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林牧 副渔业 扬中县是江中绿洲,芦、柳、竹素称“扬中三宝”。四面环江,盛产被誉为“江上三鲜”的河豚、鱽鱼、鲥鱼。境内绿树成荫,河港纵横,农家普遍植桑育蚕,饲养畜禽,长江捕捞和内塘养殖等渔业亦较发达。芦、柳、竹、蒲等制品的编织,棉、麻土布的纺织,各种蔬菜、瓜果的栽培均较普遍。日军入侵期间,林牧副渔业遭到严重破坏,直至解放后,才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57年林牧副渔业生产基本恢复到抗日战争前的水平。但1958年的“共产风”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大割“资本主义尾巴”,又使林牧副渔业的发展遭到严重挫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指引下,全县的林牧副渔业发展比较迅速,产值不断上升。
部分年份林牧副渔业产值比较表
(单位:万元)
年份 |
林业 |
牧业 |
副业 |
渔业 |
1950 |
187.59 |
543.13 |
129.97 |
4.74 |
1957 |
148.97 |
588.39 |
149.97 |
54.35 |
1958 |
200.46 |
611.03 |
209.96 |
77.99 |
1962 |
62.53 |
Z62.52 |
110.98 |
33.09 |
1976 |
935.49 |
893.53 |
5638.75 |
78.71 |
1082 |
556.23 |
1777.79 |
12482.00 |
169.73 |
1985 |
520.43 |
1755.35 |
24713.00 |
205.56 |
说明:1962年后副业产值中含村(队)办工业产值。
第一节 林 业 一、植树造林
扬中县人民素爱在家前屋后、塘边岸头栽插树、竹、柳等,故全县绿化覆盖面较大,有绿洲之称。
建国后,政府多次开展绿化造林运动。
1950~1952年,要求每年每人植树一株。1956—1959年,四年时间完成60公里江堤外滩34万株、港堤堤坡128万株、四旁(屋旁、路旁、河旁、堤旁)绿化144万株、栽桑51.6万株的植树造林任务。
1963~1965年,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恢复林业生机,三年中栽桑百余亩,插柳千余亩,植树150余万株。至1969年全县有林木1600万株,杞柳12000亩,桑园6700亩。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林业生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得到落实。1981年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82年县政府颁发林权证书,充分调动了群众植树,栽竹、插柳的积极性,林业生产得以健康、迅速发展。
1979~1985年绿化造林情况表
年 |
新栽树木 |
新栽杞柳 |
新栽桑树 |
新栽竹枝 |
新裁果树 |
培育林苗 |
份 |
(万株) |
(亩) |
(亩) |
(亩) |
面积(亩) |
株数 |
(亩) |
1979 |
275 |
1250 |
400 |
700 |
70 |
|
85 |
1980 |
196.7 |
1576 |
|
80 |
371 |
|
105 |
1981 |
182 |
1056.8 |
|
380 |
50 |
|
104 |
1982 |
173 |
564 |
|
150 |
70 |
|
56.4 |
1983 |
150 |
320 |
|
|
|
7106 |
46 |
1984 |
114.3 |
904.9 |
|
|
|
22048 |
20 |
1985 |
127 |
912 |
|
|
129.5 |
|
27.6 |
二、用材林木
扬中县用材林木,主要有枫杨、柳树、苦楝、榔榆、榉榆、青檀、椿树、乔木桑、银杏、鸡爪枣等,其中以枫杨、柳树为当家品种。
建国后,政府注意树种更新。1958年引进法国梧桐,1962年引进白榆、刺槐,1970年引进泡桐,1972年引进水杉、香樟,1975年引进池杉、“214”白杨,1983年引进柳杉。其中以水杉为当家品种。
1975年以前,用材林均分布在村庄周围和田头、路旁、岸边、河边、港边等隙地。自1976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和全面培修江港堤以后,用材林主要分布于69条新开的主干河道和一、二级河道的岸坡及60多公里的江堤两旁。
主 要 年 份 林 木 情 况 表
|
1949 |
1957 |
1965 |
1978 |
1985 |
年 份 |
株数 |
面积 |
株数 |
面积 |
株数 |
面积 |
株数 |
面积 |
株数 |
面积 |
|
万株 |
亩 |
万株 |
亩 |
万株 |
亩 |
万株 |
亩 |
万株 |
亩 |
林木总计 |
139.98 |
26950 |
641.81 |
60943 |
837.34 |
77239 |
1262.05 |
107889 |
1455.56 |
121501 |
|
四旁绿化 |
25.00 |
1667 |
507.95 |
33863 |
730.62 |
48708 |
921.75 |
61456 |
1138.55 |
75903 |
|
薪 炭 林 |
99.00 |
6600 |
97.50 |
6500 |
67.50 |
4500 |
57.00 |
3800 |
|
|
|
杞 梆 |
|
3500 |
|
3900 |
|
5500 |
|
6020 |
|
7285 |
其 |
竹 园 |
|
10000 |
|
9500 |
|
10500 |
|
13000 |
|
13374 |
|
成片果园 |
4.86 |
1216 |
0.86 |
214 |
0.72 |
180 |
0.72 |
