目前,累计办理各类垂钓案件1087起,收缴各类渔竿渔具近3000根(套),办理非法捕捞案件55起 ,有力打击了非法捕捞行为,让长江渔业资源得到较好的修复。   在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上,我市连续20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投放河豚、鲢鱼、鳙鱼、青鱼、草鱼等鱼苗达5000万尾,为长江鱼类种群补充“生力军”。   近段时间,我市启动新一轮巡游出租汽车报废更新工作,对报废老旧出租车后更新纯电动新能源出租车的公司或车主给予每辆车1.5万元一次性补助,第一批次16辆出租车已完成“电动化”转型;而公交车早已全面“电动化”。   我市是全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一直以来,在“绿色能源岛”的打造上先行先试、探索创新,形成了新能源光伏全产业链,大力实施“金屋顶”计划,截至目前,分布式光伏并网超1.1万户,光伏装机渗透率近80%;建成全省首个“光伏+储能”可再生能源系统合成的“零能耗公园”,绿色低碳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识。  生态共享 市民成最大受益者   “门口的‘口袋公园’,让我们出了家门就有运动休闲的地方,绿化还很好,真是幸福了。”市民朱先生边散步边说。   如今,我市家门口、街角处的“口袋公园”有42个,初步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让市民“转角遇见美”成为现实;而城区的四大公园风景各异、特色鲜明,也让扬中人随心享受生态“红利”。   与此同时,我市乡村也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鸣凤村以特色田园乡村为抓手,串联起村史馆、非遗文化体验馆、生态有机采摘园等地,打造了一个以诗意田园为主题的乡村景点,并迅速“出圈”,很快成了市民的“打卡点”。   不仅是鸣凤村方家埭的“诗意田园”,“渔趣兴阳”“桃源明华”“竹韵红联”“艺术新安”“红色友好”……等一批乡村特色“标签”越发“显眼”,昔日的“土旮旯”正变成今天的“金疙瘩”。   在此基础上,各地推出了非遗研学游、亲子研学游、记住乡愁游、红色团建游、奇妙博物馆游等多元化精品旅游线路,将特色村落与景点串联成线,满足了不同游客群体多样化的需求。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创建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3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8个、省级传统村落3个、省级绿美村庄105个,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正徐徐展开,全体扬中人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 孙华丽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34692380
位访问者
本年度:77688583 本月:2422804 今天:293435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