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头条新闻 |
|
|
|
为“生态岛城”积聚绿色动能 |
我市城市垃圾治理“加减法”成效显著 |
|
冷旭颖 2025-04-13 |
|
近日,随着我市垃圾回收数据的更新,一组数据变化引起了广泛关注:厨余垃圾回收量逐年下降,而大件垃圾及可回收垃圾回收处理的预约量却显著增加。这一降一升之间,勾勒出市民环保行为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作为”的深刻转变,也为我市生态环境的改善积聚了绿色动能。
“精打细算”的餐厨减法
在我市翠竹南路一家川菜馆,垃圾清运车每天晚间九点“准时报到”。记者看到,在餐厨垃圾收运员的帮助下,餐厨垃圾桶被垃圾车内的 “爪子”轻松抓取,存放了一天的餐厨废弃物被倾倒进垃圾车中。店主王女士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已经养成了习惯,每天一到这个点就主动把垃圾桶搬到指定地点,等待城管部门派人帮我们收运,真是省心又方便。”
今年是我市推行餐厨废弃物集中收运的第6个年头,统计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三年间,我市餐厨废弃物处置量从8689.22吨降至5116.06吨,同比下降了41%。王强负责收集城西片区的100余家饭店、宾馆、企事业单位的餐厨废弃物。他说,近段时间,时常会听到顾客要求服务员将吃剩的饭菜打包。此外,我市不少餐馆和食堂如今采购食材都是“量入为出”,根据时间和以往数据提前估算用餐人数,部分菜式先到先得、限量供应。餐厨废弃物的不断减少正是由于市民消费观念和用餐习惯正在发生转变。
变化的背后是餐厨废弃物源头治理体系的完善。从2024年4月起,为进一步加强我市餐厨废弃物收运管理,市城管局将收运餐厨废弃物的时间改为夜间9点后统一收运,并于次日上午9点前将已经收运干净的餐厨废弃物收集容器收回至营业场所内,确保日产日清,进一步减少室外暴露的时间。
“预约爆单”的收运加法
与厨余垃圾减量形成鲜明对比的,大件垃圾及可回收物回收处理的预约量显著增加。随着市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大家逐渐意识到这些大件垃圾其实是 “放错地方的资源”。同时,相关部门和企业也不断优化回收渠道,推出线上预约、上门回收等便捷服务。
在福源村的市大件垃圾拆解中心,全自动一体化处理设备正高速运转,沙发、床等大件家具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进入传送带拆解粉碎。在磁力、风力的作用下,粘连着一些碎布条、海绵块的铁钉、铁丝等细碎的金属零件被自动分拣出来;布条、木碎、皮革、海绵等轻物质则从另一个出口分离。市环管中心机械化作业所所长朱建华告诉记者:“将零件精准分类以便后续环节资源化利用。2024年我市收运处置大件垃圾共254车,较2022年增长了11.8%。”
浩云湾小区的回收点负责人表示,过去一年里,他们接到的大件垃圾回收预约电话比前一年多了近一半,“垃圾的处置费用由政府承担,市民不用额外付费,业主都很乐意。小区业主‘少跑了腿’,大件垃圾‘多了去处’,达成了双赢。”该负责人说。我市主城区范围内103个“大件垃圾暂存点”的繁忙景象正是市民分类意识提升的真实写照。
“生态岛城”的全民自觉
从社区里定期举办的环保知识宣讲,到学校里已纳入素质教育课程的垃圾分类课堂,再到线上平台的环保话题热度的不断攀升、环保达人分享的废物利用小妙招获得大量点赞和转发……四月的岛城,生态的理念在岛城的各个角落持续推进。
前段时间,很多市民不约而同地都在做同一件事,那就是记录下自己低碳生活的点滴,以此获取积分参与物品兑换。兑换日市政大礼堂前广场人头攒动,充电宝、保温壶、小绿植等价值不一的物品被践行低碳理念的市民朋友抱回家中。兑到大奖山地车的市民朱女士告诉记者:“没想到通过积累小小的节能行为,还能有大收获。有了这辆山地车以后,我的出行方式也会更加环保低碳。”据悉,仅第三次“绿色有礼 唤醒低碳”活动就吸引了近四千人次参与,线上收集节能信息三万两千四百条。
当民众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将环保行动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时,生态环境的改善便成为必然。这不仅仅体现在简单的数据波动,更反映在城市环境点点滴滴的改善中。全市98个垃圾分类“清洁小屋”建设落成,实现各类垃圾精准投放;113个绿美村庄为生态岛城加码,村民“家门口”享受绿色福利;“美丽庭院”处处是景,用“柳绿花红”连起邻里和谐、助推了乡村振兴。
□ 冷旭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