180 |
0.95 |
273 |
|
散生果树 |
11.12 |
2781 |
12.00 |
3000 |
15.00 |
3750 |
15.28 |
3820 |
10.18 |
2544 |
|
桑 园 |
|
1036 |
|
2400 |
|
2500 |
|
1593 |
|
1670 |
中 |
公路绿化 |
|
|
3.50 |
233 |
3.50 |
233 |
6.00 |
400 |
9.35 |
623 |
|
江 防 林 |
|
|
20.00 |
1333 |
20.00 |
1333 |
41.30 |
2753 |
56.00 |
3733 |
|
农 纲 林 |
|
|
|
|
|
|
220.00 |
14667 |
226.01 |
15067 |
|
家庭绿化 |
|
|
|
|
|
|
|
|
14.52 |
968 |
|
苗 圃 |
|
150 |
|
|
|
35 |
|
200 |
|
61 |
林本覆盖率
% |
7.86
|
17.77
|
22.56
|
31.45
|
35.42
|
说明:1.全县四旁绿化以150株折算一亩,散生果树以40株折算一亩。2.全县陆地面积228.7平方公里,折343050亩。林木覆盖率=林木面积÷陆地面积×100%。
三、经济林木
竹枝、杞柳为历来主要经济林木,香樟、油桐、青桐、棕榈、乌桕、杜仲、油茶为数甚少。1968年引进刚竹。
竹有淡竹、燕竹、巨竹、桂竹、刚竹五个品种,多数分布在农民家前屋后,少数在江港堤内坡。1985年全县竹园面积13374亩。
杞柳有浑水、清水两种。浑水柳分布在江堤外滩,清水柳分布在圩沟、港河、渠道两侧。1985年全县杞柳面积7285亩。
部分年份竹枝,杞柳产量表
(单位:担)
年 份 |
竹 枝 |
杞 柳 |
年 份 |
竹 枝 |
杞 柳 |
1949 |
64000 |
32400 |
1970 |
48000 |
80000 |
1952 |
65500 |
33600 |
1975 |
80000 |
172319 |
1957 |
39320 |
30372 |
1976 |
80000 |
180800 |
1962 |
25708 |
11221 |
1978 |
80000 |
106050 |
1965 |
24600 |
70000 |
1982 |
125400 |
243030 |
1966 |
28700 |
75000 |
|
|
|
四、果树
全县果树品种较多,种植面积较广。水果历来有梨、桃、杏、李、枣、枇杷、石榴、樱桃,无花果等种类。干果仅有银杏一种。其中梨有菊水、木梨、黄香、稻青等品种,以木梨为多;桃有梅桃、莳桃、水蜜桃、扬州早、六月红等品种,以莳桃为多;枇杷有白沙与红沙(无定名);银杏有佛手、梅核两个品种。
1949年全县共有各种果树11.12万株,生长在农民家前屋后的隙地,只有银杏植于宗祠、庙宇、祖坟、地主庄房等周围。现存三茅建设村的银杏,树龄达三百余年。县良种场(原杜楚卿庄房)尚存银杏155株。
1959年起先后从浙江、上海、山东、祟明、无锡、溧水、宜兴、丹徒等地引进梨、桃、苹果、柑桔、葡萄、核桃等10多个新品种。
至1985年全县共有各类果树11.6万株,其中散生果树10.18万株。成片果树273亩(桃、梨、枇杷、葡萄四个品种),主要分布在联合乡新跃农场、八桥镇宏图农场、新坝镇林果场、雷公嘴养殖场、丰裕乡永固村、兴隆镇东方红村、三茅乡群英村等地。1985年全县主要果品产量达440750公斤,总产值161361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其中梨271000公斤,79404元;桃75050公斤,22966元;枇杷77750公斤,51315元;葡萄2450公斤,1193元;其它如苹果、柑桔、枣子等14500公斤,6483元。
第二节 畜牧业
一、畜禽生产
扬中县无专一牧场,沿江—带牲畜多在江港堤岸坡、滩涂或少数荒地上放牧,畜牧业以家庭饲养牛、猪、羊、鸡、鸭等家畜家禽为主。解放前,扬中县畜禽生产多处于自发状态,畜禽结构变化和数量增减,亦取决于粮食生产的丰歉及自然条件的变化。
扬中县的良种米猪,素享盛誉,曾获万国产品展览会奖章。苗猪、山羊、鸡亦畅销大江南北。民国21年(1932)产肥猪1.3万头,羊1.7万只,平均每户养肥猪0.45头,羊0.59只。民国25年(1936)生猪发展到4万头,苗猪30万头,家禽10万只,禽蛋7000担。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掠夺,破坏惨重,抗战胜利后恢复迟缓。1949年,全县有耕牛2083头,年产肥猪2万头,苗猪20万只,鸡4万只,禽蛋4000担。
民国时期曾拟在农村推行畜牧业改良计划,试办畜牧专业性合作团体,江苏省政府饬令县建立农业推广所未成。民国36年(1947)春,县政府在雷观乡(现属永胜乡)试办农民投股形式的“生猪合作社”,经营选种、肥育、繁殖、购销业务,入社农民144人。建国前由于科技落后,畜禽疾病猖獗,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多达20余种,常出现严重瘟疫。全县仅有20多名民间兽医和阉割手,牲畜染病靠土方土法治疗,难以见效。
建国后,政府采取发放贷款、供应饲料、建立技术机构、防治疾病和制定奖励、收购政策等措施,使畜牧业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1979年全县生猪为24.5万头,羊9.2万只,家禽22.5万只,生猪、家禽分别比1949年前增长12.2和5.6倍。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下达后,农村出现专业户、“贸、工、农”联合体和产、供、销一条龙,各类畜禽专业户出现。1985年全县有畜禽饲养专业大户140余家,且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耕牛历来为私人专户饲养,用以经营代耕、加工粮食等。建国初期沿用旧制。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期,改为大队、生产队集体饲养,因管理不善,流产、伤残、死亡等时有发生。随着农业机械化的逐渐推广,耕牛日趋减少,至1985年全县仅存耕牛(黄牛)2头。
