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热线 |
|
|
|
|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市中医院犬伤门诊了解到,进入春天,猫狗等动物都进入了发情期,性情狂躁,很容易伤人,近期动物伤人的病例明显增多。医生提醒,春天动物狂躁别招惹,保持距离更安全。
在市中医院,急诊外科医生郭敬拙介绍,最近有不少患者因被动物咬伤前来求助,被狗咬伤被猫抓伤的较多。一方面与动物发情期有关,另一方面春天气温升高,人们衣裤穿得都较少了,很容易被咬伤。以往急诊记录显示,从3月持续到9月都是被动物咬伤病情的高发期。“如果一旦被猫、狗等动物咬伤或抓伤情况下,应该立刻挤压伤口把污血排出,再用肥皂水和有压力的流动的清水反复交替冲洗,冲洗大概15分钟之后,要在被猫狗咬伤24小时内,到附近预防接种门诊或医院去接种疫苗,并接受专业人员预防处置。”郭敬拙说。
据了解,春天动物进入发情期,就算原本性情温顺的动物也会变得狂躁、有攻击性。郭敬拙提醒,春季不要与宠物过分亲近。在宠物烦躁不安、恐惧时,尽量不要用手抚慰。另外,猫狗在生理期和怀孕期间也很容易伤人,要尽量与其保持距离。“比如市民外出遛狗,最好给狗带上牵引绳,或者给狗戴口罩防止它咬伤别人,最好不要在老人、小孩聚集的公共场所遛狗。如果自己进行户外活动,建议避开猫、狗非常多的地方,不要抚摸自己不熟悉的猫狗。”郭敬拙说。
(施周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