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扬中要闻 |
|
|
|
人家种粮,他种草。农学学子杨勇扎根农村、筑梦田园—— |
青春“坪”出致富路 |
|
2025-04-02 |
|
在我市的乡村沃野间,有一位名叫杨勇的农学学子正在以大地为纸、绿草为墨,为传统乡村注入全新活力,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现代田园画卷。
2004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的毕业典礼上,杨勇手握烫金毕业证书,心却早已飞向故乡那片熟悉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在校期间,他深耕草坪种植与养护技术,穿梭于实验室、试验田,积累下扎实的理论与实操经验。面对城市抛出的橄榄枝,他毅然决然选择返乡,“家乡的土地养育了我,现在轮到我用所学回馈这片土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乡亲们看看农业科技的力量。”
说干就干,通过农业信贷等方面的支持,杨勇贷到了一笔比较大的启动资金,先后在八桥、新坝等地投资300余万元租赁了近200亩土地进行种植。初回乡村,简陋的基础设施、传统的耕作观念如荆棘横亘在前。但杨勇毫不退缩,将专业知识倾囊而出。他运用所学土壤学知识,对村里土地进行精细检测,针对酸性偏高地块精准施策,改良土壤结构;引入自动化喷灌系统,依据天气、土壤湿度数据智能浇水,告别靠天吃饭的粗放模式。为防治草坪病虫害,他搭建小型实验室,自制天然驱虫剂,利用生物防治手段守护每一株幼苗。从春寒料峭时的播种,到暑气蒸人下的精心管护,杨勇整日泡在田间,皮肤被晒得黝黑,双手布满老茧,却从未停下奋进脚步,只为让第一茬草坪以最完美姿态亮相。记者了解到,杨勇的农场种有矮生百慕大、马尼拉等品种的草皮,在相对温暖的天气下,种植周期约为3个月,一年大概可以种2~3季,每年效益约5000元/亩。
品质过硬的草坪有了,如何走向更广阔天地?杨勇深知品牌营销的关键力量。他为自家草坪注册“彩益轩”商标,设计精美宣传册,带着产品参加各类农业展会、园林行业交流会。现场展示草坪的耐践踏性、四季常绿特性,吸引众多客商目光。借助网络平台,镜头前详细讲解草坪种植养护要点,线上接单、线下发货,销售网络迅速铺开,订单如雪片般纷至沓来,产品入驻周边城市多个大型公园、高端住宅小区绿化项目,口碑与效益双丰收。
一人富不算富,杨勇的梦想是点亮乡村共富星火。他成立“草坪种植合作社”,免费向乡亲们提供技术培训,手把手教大家播种、施肥、修剪技巧。谈及远景,杨勇目光坚定:“我要继续钻研新品种,提升草坪科技附加值,打造乡村生态旅游融合项目,让更多人感受田园之美。”
□ 陈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