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
□ 范继平
在万里长江下游的扬子江中,有一座顺流而生,迎浪而长的小岛,自从东晋露出水面的那一刻起,就经受着惊涛骇浪的考验。数百年来,这座小岛如中流砥柱巍然挺立。扬子江锤炼了这座小岛的坚强风骨,也培育了岛民无所畏惧的优秀品质。这座小岛因身处扬子江中而取名为扬中。
扬中四面环水,岛民外出全靠舟楫之渡,于是便有了渡口。据《扬中县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前,扬中民渡渡口有49处,遍布扬中岛四周。摆渡船多数为木帆船,紧邻扬中岛中部的东新港渡口的原三跃乡五 村祝瑞凤家也有一条木帆船。
祝瑞凤的父亲祝明义是这条船的主人,在东新港渡口以渡客送货维持生计。新中国成立后,祝明义入了“渡划社”,成为扬中的第一代渡口摆渡人。他生有五个儿女,祝瑞凤是“落巴子”。这“落巴子”像小猴子一样调皮,所以埭上的人给他起了个外号:“皮条子”。也许皮条子生在长江边,长在长江边,他从小就喜欢玩水。江边滩地有许多大水塘,他在水塘里望着蓝天仰捎捎,坠入水底扎猛子,从小练就了一身好水性。他回忆,年轻时曾游过江面狭窄的夹江。
祝瑞凤小时候就屁颠屁颠地跟着父亲上摆渡船。当然一方面与他喜欢玩水的天性有关,另一方面他这个“落巴子”家中没人带,只能如此。摆渡船实则就是扬中人所说的挂着帆篷的“小划子”,靠风力风向行驶,尽管祝明义有着娴熟过硬的本领,但天有不测风云,江面上风大浪急危险性无时不在,而祝瑞凤一点也不害怕,像没胆似的。没想到这些却成了他以后所作所为必要的本事。
1982年的秋天,祝明义光荣退休,正值顶替年龄的祝瑞凤成为扬中丰乐桥渡口的一名摆渡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祝瑞凤对叉帆掌舵等活儿并不陌生,不到一个星期就能规范操作。但真正接受精神洗礼的还是第一次随父亲一起入江救人,从而开始了他择义善行的人生之路。
1982年,祝瑞凤到丰乐桥汽渡码头上班不久,有天夜里凌晨三四点钟光景,忽然刮起了大风,顿时江面上风急浪高,波涛汹涌,一条拖着十几条小船的拖驳船正在行驶,突然其中有一条小船被巨浪掀翻,船上不幸有人落水。“救人啊,救人啊”的呼救声不时传来,惊醒了祝明义,他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正在酣睡的祝瑞凤也被惊醒。此时,他看到父亲不顾自身安危,无所畏惧地跳入了江中,他也毫不犹豫地紧跟着跳了下去。经过父子两人的共同努力终于把人救上了船。这是祝瑞凤第一次救人,也是祝瑞凤在择义善行的人生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1984年,祝瑞凤调到有扬中南大门之称的轮船港渡口工作,驾驶802号汽渡船。一天晚上正逢他值班,夜里二点左右忽然刮起了7到8级大风,他听到江面上传来“出事了,救命啊”的大声呼喊。原来是一艘满载芝麻的货船发生了停机故障,如果不及时靠岸避风,货船很有可能翻沉,不但财产遭受损失,生命也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船老板无奈之下只得操起煮饭的铁锅边敲边大声呼喊。祝瑞凤听到呼救后立即招呼八九位同事,用汽渡船把出事的船迅速拖到了岸边。货船得救后,祝瑞凤才松了口气。
择义善行的高尚品德是祝瑞凤锐意进取的不竭动力。从一名撑篙划桨的渡工到机帆渡船的驾驶员;从船长到渡口管理所所长,他在风口浪尖上蜕变升华,坚守着终生不变的信仰。
2013年10月4日,轮船港秋天的江面水波不兴,风微浪稳的江面显得格外的温柔。偶尔有几簇芦花飘落江面,随着江水缓缓漂流。从轮船港驶向江南对岸的渡船一如往常,突然码头上有一名工作人员发现有人跳江,便大声呼喊:“祝所长,不好了,有个女子跳江了,快要沉下去了!”
正在调度室值班的祝瑞凤闻声迅速向码头跑去。他环顾了一下江面,却一时没有看到人,后顺着工友手指的方向,他才看到有长长的头发在随波浮动。人命关天,赶紧救人!祝瑞凤飞快地脱下外套,扑通一声跃入江中,奋力向该女子游去。
此时,那女子正慢慢下沉,祝瑞凤快速游到女子身后,一把抓住她的衣领,然后奋力往岸边游。为不使她再呛水,他尽力将女子头部托出水面,而女子湿透的厚外套和身体的重量,让祝瑞凤游得非常艰难,用尽全身力气才把女子救上岸。上岸后,祝瑞凤由于使尽了全力,一下子瘫倒在地。
事后,有人问祝瑞凤,当时岸上那么多人在看,为什么只有你跳下去救人?祝瑞凤淡淡地说:“也许有人是因为不会游泳而不敢,毕竟是在长江里,危险性很大,万一发生不测就上不来了,而我会水,虽然也有危险,但有人落水了,总不能眼睁睁地见死不救啊!救死扶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朴实平淡的语言彰显了祝瑞凤择义善行的道德担当。2014年,扬中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他“扬中市第三届道德模范”称号,2016年被镇江市政府评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择义与善行是人类道德行为中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择义,即选择正确的道义和价值观,是善行的前提和基础。而善行,则是将正确的道义和价值观付诸实践,展现人性的光辉。
祝瑞凤,1963年2月18日出生,19岁顶替父亲到渡口工作。在渡口工作的37年中,他面对朝不虑夕的危险,面对难以预测的天气,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用自己的奉献担当换来了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而他由于长年在船上工作,风寒交加,患上了老胃病。加之机帆船经常会出现缆绳缠绕船桨叶片的情况,有时不得不下水排障除险,寒气侵袭,胃病常发,但祝瑞凤从无怨言,义无反顾,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对待自己的工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扬中形成了一岛五桥的交通格局,渡口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退出了历史舞台。渡口撤销后,祝瑞凤调到扬中市汽车轮船有限公司资产办担任副主任。但此时公司由于人员过剩,经济效益每况愈下。公司领导找祝瑞凤谈话,动员他提前退休。为公司减轻负担,他二话没说,立即表示同意,公司领导怎么也没想到祝瑞凤会如此坦然,因为提前退休工资每月将要少拿3800多元。何止退休金吃亏,后来公司撤销时身份置换金30多万元他一分也没拿到。这些虽然直接关系到祝瑞凤的切身利益,但他从容面对,用最质朴、最真诚的方式,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用自己的善行义举为全社会树立了道德标尺。他不是一名共产党员,却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是普普通通的渡口工人,他用无怨无悔书写人生。
采访结束时,祝瑞凤说:“现在老胃病严重了,明天将去上海某大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但愿他手术成功,祝好人一生平安!
(本文有删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