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莫镇青墩新石器遗址。胡仁杰摄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江苏南通海安县南莫镇,地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青墩新石器遗址福地,享有“江海文明源头”的“千年古镇”美誉,先后摘取全国环境优美镇、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镇、江苏基础教育先进镇等金品牌。
近年来,受五千多年青墩文化滋养的南莫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慈言善德美家风”实践活动,向6万辖区群众诠释“只有好家风,才能正国风”的深刻内涵,持续唱响“最美家风文化”三部曲,掀起了“议家风,晒家训,传美德”的新热潮,让“千年古镇”的深厚文化继续传承。
议家风
“爱亲、勤俭、友善,这六字是我们严家的世代家风。通过言传身教,这家风一代代传承下来,也换来了我们严家几代人的幸福安康。”
兴南村的退休工人老严说起“家风故事”侃侃而谈。“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生活比较贫困,但祖父祖母依然不放弃对生活的希望,把7个子女拉扯成人。后辈们从小就懂得‘百善孝为先’的道理,不管工作怎么忙,都会定期回来看望爷爷奶奶,买些营养品。”如今,严家几世同堂,儿孙们都上了大学,在工作岗位也颇有成就。“六字家风”世代传。年近九旬的严老仍不忘叮嘱孩子们要规矩做人,诚实干事,不忘养育之恩。
在南莫村,流传着老村官严茂盛“勤俭持家”的故事。
严茂盛在村民眼中是个清廉村官。他做过支书,全村人都熟知他的家风“为民不逞强,为官不贪占”。大集体年代,村里长了棵“桃梨树”做副业,每年桃子、梨子收获时,年幼的孩子们总想摘几个尝尝鲜。但老严从不让子女白拿,吃几个他都要按数把钱交上去。他一直教诲子女:不占集体一分一厘,这样活得踏实。如今,老支书退休了,儿子们个个都有出息,他仍勤俭持家,不是外出打点短工,就是下地劳作,70多岁的人从未在家闲过,还经常为村民调解纠纷做点公益。严茂盛把“勤劳节俭“的新家风”一一发至孩子们的微信上,让他们铭记。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滋养着社会文明的花芽。近年来,南莫镇通过广泛发动、聚力组织,广泛挖掘寻找“最美家风”,在镇机关党员干部家庭带头“讲最美家风故事”“议最美家风家训”。据统计,全镇共征集到好家风故事182篇、最美家风家训868条。
晒家训
5月,退休老校长、老党员周宏录,把“善以修身”的家训匾额挂上了厅堂。
青墩村73岁的老党员,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省文明新风典型获得者陈茂荣为了总结提炼自家家规,组织全家召开了“家风建设研讨会”,逐字逐句分析提炼家规。
在唱响“最美家风文化”活动中,南莫镇指导城乡居民建立家庭档案,整理提炼家风家训,并积极引导老百姓将家训挂上厅堂。该镇还鼓励党员干部、父母长辈带头“晒家训”,示范好家风。如今,南莫全镇党员干部中,晒家训家规的达900多人。
这些家训家规内容涉及孝、勤、和、美、善、诚等多个方面,文字通俗易懂,蕴含着深刻的“草根哲学”。试举几例:老党员田宝坤的家训是“奉公守法永铭记,孝亲敬老广善行”;老教师毛万兆的家训是“敬祖宗清白二字,教子孙耕读两行”;老干部严德文的家训是“德补善行,勤敏笃学,勤学俭持”。新党员徐兵的家训是“为人,诚实守信;做事,勤勉进取;生活。俭以养德”;“教育世家”严德本的家训是“欲事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大学生村官严青的新家训是“节俭当本,孝道当崇,和谐当家”;省劳模丁凤喜的新家训是“克勤克俭守本分,和亲睦邻严律己”……
这些家训,演绎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精神,打动着全镇百姓和党员干部的心。如今,家风家训已成为南莫人崇德向善的新风尚和新家规。
传美德
好的家风如同无声的教诲,助人立德立言,让后人铭刻在心、代代受益。
在唱响“最美家风文化”活动中,南莫镇立足美好家风园建设,奏响传承“家庭美德”的乐章,常态化推进“传承最美家风文化建设工程”。该镇把优秀家风作品汇编成册,在文化广场、宣传橱窗、政府网站等地集中展陈;利用开展研讨会,开设大讲堂等活动宣讲“传承好家风”。
在此基础,南莫镇广泛开展了“好家风进校园”的“六个一”活动,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出一期主题板报、办一个好家风手抄报、听一个好家风故事、召开一次家长座谈会、举办一次主题校(班)会活动,让“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从孩子抓起。
此后,“家风故事”“最美家训”又一个个走进机关、亮相企业,全镇上下形成了由点到面,连成片的“学家训”、“晒家规”、“传家风”的热潮。
从寻找最美家风,到树立德善之规,到传递美德风尚,千年古镇南莫的“慈言善德美家风”实践活动必将融入更多百姓的血脉,荡漾进更多群众的心里。
(文/徐毅 郜凤 严德本,摄影/胡仁杰)
|