生猪原为农户私养,1955年农业合作化,开始建立集体养猪场。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大办集体养猪场,开展“万、千、百、十”(即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养猪数)养猪场运动,大小牲畜一律收归集体。集体养猪一时风起云涌,全县较大的猪场120个,小的1128个。当年冬季,冻死、饿死、病死、偷宰现象严重,生猪数量急剧下降,1960年存栏生猪仅剩3.2万头,为1958年的38.8%。
1961年贯彻中央“公养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的方针,将平调的生猪下放给社员私养,撤销82个大队猪场,下放母猪5572头,并采取划留饲料地,供应饲料粮、商品粮,实行物质奖励,提高收购价格等有力措施,同年生猪上市量增加到6.53万头。
70年代,除“文化大革命”后期曾一度限制苗猪价格,形成罚款风、杀母猪风,生猪饲养量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均坚持“公养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的方针,生猪数量稳步上升。
80年代,农村实行改革,生猪主要由农户私养,年饲养量在20万头左右。羊和家禽历来均为私养,山羊以圈养为主,沿江一带农民有栓桩放牧习惯。鹌鹑、火鸡、貂为引进新品种,亦属私养。1985年年末有兔5724只,蜂346箱,多为私养。
畜禽生产发展,向社会提供了大量畜禽产品,为繁荣农贸市场、改善人民生活作出了贡献。
部分年份畜禽饲养量比较表
|
生猪 |
羊 |
牛 |
家禽 |
兔 |
蜂 |
年份 |
饲养数(头) |
年末存栏(头) |
饲养数(只) |
年末存栏(只) |
年末实有(头) |
年末实有(只) |
年末实有(只) |
年末实有(箱) |
1949 |
|
66197 |
|
8376 |
1780 |
44478 |
|
|
1950 |
|
75806 |
|
9734 |
1991 |
51078 |
|
|
1952 |
|
62057 |
|
11886 |
1712 |
129562 |
55 |
|
1957 |
|
80337 |
|
19899 |
2379 |
140425 |
3489 |
|
1960 |
|
32043 |
|
19146 |
2226 |
138548 |
7001 |
|
1962 |
|
44116 |
|
40498 |
2170 |
104281 |
7255 |
17 |
1967 |
|
83343 |
|
24782 |
1494 |
|
10698 |
|
1970 |
|
72040 |
|
30619 |
1183 |
|
|
|
1975 |
|
83579 |
|
35583 |
146 |
|
|
|
1978 |
|
97061 |
|
53273 |
45 |
169548 |
2300 |
108 |
1982 |
201344 |
94650 |
64376 |
48409 |
5 |
269202 |
8420 |
1074 |
1984 |
199432 |
92228 |
78071 |
50115 |
2 |
341583 |
1911 |
292 |
1985 |
203140 |
114047 |
79384 |
45694 |
2 |
539203 |
5724 |
346 |
1976~1985年提供畜禽产品情况表
年 |
肥猪(万头) |
羊(只) |
羊皮 |
羊毛 |
活 禽 |
禽 蛋 |
蜂蜜 |
兔毛 |
份 |
上市量
|
收购
|
产肉量
(万公斤) |
上市量
|
其中
屠宰 |
(张)
|
(公斤)
|
收购
(万只) |
上市量
(万公斤) |
收购
(公斤) |
(公斤)
|
(公斤)
|
1976 |
8.33 |
7.03 |
604 |
|
9790 |
17200 |
200 |
18500 |
|
33600 |
|
|
1977 |
6.87 |
5.07 |
467 |
|
8644 |
10000 |
1500 |
12400 |
|
46300 |
|
|
1978 |
8.00 |
6.36 |
579.3 |
19524 |
7647 |
8100 |
1450 |
11300 |
|
59850 |
|
|
1979 |
12.27 |
11.79 |
960.9 |
20392 |
20392 |
12103 |
1200 |
4143 |
|
102100 |
2800 |
200 |
1980 |
14.76 |
14.31 |
572.5 |
23934 |
|
25900 |
1450 |
3500 |
|
59850 |
|
200 |
1981 |
11.31 |
10.48 |
4192 |
31135 |
28121 |
14900 |
2100 |
400 |
|
70900 |
3809.5 |
221.5 |
1982 |
10.6 |
10.26 |
556.5 |
1600 |
11300 |
9500 |
800 |
19400 |
|
148600 |
100 |
|
1983 |
10.36 |
9.59 |
484.5 |
20500 |
16700 |
10200 |
2350 |
20900 |
116.98 |
150850 |
4541 |
|
1984 |
10.72 |
7.76 |
525.3 |
27956 |
17509 |
13360 |
1065 |
21000 |
163.57 |
114100 |
3035 |
|
1985 |
8.91 |
1.9603 |
540.53 |
33700 |
21034 |
15000 |
1200.5 |
278293 |
222.94 |
|
4600 |
1010 |
