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砥砺奋进的五年】淮安区:金融“活水”解渴实体经济_淮安新闻网 下一条:【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一键”直通居民企业 “大数据”助推南通“大走访
【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内联外合,江苏制造升级提速
扬中市新闻中心   2017-06-15

  

新华报业网讯 上月底,肯尼亚“世纪铁路”蒙巴萨-内罗毕标轨铁路正式通车。这个“中非合作转型升级新样板”,用的就是中车南京浦镇公司制造的最高时速120公里列车。目前,浦镇造列车已在13个国家和地区投运。公司总经理李定南说,国际产能合作打开中车浦镇成熟产品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激发了技术创新活力。

与中车浦镇一样,更多江苏制造企业,以全国乃至全球为坐标系调整产品产业定位,通过内联外合,加快提档升级,争抢市场话语权。

从产品输出

到“产品+服务”

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给中国制造带来新挑战,也带来跨国发展的新机遇。江苏制造花开全球,拓展国际市场,打开转型升级空间,也提升所在国产业层级,赢得国际合作伙伴的广泛赞誉。

去年3月,江苏阳光集团在埃塞俄比亚启动生产基地建设,将形成从毛条染色、纺纱到织造、后整理及成品服装的产业链,总投资9.8亿美元。“作为全国最大高端面料生产基地,阳光集团年产能16万纱锭、3000万米面料。”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曹秀明说,近年来综合成本持续上升,让纺织企业倍感压力。而在非洲,工人月工资50美元,一度电只要2美分,水几乎免费。到非洲建厂,阳光集团总部产能可相应压减。今年10月一期工程投产后,可实现公司1/3的现有产能。

从纺织服装、轻工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开始,江苏制造“走出去”正在拓展升级,光伏太阳能、轨道交通、电力装备、大型工程机械等新兴产业崭露头角。同时,国际合作层次也从产品输出转向“产品+服务”。永鼎公司从出口电缆开始,逐步转向集设计、制造、服务为一体的输变电工程总承包,在孟加拉国、老挝、埃塞俄比亚、赞比亚等设立办事处,近百人团队专注于当地市场开拓和维护。目前在东南亚、非洲和中东等的合同额已近30亿美元,带动国产设备出口5亿美元,并输出技术标准。金昇集团、徐工科技等一批企业,通过并购国外品牌,将江苏制造带入国际同行的高端行列。

从技术溢出

到优势集成

前不久,江苏一夫科技股份公司承接河南金丹科技工业副产石膏循环利用项目,合同额超过2000万元,8月生产线将投入试生产。这是该民营科技企业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通过跨省合作加快转型升级的新场景。董事长唐绍林说,最近两年,公司在加快技术研发的同时,创新发展理念和经营模式,向全国制盐、制碱、燃煤发电等工业副产石膏排放企业输出技术和装备,提供外包服务,帮助实现工业副产石膏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数月后,金丹科技的废石膏将变身高强石膏,取代天然石膏应用于3D打印、模具制造、建材装饰等领域。将企业转型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和绿色轨道,一夫股份面前是巨大的市场空间。

通过跨省合作抢抓“一带一路”机遇,是我省一些企业谋求转型的另一路径。5月,云南玉溪在南京举办投资座谈会,南京红太阳股份副总裁周辉透露,已联手中国铝业、湖南嘉德,计划以玉溪为中心投资500亿元建设集加工、物流、仓储等为一体的集散中心,贯通云南境内25个口岸,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玉溪乃至云南作为‘一带一路’西南国际大通道上的重要枢纽,面向东南亚地区20亿人口,未来15年市场将达2万亿元。我们合作三方各有专长,将不同产业优势集成,项目一定能顺利推进。”

从政策普惠

到服务“点供”

推动江苏制造内联外合,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我省各级政府和相关方面从普惠政策到个性服务,帮助企业轻装前行。继2015年出台推进国际产能合作行动方案后,《江苏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三年行动计划》成为全国最早出台的省级层面行动计划。江苏国际产能投资基金加快组建步伐,初期规模10亿元。商务发展资金明确,对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项目,补贴比例上浮30%。省相关部门还在加快建设“走出去”信息咨询和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境内支持政策和境外市场需求、投资环境等个性化服务。省商务厅探索建立境外风险防范和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尽量让企业放心走出去。

利用自身平台、渠道、客户等资源优势,一些企业也成为江苏制造“走出去”推动力。南京爱韵贸易专业从事西洋乐器生产和出口,最近开始在亚马逊、ebay等国外网络的线上销售风生水起,新增的线上销售占总出口三成左右,且都是自有品牌。总经理童磊说,格局的改变受益于焦点科技在形象包装、品牌推广以及海外仓模式引入等方面的帮助。今年以来,公司出口超过400万美元,增长27%,品牌商品增值超过6%。

本报记者 邵生余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470257447
位访问者
本年度:2512464 本月:2512464 今天:274884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