二、畜禽改良繁育
1.改良畜禽品种
建国前,扬中县生猪品种全为地方土种,有“米猪”、“二花脸”、“大埨庄”等。50年代中期推广经济杂交,陆续引进“约克夏”、“巴克夏”、“新淮”、“长白”、“苏白”、“杜洛克”等国内外良种公猪,以大、中约克夏为经济杂交的主要父本。
“米猪”屑太湖猪地方类群,历史悠久,其名称来由有二说:一说为体型两头小,中间大,似米状;一说为主要靠喂食精饲料。“米猪”有“南生”、“北生”之分,其差异仅在体型大小稍有不同。米种母猪母性好,产仔多,泌乳力强,所产仔猪育成后,有皮薄、肉嫩、味美、出肉率高等优点,但嘴长、单背脊、生长慢,不甚受养猪户欢迎。近年有从无锡、武进、昆山、吴江、金山、上海等地引进“二花脸”、“枫泾”、“梅山”等猪种,米猪母猪渐趋减少。
公猪品种变化较大。60年代前,以米猪公猪为主,配种多为个体经营。1957年全县约有土种公猪80余头(后均淘汰)。1954年县农场引进一对约克夏,试行经济杂交。1964年起各乡兽医站相继办起家畜配种站,推广生猪经济杂交,引进巴克夏、盘农杂交二代和新淮种公猪。1966年实现生猪杂交一代化,1968年后又引进苏白、上海白、大约、长白、杜洛克等猪种。1978年后推行统一供精,对提高母猪产仔率,肥猪生长率,探索瘦肉型猪杂交改良等,都取得一定成效。
羊的品种主要为白山羊,属长江三角洲山羊类型,有适应性强、繁殖率高、耐粗饲、肉细嫩、皮质好等优点,但体型小、生长慢,屠宰率低,胴体性状差。全县对山羊资源的开发利用、选种选配、提纯复壮和杂交改良等工作,仍处于自发状态,亟待改进。
鸡历来以当地“草鸡”为主要品种。1954年引进来杭鸡,1965年引进新狼山鸡,以后相继引进白洛克、星波罗、芦花、希塞斯、红育、新杂288等品种。1983年以后以罗斯鸡为主要推广品种,1984年达1万只左右。含有多种血统的“草鸡”,适应性、觅食力较强,便于饲养,虽产蛋不及良种鸡,但至今仍占绝对优势。
随着养鸡专业户的兴起,采取密集型圈养者渐多,该养法有占地少、管理集中、劳动生产率高等优点,有利于发展养鸡事业。
2.建立家畜配种站和种猪场
1964年建新坝、三茅、兴隆、油坊四个配种站,以后各公社亦相继建立配种站。1979年建立家畜人工授精总站,为全县11个公社提供种公猪精液,全县实现种母猪统一供精(1987年获国家科委、农委科技成果三等奖)。1982年总站易名家畜改良站。该站有采精室、检验分装室、药房、饲料房、种公猪舍、隔离猪舍等设备。
为建立良种繁殖基地,对本地良种“米猪”提纯复壮,1977年在八桥公社轮船套建立国营种猪场。该场占地118亩,房屋195间,共投资34.59万元,在编职工32人。1984年有生产母猪40头,公猪3头,后备母猪5头,公猪2头,为全县提供后备母猪1471头,苗猪2575头,肥猪238头。
三、病疫防治
建国前,扬中县畜禽疾病多达20余种。建国后,县建立了畜牧兽医机构,积极开展畜禽疫病防治工作,至60年代末,猪丹毒、猪肺疫、鸡新城疫、牛炭疽、狂犬病、口蹄疫、猪瘟等传染病,已得到有效控制。70年代集体养猪量大增,引种和流动频繁,检疫制度未能跟上,生猪气喘病出现流行趋势。80年代开始,以扑灭牲畜五号病为突破口,狠抓防治一病“两瘟”(猪瘟、鸡新城疫),采取行政、技术、经济三管齐下的综合防治措施,危害极大的烈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基本上控制了猪瘟、口蹄疫、狂犬病、牛炭疽病,猪丹毒、肺疫、气喘等病亦大为减少,但鸡球虫、马立克病、猪水肿、弓形体病等尚未能有效控制。
1952年建立县畜牧兽医站,1957年建立第一个乡级畜牧兽医站,1958年乡乡建立,全县共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民间防疫员70人。此后虽经并、撤、重建,但对扬中县畜牧生产的发展,仍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防治疫病的需要,1975年建立县兽药厂。1985年该厂有职工54人,生产水针剂25个品种,添加剂24个品种,除满足县内需要外,还销售全国各地,年产值84.18万元,利润16.21万元,固定资产29.16万元。1981年被定为全省18个定点单位的重点兽药厂之一。
1952年全县仅有畜牧兽医干部4人。至1984年,县、乡(镇)两级有畜牧专业人员72人,其中畜牧师2人,兽医师1人,助理畜牧兽医师5人;集体所有制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经省农林厅考试合格的47人。
1958年成立县畜牧兽医协会,1984年成立县畜牧兽医学会,有会员68人,在科研中取得多项成果:
1958年,对苗猪食后突然死亡的病因,作专题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是野苋莱中所含亚硝酸盐中毒所致。
1979年用尼龙筛绢粪检耕牛血吸虫卵,提高阳性检出率,获省农林厅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1年全县基本扑灭猪瘟病,获市农业局奖励和表彰。
在江苏省家畜流行病防治的调查研究中,获1982、1983年农业技术改进一等奖。
在改革防疫制度,综合防治猪瘟、猪丹毒的研究中,获1984年省农业技术改进一等奖。
在江苏省寄生虫病的防治研究中,获县科技三等奖。
1978~1985年母猪统一供精情况表
年份 |
母猪存栏 |
全年供精 |
全年辅配 |
情期受胎 |
情期受 |
普及面 |
产仔情况 |
|
头 数 |
头 份 |
母 猪 数 |
数(窝) |
胎率% |
% |
调查
窝数 |
总产
仔数 |
产仔
平均数 |
1978 |
8131 |
|
7915 |
6232 |
78.74 |
48.7 |
2432 |
29650 |
12.2 |
1979 |
10261 |
4675 |
10122 |
8573 |
84.7 |
49.7 |
1668 |
19855 |
11.9 |
1980 |
10713 |
18135 |
13573 |
11440 |
84.3 |
63.3 |
2721 |
34035 |
12.5 |
1981 |
9182 |
16027 |
13344 |
11350 |
85.1 |
72.7 |
3202 |
45132 |
14.1 |
1982 |
12512 |
25741 |
19690 |
16279 |
82.7 |
79 |
5961 |
81778 |
13.72 |
1983 |
12655 |
17259 |
15907 |
13323 |
83.8 |
63 |
5056 |
66597 |
13.2 |
1884 |
10825 |
11265 |
11803 |
10267 |
87 |
52 |
4240 |
58200 |
13.7 |
1865 |
14628 |
14627 |
17251 |
|
84.4 |
58.9 |
4647 |
62931 |
13.5 |
第三节 蚕桑 一、发展概况
蚕桑生产历来为扬中县农村的主要副业之一,有“栽竹养鱼千倍利,不及养蚕四十天”之说。
民国5年(1916)前,全县几乎家家植桑,半数以上农户养蚕,最高年产鲜茧8000担左右,蚕茧由丹徒、丹阳、泰兴等邻县收购。民国6年(1917)始设茧行,以后逐渐增多,极盛时有18家,浩灶18副,烘格106乘。
民国7年(1918)后,因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蚕丝出口受影响,蚕桑生产亦随之衰落。民国21年(1932),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发动侵略战争,茧价低贱,最低每担改良种茧33元,土种茧21元,比原来价格下降67%左右。
民国23年(1934),县长洪康燮采取多种措施,发展蚕桑生产。当时江苏省政府命名杨 中为“蚕桑模范改良区”,洪兼主任,蚕茧年产量4495担,养蚕栽桑技术亦大有改进。全县有广昌、瑞记、鼎源、鼎丰、同兴、祥丰、萃园、大昌、昌萃、公和永、正源等茧行11家,有浩灶11副,烘格65乘。次年,张献之在鸣凤乡创办“江东蚕种制造场”,年产长寿牌蚕种6000张。
抗日战争期间,蚕桑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国30年(1941),扬中县茧行全部关闭,桑 田锐减,蚕桑生产濒临绝境,年产干茧仅116担,为民国23年(1934)蚕茧产量的2.6%。1946~1949年,蚕桑生产稍有恢复,桑田969亩,年产蚕茧461担。
建国后,蚕桑生产经历了“四兴三衰”的过程。
第一次兴衰为1951~1954年。1953年桑田发展到4831亩,年产鲜茧2241担。1954年遭特大水灾,桑田被淹,仅剩1097亩,年产鲜茧937担。
第二次兴衰为1958~1962年。1958年桑田恢复到2665亩,年产鲜茧1917担。但因刮“共产风”而大肆“毁桑种粮”,1962年桑田和蚕茧产量分别下降到2200亩和1176担。
第三次兴衰为1969~1977年。1969年桑田6700亩,年产鲜茧3834担,创建国后最高纪录。后因片面强调“以粮为纲”,要多产粮食,桑田锐减,1977年,桑田为1460亩,蚕茧产量1036担。
第四次兴起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中共中央“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引下,蚕桑生产逐步恢复,1985年有桑田1670亩,产蚕茧1560担,合每亩桑田养蚕产茧50公斤,外贸收购干茧699担。
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收茧机构亦相应增加。1968年创建三茅缫丝厂,有28台双人立缫车,30窗复摇车,108名工人,年缫丝能力达2500担原茧,不再外销干茧,直接经营生丝。
建国后全县茧站设施、收烘规模情况表
站 名 |
建站时间 |
房屋面积
(平方米) |
烘 灶 副 数 |
春季烘茧量
(担) |
收烘人员数 |
新坝茧蛄 |
1953 |
150 |
大煤灶3副 |
400 |
12 |
三茅茧站 |
1951.4 |
311 |
机灶1副大煤灶1副 |
700 |
18 |
老郎茧站 |
1951.4 |
398 |
机灶1副大煤灶2副 |
700 |
18 |
八桥茧站 |
1956 |
399 |
大煤灶2.5副 |
300 |
12 |
幸福茧蛄 |
1969 |
236 |
机灶1副 |
100 |
12 |
合计 |
|
1494 |
机灶3副大煤灶8.5副 |
2500 |
72 |
二、育蚕
扬中县传统育蚕为每年只养一次春蚕。民国14年(1925)开始饲养秋蚕。1949年推广夏蚕。1958年盲目增加批次,全年发放春、夏季各3批,秋季5批,计11批蚕种,批次间无法间隔消毒,蚕易发病,结果“广种薄收”。1962年常年饲养春、夏和早、中、晚秋5批,1984年起不养早秋蚕。
蚕种原由蚕农土法自育,茧有红、白、黄三色,质差产低。清宣统三年(1911)推广改良蚕种,俗称“洋种”,又叫“框制种”。民国初全县以“虎牌”蚕种为主。民国23年(1934)江东蚕种制造场生产的“长寿牌”蚕种取代了“虎牌”。1949年改框制种为平附种,卵量较多,产茧高于框制。1956年后改平附种为散卵种,卵粒经过筛选。
蚕农在缺乏科学知识的情况下,一遇蚕病,即祈求“蚕神”(蚕娘娘)保佑。民国时期,政府设有指导机构,传播科学技术。民国23年(1934),“蚕桑模范改良区”推行多种改良措施,成效比较显著。建国后,1951年建立第一个蚕种催青室,负责全县蚕种催青。同年3月成立县蚕桑指导所,分设三茅、兴隆、八桥3个指导组,有指导员5人,1953年增至12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机构瘫痪。1983年重建扬中县林蚕技术指导站,有干部11人,负责林、桑、果、竹的业务辅导、技术培训和咨询工作。1980年推广方格簇,1983年推广蚕研2号增丝剂,为蚕茧优质高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桑树栽培
1.改良品种湖桑为扬中县传统桑种。民国23年(1934)省政府配发改良湖桑桑苗,至1949年桑树品种仍以“湖桑32号”为主。70年代末,以“湖桑7号”为主,并选用抗萎缩的“湖桑199”。1980年以后试用“中桑5801”和“育2号”的杂交后代,此品种具有适应性强、发芽早、成熟快、叶形大、产量高等优点,深受蚕农欢迎。
2.改进栽培管理技术。民国初年,桑树多为高杆稀植,杆高5尺以上,亩植200~250株,产量不高。民国23年(1934)推广中杆桑,杆高2.5~5尺,亩植250~400株。建国后推广低杆桑,杆高2.5尺以下,亩植400~600株。到60年代,低杆桑取代了中、高杆桑,亩株增至600~800株。以后亩株逐渐增至2000株,效果不佳。1980年后稳定在1000~1200株之间,比较适宜。同时采用剪梢、摘芯、压条补缺和防治病虫害等措施,收到明显的增产效果。
3.桑苗培育。湖桑苗历来从外地引进。民国23年(1934)模范改良区办公室培训蚕桑技术人员120人,指导蚕农培育实生桑苗,嫁接湖桑。1949年至60年代,推广袋接、倒装接、装根接等多种嫁接方法。1964年在县农场开辟45亩桑苗圃。1965年桑苗自给有余,向淮阴地区销售65万株。1984年,试验湖桑苗土钵绿枝扦插成功,缩短了育苗周期,节省了工本、土地、肥料。
第四节 渔 业
扬中县地处长江之中,沿江水面以江心为界计算,共有40万余亩;境内水面41800多亩,其中可养殖面积25000亩,为发展捕捞和水产养殖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鲥鱼、鱽鱼、河豚、鳗鱼、螃蟹历来是扬中的名产。内塘养殖成鱼较为普遍。建国前,由于生产技术落后,年水产量仅600吨左右。
建国后,大力发展长江捕捞和内塘养殖,改进捕捞工具和养殖技术,培育、改良鱼种,引进新品种,推广科研成果,实行承包责任制,渔业生产获得较大发展。1984年县政府投资在雷公嘴兴办养殖场,发展水产养殖事业。1985年全县年水产量1788.65吨,其中河塘养殖1614吨,长江捕捞174.65吨,但河豚、鲥鱼却因江水污染等原因而减少。推行人工精养和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内塘养殖发展迅速,最高亩产千斤以上。全县养殖水面19900亩,占可养殖水面的80%。
一、成鱼养殖
县境内地可养殖成鱼的水面有25000多亩,建国初养殖水面只有3000亩,1954年为8500亩,1958年为15600亩,由于管理不善,产量较低。1958~1977年养殖水面徘徊在7000~12000亩之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有所发展。1984年度水面分布调查,水面总面积41832.56亩,其中河塘33021.01亩,河渠5466.27亩;可养鱼面积计25118.77亩,其中河塘23205.58亩,河渠1913.19亩。1985年已养殖面积19900亩,其中精养3500亩。
为充分利用水面,发展水产养殖业,1983年5月实行水面定权发证,全县2368个生产队,实发水面证14998张,河塘面积19341.81亩,处理了一批水面权属纠纷,落实了养殖承包责任制。在水产购销方面,1984年起取消派购制,实行产销直接见面议价。
在更新改造鱼塘和开发新鱼池方面,1980年县政府提出鱼塘“四改”要求,即改小塘为大塘(3~5亩),改浅塘为深塘(2.5~3米),改低埂为高埂(高于田面0.5米以上),改流水为静水(水位稳定,肥水不流失)。全县经过改造和新开掘的标准鱼池共2997亩,为人工精养高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人工精养是发展渔业生产的主要途径。1958年开始试养,油坊公社虹桥大队有精养鱼池10亩。1973年三茅公社团结大队辟精养鱼池40亩。1985年全县精养鱼池发展到3500亩,其中3074亩亩产鱼150.5~250公斤,301亩亩产250.5~400公斤,118亩亩产400.5~500公斤,7.53亩亩产500公斤以上。三茅乡团结村40亩精养鱼池,连续8年高产稳产,年上市量均在1万公斤左右。全县1985年人工精养水产总产量为613吨,占养殖总产的54.53%。
部分年份内河水产产量统计表
数量:吨
年 |
合 |
其中 |
水产品产量分类 |
海水产品 |
份 |
计 |
捕捞 |
养殖 |
小计 |
鱼类 |
虾蟹类 |
贝类 |
|
1957 |
728 |
|
|
|
|
|
|
|
1965 |
473 |
|
|
|
|
|
|
|
1970 |
450 |
|
|
|
|
|
|
|
1975 |
750 |
380 |
370 |
750 |
560 |
109 |
85 |
|
1980 |
1050 |
519 |
519 |
860 |
715 |
125 |
20 |
190 |
1985 |
1614 |
490 |
490 |
1614 |
1504 |
80 |
30 |
|
为发展水产养殖,县主管部门积极推广稻田养鱼、快速养鱼和人工养蟹等先进养殖方法。
稻田养鱼。1983年以8.53亩稻田进行试养,获得成功。当年共放养鱼苗(1寸左右)13255尾,实收6778尾,重154.625公斤,每亩平均18.14公斤。实践证明,稻田养鱼可增收稻谷一成、鱼种15公斤左右。稻田养鱼有4个好处:(1)鱼能吃食害称杂草,有利于水稻生长;(2)能起中耕松土和分解肥料的作用;(3)鱼粪可以肥田;(4)不占水面,不需饲料。1984年稻田养鱼380亩,因大水损失120亩,其余260亩仍取得亩产14.085公斤大规格鱼种的收成。
快速养鱼。1982年三茅公社中桥大队以2.39亩水面试养,当年5月底放鱼苗(1寸左右)1.8公斤,11月10日收成鱼和大规格鱼种788.5公斤,亩产达330公斤。此法推广全县,效果显著。
二、江海捕捞
1.长江捕捞。扬中县四周的长江水域水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是天然的渔场。历来盛产鱽鱼、鲥鱼、河豚、鳗、鮰、青、草、鲢、鳙、鳊、鲫、鲤和虾、蟹等。解放前年产量—般在3000~4000担,最高年产量达4000担以上。
建国前,扬中县沿江水域共有渔场7处:新坝乡之刘戚港,主产鱽鱼、鲥鱼、鮰姐、河豚,螃蟹次之;丰裕乡之马家港,主产鱽龟、鲥鱼、螃蟹;三茅乡之二墩子港,主产鱽鱼、鳗鱼、河豚,鲥鱼次之;三乡之三港,主产鱽鱼、鲥鱼、鳗鱼、河豚;永胜乡之铁匠港,主产鱽鱼、鮰鱼、河豚;八桥乡之轮船沙,主产鱽鱼、鮰鱼、河豚;西来乡之东来桥,主产鱽鱼、鮰鱼、鲥鱼、河豚。其中三港和刘戚港的自然条件较好。三港常年产鲜鱼7.5万公斤左右。清光绪年间至民国时期该处有鱼行3家,冰库1座。后因江滩涨坍,渔场有所变动,三港和铁匠港两个渔场不复雌在。至80年代剩下刘戚港、何家港、东新港、思议港、东来桥5个渔场,另有二墩子港、沙家港、封头坝、战斗河、胜利河、小龙港、夷沙、镇海港等8处零星捕捞地段。
建国后,因兴修水利、环境污染、捕捞过量等原因,长江渔业资源变化较大,鱽鱼略有增加,鳗鱼、鮰鱼基本稳定,四大家鱼(青、草、鲢、鳙)和螃蟹减少,鲥鱼、河豚则濒于绝迹。
部分年份长江水产捕捞情况表
单位:担
|
总产量 |
其 中 |
年份 |
(担) |
鲥鱼 |
鱼 |
鳗鱼 |
鲥鱼片 |
鱽鱼丝 |
河豚 |
螃蟹 |
鮰鱼 |
其它 |
1952 |
3555 |
275 |
873 |
340 |
80 |
320 |
706 |
72 |
118 |
771 |
1962 |
2425 |
360 |
524 |
150 |
15 |
65 |
470 |
65 |
148 |
628 |
1972 |
2904 |
222 |
1792 |
70 |
|
|
209 |
69 |
102 |
440 |
1978 |
1147 |
212 |
570 |
55 |
|
|
8 |
20 |
70 |
212 |
1985 |
3493 |
26 |
2100 |
150 |
|
|
25 |
160 |
112 |
920 |
建国前,扬中本县无专业渔民、副业渔民从事长江捕捞,来扬中长江沿岸捕捞的多为外地渔民,后来有的逐渐定居下来,每年投入长江捕捞的船只约200~250只,钩船占85%,少数是网船,无机动船。建国后,专业渔民增多,船只逐步机动化,捕捞网具也有了改进。
2.海洋捕捞。扬中县于1961年建立海洋捕捞船队,新造海洋机动渔轮1对,投资16.9万元,当年10月出海捕带鱼22吨,1962年春汛捕黄鱼22吨。因技术差、产量低、鱼价不高(带鱼每公斤0.32元),造成亏本,于1962年冬季停产,船只网具交财政部门处理。
1976年镇讧地区下达重建海洋捕捞船队任务,并支援12万元和120立方米木材,新造海洋机动渔轮1对,计176.6吨,240马力,1977年冬季投入生产,捕带鱼23吨,1978年捕带鱼90吨,1979年捕黄花鱼、墨鱼、带鱼105吨。1980年地区又下达续造1对渔轮的任务,当年造成。两对渔轮总计356吨,480马力,人员36人,1980年捕带鱼190吨,1981年捕带鱼80吨。终因技术差、产量低而亏本,于1982年上半年停产,两对渔轮共折价25万元,出售给启东县吕四渔场。
三、其它水产
1.虾类。有青虾、白虾、草虾三种,多生长在芦滩、洼塘、港、河、渠道等处,四季均可捕捞,大水之年草虾特多,一般年产1000担左右。
2.蟹类。螃蟹为扬中县重点水产之一,50年代年产2000~3000担。1954年大水灾,产量达万担以上。1973年从崇明购进蟹苗50公斤放流,当年秋季平均只重50克左右,次年10月达100~150克。1974年投放蟹苗150公斤。直至1980年每年均放养蟹苗50~150公斤,1984、1985年蟹苗缺乏,未放养。1980~1985年年产千担左右,呈下降趋势。
3.贝类。原产背壳无齿蚌、螺丝和蚬子等,1971年引进绉纹冠蚌和三角帆蚌,用作培育珍珠。1980年在八桥公社幸福人队试繁殖三角帆蚌成功,当年获小蚌100多万只。1981年发展到18处,共繁殖小蚌1100多万只,改变了育珠蚌源从外地购进的局面。
扬中县人工育珠为八桥公社新农大队的下放教师李名方、蒋同宁夫妇首倡,他们于1971年在所在生产队试育成功后,即向全县推广,传授技术。油坊公社四墩子九队和兴隆公社向阳一队等处,均相继试养,获得成功,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
1972~1985年珍珠产量统计表
年份 |
产量(公斤) |
年份 |
产量(公斤) |
1972 |
1.5 |
1979 |
22 |
1973 |
11 |
1980 |
24 |
1974 |
78.75 |
1981 |
27.5 |
1970 |
37.5 |
1982 |
109 |
1976 |
80 |
1983 |
90.5 |
1977 |
15 |
1984 |
37.5 |
1978 |
10 |
1985 |
33 |
四、鱼苗繁殖
鱼苗和鱼种有3个来源:
1.捕捞天然鱼苗。长江的天然鱼苗主要有青、草、鲢、鳙、鲤等,孵化场所在九江以上江段,鱼卵随江流而下至扬中水域,孵化成幼苗,即可捕捞。扬中县主要捕捞场所,酉江有长旺乡的猫儿沙、头墩子,油坊乡的四墩子、中滩、六圩、阳泰,八桥乡的团沙至夷沙等处;东江有战胜、东方红、石城等处。捕捞旺季在5、6月份,7月上旬即拔弶收网。
捕捞鱼苗始于1900年。1942年新坝乡丰乐桥居民王忠贵下弶网110条,捕鱼苗300万尾。1948年水胜乡胜利村居民徐君林在天生套下弶网60条,捕鱼苗360万尾。
建国后,捕鱼苗业发展较快,1956年,投入弶网1760条,捕鱼苗4400万尾。1962年最多,投弶网6864条,捕鱼苗10198万尾。每年除满足县内养殖需要3000万尾左右外,还销往武进、丹阳、丹徒、常熟等地。1966年以后,天然鱼苗逐年减少,由自给有余变成自给不足。1972年减为弶网720条,捕鱼苗1100万尾;1980年减为弶网310条,捕鱼苗200万尾。1981年停捕天然鱼苗,全靠人工培育的鱼苗解决生产需要。
2.人工培育鱼苗。1949年全县有20户从事鱼苗繁育业,有育苗鱼塘74亩,年产鱼苗150万尾。因受天然鱼种限制,品种结构不合理(鲢鱼偏多),规格亦小。1955年农业合作化后,多数农业社“自弶、自漂、自养”,全县12个公社有9个公社办起养殖场,共有育苗鱼池109亩,年产鱼苗189万尾。1958年试行鲤鱼人工繁殖,当年产鱼苗230万尾。1962年鲤鱼苗产量1294万尾。此后鱼种产量时升时降,1972年降为250万尾,1970年升为400万尾,1982年最高为700万尾,1985年降为557万尾。
3.引进新品种。扬中县受天然鱼苗种类的限制,长期以放养青、草、鲢、鳙四种鱼为主。1974年从无锡引进团头鲂13万尾、红鲤3万尾、白鲫20万尾。1978年三茅公社团结大队引进团头鲂亲鱼75组,产卵130万粒,孵化鱼苗100万尾,育成夏花86万尾。继又从福建引进非洲鲫鱼32万尾。经试养,团头鲂、杂交鲤抗病力强,成活率高,食性杂,生长快,深受群众欢迎,成为全县的主要鱼种。
五、渔业管理
渔业理管。指渔民组织管理、长江水口管理、保护渔业资源、革新生产工具和落实各项政策、改进购销服务等。
扬中县渔民生产一向分散单干,1953年下半年起开展互助合作,当时,落户定居的渔民88户,440人,202个劳力,104条渔船,共组成6个互助组。1955~1956年在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刘家港、戚家港、马家港、二墩港、东来桥5个渔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5个合作社合并为扬中县渔业生产合作社一社和二社两个高级社。1958年“大跃进”时期,撤销高级社,成立新坝、丰裕、三、幸福4个捕捞站。1962年按中央新的农业60条规定,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将4个捕捞站合并为“扬中县江洲渔业生产合作社”,下设新坝、丰裕、三3个渔业大队,共辖10个生产队。1968年撤销大队,改为9个生产队,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文化大革命”期间成立“扬中县渔业生产合作社革命委员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为“扬中县渔业社”。渔业社组织渔民生产,安排渔民学习、生活,推动了渔业生产的发展。
长江水口管理历来牵涉面广,难度较大。1980年以前由邻近县的水上派出所联防会议研究管理,后改由沿江各县自行管理,对安排水口和解决纠纷较为有利。通过发给渔业许可证,生产秩序较为稳定。
保护长江水产资源,1972年县召开保护鱽鱼、鲥鱼、鳗鱼资源的专业性会议,采取了三项具体保护措施,一是禁止挑网生产,二是禁止水老鸦(鸬鹚)繁殖和捕鱼,三是淘汰捕捞鳗鱼的挑网,改为抄网。各渔业队贯彻执行渔业法,使鱽鱼、鲥鱼、鳗鱼的幼苗得到了保护。
关于渔业工具和技术的革新,首要的任务是机械化。60年代146条渔船航行全部依靠人力、风力,渔民劳动强度大,航行速度慢,影响捕捞产量。1971年改人力为机动,1976年18条渔船安装了柴油机。1985年123条渔船安装了柴油机,机械总动力1331马力。工具改革主要是改革捕捞鱽鱼、鲥鱼、河豚的工具。改革网具,捕鱽鱼用飘丝网,捕鲥鱼用麻网,捕河豚用抬帮网;发展扦滩网、拖蟹网、鳗鱼抄网。以后又逐步改钩船为网船,提倡使用多种工具,如扦网、簖网、虾笼、散网、拖虾网、抄网、挂钩、钓钩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放宽政策,改进购销工作。1982年取消船只网具统一使用,劳力统一安排,鱼货统一管理,收入统一分配的“四统一”的规定,实行渔船、网具折价归户,定额承包到船头,鱼货不派购,收入归自己,渔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部分年份渔民劳力、渔船情况表
年 份 |
渔民户数 |
渔民数 |
专业劳动力 |
渔船 |
其中(条) |
|
|
|
|
船数(条) |
吨位 |
马力 |
网船 |
钩船 |
住家船 |
1952 |
182 |
849 |
439 |
210 |
535 |
|
48 |
134 |
28 |
1957 |
211 |
994 |
489 |
243 |
493 |
|
42 |
169 |
32 |
1962 |
246 |
1188 |
575 |
261 |
645 |
|
75 |
161 |
25 |
1965 |
244 |
1178 |
619 |
289 |
734 |
|
85 |
187 |
17 |
1978 |
249 |
1117 |
462 |
156 |
703 |
555 |
88 |
60 |
8 |
1983 |
336 |
1221 |
613 |
188 |
1115 |
1060 |
87 |
95 |
6 |
1984 |
352 |
1262 |
612 |
183 |
902 |
1026 |
98 |
79 |
6 |
1985 |
358 |
1265 |
603 |
177 |
953 |
1147 |
79 |
90 |
8 |
部分年份渔业社长江渔民劳力、渔船情况表
年 份 |
渔民户数 |
渔民数 |
专业劳动力 |
渔船 |
其中(条) |
|
|
|
|
船数(条) |
吨位 |
马力 |
网船 |
钩船 |
住家船 |
1953 |
88 |
44O |
202 |
104 |
187 |
|
20 |
68 |
16 |
1957 |
110 |
550 |
252 |
126 |
252 |
|
20 |
90 |
16 |
1962 |
172 |
780 |
410 |
151 |
402 |
|
44 |
92 |
16 |
1965 |
161 |
805 |
403 |
154 |
470 |
|
54 |
90 |
10 |
1978 |
179 |
812 |
285 |
78 |
487 |
459 |
71 |
7 |
|
1983 |
256 |
980 |
411 |
102 |
861 |
856 |
70 |
32 |
|
1984 |
265 |
985 |
381 |
104 |
614 |
764 |
76 |
32 |
|
1985 |
300 |
992 |
394 |
95 |
570 |
704 |
80 |
1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